首页期刊导航|职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教论坛
职教论坛

肖称萍

旬刊

1001-7518

zjltzzs@263.net

0791-83831866;83831957

330038

南昌市红角州学府大道589号

职教论坛/Journal Vocational & Technical Education Forum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劳动部副部长张小建、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劳动部就业培训司副司长刘康、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刘来泉、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孟广平等领导同志担任本刊顾问。自1985年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递职教信息,交流职教经验,促进职教研究,推动职教发展"的宗旨,注重科学性、指导性和可读性,杂志发行覆盖面己遍及全国3l个省(市、区),是我国最具影响的职教刊物之一,深受职教界的普遍青睐,被北京大学等权威机构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江西省十佳优秀期刊"等殊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产好,生活才好

    庄西真
    1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试点:成效、限度与反思

    芦艳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点作为长期贯穿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持续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探索型高职教育试点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拓宽格局;测试型高职教育试点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指明方向;示范型高职教育试点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标杆.虽然高职教育试点工作的初衷均指向由"点"及"面"、推广经验,但试点过程中存在"利用"试点和"放弃"试点的行动选择和"点还是点"的实践结果,这将造成高职教育试点工作的失败.因而,有必要通过探索和测试总结高职教育试点的成败得失,以发展眼光遴选"示范型试点",并对高职教育试点的运行经验进行研究.

    试点试验区高等职业教育试点现代学徒制1+X证书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马君王盼盼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传播主要是由国家政策引领,经历了"以俄为师"、批判学习、逐渐恢复、深化发展和内涵发展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五个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特点,对丰富我国职业教育理论、推动职业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开阔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指导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比较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当代启示主要是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学科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学术体系、以特色为导向构建话语体系.

    新中国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传播影响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审视与实践路径

    吕玉曼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路径之一.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诠释劳动教育的内涵是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也是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促进人性解放的关键.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和创造适宜的劳动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注重劳动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既要为活动设置清晰的目的,又要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兴趣集中在劳动过程中;以创造性劳动为主要形式,明晰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刻意义,狠抓知识和技术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坚持手脑结合.

    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全面发展创造性劳动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逻辑——基于对乡村空间分异格局的审视

    朱德全曹渡帆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与地方社会发展关联密切的类型教育,要通过深入认识区域空间的差异性,方能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乡村作为地处城市之外的空间地域系统,其系统内部存在空间分异特征.在地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将我国乡村分为适应力脆弱型乡村、暴露度脆弱型乡村与敏感性脆弱型乡村,三种不同类型的乡村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空间格局的认知基础.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类型的乡村,其教育服务功能和需求将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基于此,职业教育可分别通过跨界协同发展、优势产业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地解决不同类型乡村的发展矛盾,进而精准深入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乡村地域空间教育空间职业教育乡村脆弱性

    后扶贫时代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困境及行动策略

    林克松刘璐璐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基于角色理论,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分析框架,以洞察职业教育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困境.分析发现,在结构层因多重角色冲突存在合力落差,在过程层因认知角色模糊发生供需错配,在功能层因教师角色过载出现效能差距.因此,应变革组织结构以化解职业教育角色冲突、重构运行机制以提升职业教育角色认知、推进战略耦合以促进职业教育角色调试,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重塑.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角色理论角色困境行动策略

    服务乡村振兴的非学历教育体系:构建逻辑与推进路径

    吴南中周蜜张容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非学历教育的发展,需要以"人力振兴"和"文化振兴"为定向,通过充盈和落实学习型社会、构筑人力资本增值阵地和乡村积极学习文化塑造等方式发挥价值.乡村非学历教育体系构建的起点是围绕乡村人才发展需求构建完整的人才发展支持体系,主要目标是推动乡村建设人才持续性和一致性发展,其机理是通过非学历教育改变乡村学习场域,完成基础改造,通过政府主导、涉农校企主体、群团和社会力量参与的运行机制支持非学历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基于此,需要通过共建愿景整合多元主体实现协同参与,搭建非学历教育发展所需的在线学习和实体学习平台,形成引领乡村全面发展的非学历教育内容体系,实施线上为主的多元混合学习模式,强化供需对接的供给关系,拓展非学历教育成果的应用.

    乡村振兴非学历教育构建逻辑推进路径乡村人才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现状评估——基于374个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证调查

    陈春霞袁洁石伟平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基于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框架的构建,编制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量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权重.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374位"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水平"基本特征"及"差异检验"等进行现状评估.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量表及权重确立经过信效度检验;新型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总体呈现为中等略偏高的水平,其中"整体化设计素质"相对较低;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水平在"学历、经历"等诸多因素方面差异显著.

    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现状评估

    全面质量管理视域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路径研究

    王国光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核心环节,探索实践教学质量管理问题既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需要,更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明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定位、建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主体间合作博弈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保障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进而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性选择.

    全面质量管理实践教学目标设定合作博弈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价值追问、学理依凭和实践创新

    程智宾李宏达张健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融通是全国职教大会提出的"四位一体"全新育人模式,其价值逻辑在于:它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选项,是职业教育育人的融合机制.这一模式背后的学理依据是跨界整合理论、结构嵌入理论、系统协同理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内在贯通的融合关系,课程为核心的本质关系,作用互补的功能关系.这一模式的实施路径是"四化协同",即岗位制导——岗位工作任务化,课程实现——工作任务课程化,能力提升——赛教融合一体化,终端检验——证书验收达标化.

    岗课赛证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岗课一体赛教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