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养分综合管理模式对葡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李火良韩科峰
    608-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和葡萄专用水溶肥在葡萄上的施用效果,连续 2 a(2020 年和 2021 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FP 处理),分别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SR 处理)和施用生物有机肥+专用水溶肥(ISSM 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 2 a试验 ISSM 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为 11 985 和 10 939 kg·hm-2,与 FP 比,ISSM 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幅分别为 2 550 和 2 528 kg·hm-2,增产率达到了 27。03%和 30。05%。在葡萄园地土壤养分含量方面,ISSM 处理对提高土壤 pH值、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交换性钙镁含量效果显著,但对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效果不明显。在土壤养分含量与葡萄产量相关性方面,2 a的葡萄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交换性钙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生物有机肥配施专用水溶肥(ISSM 处理)效果最佳。

    生物有机肥葡萄产量土壤养分含量

    浙北山地桃树不同树形对产量、品质和成本的影响

    刘健伟方寒寒倪小明于璇...
    614-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树是浙北山地地区主栽的经济性果树树种,而树形的选择对于桃树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选择传统的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开心形)和主干形的两种树形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山地地区选择树形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摘时期主干形桃树早于开心形 8 d,产量上主干形桃树投产快,第三年产量即高出开心形桃树 60。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主干形桃树高于开心形,但是开心形果实较为鲜艳;从成本上,修剪成本开心形桃树是主干形的 1。95 倍,而田间管理费用开心形桃树是主干形桃树的2。48 倍,山地条件下主干形行距宽适合小型机械使用。

    桃树树形山地产量品质农业成本

    不同秸秆覆盖模式对桃园土壤和果实的影响

    孙奇男张硕朱为静陈妙金...
    618-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广泛推广和优化宁波市桃园的水稻秸秆覆盖技术,以提高种桃经济效益,进行水稻秸秆覆盖试验。本研究共设置 4 组不同的水稻秸秆覆盖模式:薄覆盖、厚覆盖、厚覆盖+腐熟剂+尿素以及不覆盖对照组,分析检测秸秆覆盖后桃树土壤理化性质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变化,并根据技术成本和产值评估效益增减情况。结果显示,厚覆盖的精品果率、果实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提升,每 667 m2 效益比对照组提升 692 元,为最优秸秆覆盖模式。薄覆盖处理的效益虽略有下降,但果实重要品质指标有较明显的提升,也是一种良好的覆盖模式。水稻秸秆覆盖水蜜桃果园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状况,对水蜜桃的品质和产量也有积极的提升作用,是一项十分具有推广意义的桃树栽种管理技术。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桃园秸秆覆盖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水蜜桃水稻秸秆土壤改良增产提质

    不同密度可降解防草布对柑橘幼树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罗宇成璐伶孙太安戴素明...
    623-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分析不同密度可降解防草布(低密度:52 g·m-2;中密度:72 g·m-2;高密度:82 g·m-2)对幼树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旨在为柑橘幼树果园如何选择可降解防草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密度和中密度可降解防草布对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根系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分布比例均无显著性影响,但能造成根系总数量发生显著性减少。高密度可降解防草布能显著促进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不会引起根系总数量减少,但易造成根系分布在浅土层(0~<20 cm 土层深度)。3 种防草布对土壤容重无显著性影响,但能造成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加和深层土壤含水量减少,这可能是根系分布在浅土层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柑橘幼树果园选择高密度可降解防草布覆盖,但应考虑防草布覆盖前进行深层土壤改良,避免根系上浮。

    防草布覆盖柑橘土壤性质生长根系

    无花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

    郑婷魏灵珠钱继昌程建徽...
    627-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无花果的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进行了综述,涉及建园及设施选择、整形修剪、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苗木繁育等 5 个环节,对无花果生产过程中的选址要求、修剪方法、常见病虫害、土壤改良、灌水施肥标准以及常用的苗木繁育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无花果的标准化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无花果栽培技术病虫害苗木繁育优质高产

    基于景观偏好理论的草本自生植物应用潜力研究

    王冰玉韩舒先郭婷婷包志毅...
    63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本自生植物可在城市环境中自发生长,不仅养护管理成本低,并且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为探索草本自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潜力,文章以景观偏好理论为研究基础,将生境类型、植物观赏特征及组合要素作为因子进行照片模拟,采用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结合现场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草本自生植物共计 60 科 176 属 212 种,草本自生植物引入后公众喜爱度总体增加;在草本自生植物生境类型中滨水草坪偏好度最高;在植物种类中对观花物种偏好度最高;通过适当的设计手法可以有效提升观叶自生植物的喜好度;草本自生植物的审美偏好很大程度上也与公众自身社会属性有关。建议在养护管理中多保留观花物种;草本自生植物最适宜应用场景为林间草地;观叶自生植物高度控制在 30 cm以下;高于 60 cm的观叶植物应保留在林间草地中;丰富自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本文的结论与建议可对草本自生植物的推广应用提供有效指导,以期对未来草本自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风景园林城市绿化低维护自生植物景观偏好

    饲养条件对锥腹蜻稚虫存活的影响

    黄静怡郑凯迪谯佳佳邱曼...
    64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蜻蜓是一类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昆虫资源,为了实现蜻蜓的室内大批量饲养,本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比较了饲养密度、水质、食物以及有无依附物对锥腹蜻稚虫存活率和开始死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饲养条件会加速锥腹蜻稚虫死亡,2 只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 4 只组和 8 只组,8 只组稚虫开始死亡时间显著早于 4 只组。每天换水组稚虫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隔天换水组,稚虫开始死亡时间显著晚于隔天换水组。饲喂红虫能够减少锥腹蜻稚虫死亡,饲喂红虫组稚虫开始死亡时间均显著晚于饲喂蚊子组;饲养密度为 8 只时,饲喂红虫的稚虫存活率显著高于饲喂蚊子。放入依附物并不显著影响锥腹蜻稚虫的存活。表明饲养密度、水质、食物对锥腹蜻低龄稚虫的存活存在显著影响,锥腹蜻低龄稚虫的最佳饲养条件为:2 只为一组,每天换水,用红虫作为食物。本研究结果将为锥腹蜻以及其他蜻蜓的人工饲养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锥腹蜻稚虫密度水质食物存活

    甘薯茎腐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评估

    柴荣耀游雨欣邱海萍倪剑萍...
    647-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试验进行药剂筛选,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以期为甘薯茎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采用含毒介质法中的最低抑制浓度法,对 19 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选取 6 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溴硝醇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 4。69 mg·L-1,其次为噻霉酮、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加收米)、土霉素、硫酸链霉素、春雷·噻唑锌,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 7。50、18。25、28。13、37。50、75。00、150。00 mg·L-1。大田试验选取的 6种药剂中,春雷·噻唑锌的防治效果最佳,可达 82。16%,其次噻霉酮、中生菌素、溴硝醇和春雷·中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79。55%、77。18%、76。56%、75。02%,均可作为田间甘薯茎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

    甘薯茎腐病防控药剂筛选田间防治效果

    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2种智能监测评价

    方云峰姚张良
    652-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2020 年,对桐乡市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进行性信息素智能监测,比较黑光灯诱智能监测和传统监测效果。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监测过程中,黑光灯智能监测优于性信息素智能监测和白炽灯传统监测,与传统的人工赶蛾相比,趋势较一致,黑光灯智能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人工赶蛾监测。同时我们发现四(2)代稻纵卷叶螟成虫田间数量多,但是黑光灯下数量少,五(3)代稻纵卷叶螟成虫田间数量少,但是黑光灯下数量多。2 年对二化螟的监测中发现性诱和黑光灯监测均可以较好地监测到二化螟种群动态,二化螟种群动态年度间差异较大,但同一年份各区域二化螟种群动态基本一致,而诱捕数量差异较大。综上,黑光灯智能监测可以应用于稻纵卷叶螟的监测,二化螟性诱监测和黑光灯监测都可以较好地监测二化螟种群动态,两者互补可以很好地用于监测二化螟。

    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性信息素黑光灯白炽灯智能监测

    9种除草剂对单季晚稻直播田杂草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

    宓盛任洁杨凤丽
    657-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防控直播稻田杂草,筛选高效、安全药剂,选择了目前市场上防治杂草的 9 种主流药剂开展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研究这些药剂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双唑草腈悬浮剂(SC)、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WP)、25 g·L-1 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300 g·L-1 丙草胺乳油(EC)、38%苄·噁·丙草胺 WP、13%氰氟·吡啶酯 EC应用效果良好,药后 30 d后总草防治效果和鲜重防治效果均在 90%以上,产量损失挽回率均在 55%以上。17%五氟·氰氟草 OD使用 30 d后鲜重防治效果 87。55%,产量损失挽回率为 56。13%。生产上建议推广应用以上 6 种药剂。300 g·L-1 丙草胺 EC、10%噁唑酰草胺 EC、30%氰氟草酯EC防治效果和挽回产量效果不理想,不建议推广应用。

    除草剂单季晚稻田间防治效果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