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接种剂对芦笋秸秆腐熟的影响

    丁能飞刘琛郭彬李华...
    2104-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芦笋秸秆为堆制材料,研究了不同接种剂(CK、自制菌、EM菌、大成菌)对芦笋秸秆堆制温度、pH值、电导率(EC值)、全碳含量、全氮含量、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自制菌与大成菌可以明显加快升温速度,延长高温期时长,接种剂对发酵物的pH值与 EC值影响不大,但可以明显降低全碳含量,明显提高种子发芽指数,加快堆肥的腐熟进程,特别是自制菌与大成菌处理,可以使芦笋秸秆比CK提早 14 d腐熟。

    接种剂芦笋秸秆堆肥腐熟

    蚕豆品种慈溪大白蚕的提纯复壮技术

    裘建荣崔萌萌赵梦佳马小福...
    2108-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慈溪蚕豆田间花色、株型、荚型和豆粒大小等性状不一致、种质混杂、种性退化严重、产量下降的现状,该研究征集慈溪大白蚕种质资源,通过隔离繁育、单株选择等方法进行提纯复壮。结果表明,开展慈溪大白蚕选育的本 2 株系紫花紫茎、种皮青白,百粒重为 134。0 g,667 m2 产量为 223。2 kg。在植株形态、结荚特性、籽粒大小和产量上基本恢复了该品种的原有性状。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慈溪大白蚕蚕豆地方品种提纯复壮种质资源

    杨梅果实品质指标与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郑锡良孙鹂戚行江梁森苗...
    2112-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浙江省杨梅主产区 5 个代表性果园土壤和东魁、荸荠种、丁岙杨梅 3 个主要品种的果实为材料,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杨梅果实品质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为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研究与管理技术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测定土壤肥力因子 13 个,果实品质指标 18 个,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土壤有机碳(SOC)、有机质(OM)分别与葡萄糖(Glu)、草酸(OA)、维生素 C(VC)呈显著性正相关;土壤碱解氮含量(AN)与硬度(HN)、总酸(TA)、Glu、OA呈显著性正相关,与糖酸比(AS)呈显著性负相关;全磷(TP)与 HN、TA、Glu、OA、总黄酮(TFC)呈显著性正相关;全钾(TK)与纵径(LD)、横径(BD)、单果重(FW)、HN、可溶性固形物(TSS)、Glu、VC、TFC呈显著性正相关。TK与 8 个果实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为影响果实品质形成的主要土壤因子,建议在杨梅栽培管理过程中可适当减氮、减磷、增钾,提高果实品质。

    杨梅果实品质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

    杨梅设施栽培及智能化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孙鹂张淑文俞浙萍郑锡良...
    2119-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梅原产于中国,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水果,但成熟期恰逢梅雨季,连续的阴雨天气严重影响杨梅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通过设施栽培可避雨、防虫、促早及提高品质,实现杨梅稳产高效栽培。由于设施栽培改变了杨梅原有的生长环境,也出现了诸多的新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设施栽培及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可将果实成熟期提前 40 d,商品果率达 80%,经济效应显著。文章从设施栽培模式、人工辅助授粉、补光技术、高光效树形研发,以及设施物联网和水肥智能管理的应用进行总结,意在为杨梅的智能化、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杨梅产业持续发展。

    杨梅设施栽培智能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上海广富林郊野公园自生草本植物群落管理策略与恢复潜力

    沈文斌
    2125-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广富林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个典型案例,其自生草本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和多样性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较为重要。该研究通过对广富林郊野公园春季与秋季草本植物群落的比较调查,分析了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季节性差异,以及不同管理强度对其群落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在弱干扰地块显著高于强养护地块,因此,减少人为干扰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该研究为城市绿地生态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对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城市生态系统草本植物群落季节性变化物种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管理强度

    4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比较

    熊雪董建新李亚楠朱国芬...
    2132-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分别以 0%、5%、10%、15%和 20%的 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干旱处理对 4 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抗旱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及鲜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 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在不同干旱条件下萌发期各指标均产生一定的变化,且存在较大的品种差异,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各指标下降幅度逐渐增大。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泰绿>丽川>绿拓>闪电。

    多年生黑麦草萌发期抗旱性隶属函数法

    不同用量土壤改良剂对碱茅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建强高嘉瑞柳超超王巧玲...
    2138-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土壤改良剂不同用量对碱茅生长发育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施用不同量土壤改良剂对碱茅产量、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显著提高碱茅产量,当改良剂施用量达到 30 t·hm-2 时,碱茅产量达到最大值;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壤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有所增加,在改良剂施用量为 30 t·hm-2 时达到最高;碱茅营养品质随土壤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变化不一,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随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均在改良剂施用量为 30 t·hm-2 时含量最低,粗脂肪、粗蛋白、淀粉、钙、镁、铁、锌含量均在改良剂施用量为 30 t·hm-2 时达到最高;土壤改良剂显著影响土壤对水分的涵养能力,施用 15、30 t·hm-2 土壤改良剂处理较对照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提高了 5。15、9。10 百分点。综上所述,在土壤改良剂施用量为 30 t·hm-2 时,土壤养分含量及碱茅生长最佳。

    土壤改良剂碱茅产量营养品质土壤养分

    黏虫卵饲喂方式对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王雪芬郭梅燕赵钧李洪亮...
    2143-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黏虫卵作为东亚小花蝽饲料的饲养效率,降低饲养成本,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研究了黏虫卵 5 种饲喂方式对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取喂 1 d饿 1 d和喂 2 d饿 1 d的方式和正常每天饲喂的效果相当,东亚小花蝽若虫生长发育和成虫繁殖力均无差异。因此,喂 1 d饿 1 d和喂 2 d饿 1 d的饲喂方式可作为东亚小花蝽规模化生产饲养方式,从而降低人工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成本。

    东亚小花蝽黏虫卵饲喂方式生长发育

    DNA条形码技术在桃蚜寄生蜂鉴定上的应用

    孙星星陈永成王凡蒋颖洁...
    2147-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蚜(Myzus persicae)是桃树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为明确其寄生性天敌的物种多样性,该研究对江苏沿海地区桃园内桃蚜僵蚜进行采集,待僵蚜中寄生蜂成虫羽化后采用形态学和 DNA 条形码的方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目前调查共发现该地区桃蚜寄生蜂有 2 科 5 种,分别为蚜小蜂科(Aphelinidae)的短矩蚜小蜂(Aphelinus abdominalis)和褐带蚜小蜂(Aphelinus maculatus);茧蜂科(Braconidae)的细长径蚜茧蜂(Lipolexis gracilis)、棉蚜茧蜂(Binodoxys communis)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该研究提取了 5 种寄生蜂的 COI 基因,通过构建进化树的方法,发现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证明了 DNA 条形码技术在鉴定寄生蜂这类小型昆虫中的准确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DNA条形码寄生蜂COI基因鉴定生物防治桃蚜

    22个杀菌剂制剂对梨火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刘朋飞覃伟铭张义智吴曰福...
    2152-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梨火疫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生的毁灭性细菌病害,我国无相关防控技术经验,急需筛选有效田间防治药剂。该研究通过在香梨初花期和落花期喷施杀菌剂,测定 12 种杀菌剂的 22 个制剂和 5 种药剂组成的 10种用药组合对梨火疫病的田间防效,筛选出了 10 个防控效果可达到 70%以上的制剂和 8 组防效在 65%以上的用药组合。该研究筛选出梨火疫病田间有效防控药剂和初花期、落花期最佳用药组合,为梨火疫病田间化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梨火疫病田间试验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