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农业学报

陈剑平

双月刊

1004-1524

zjnyxb@126.com

0571-86404190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浙江农业学报》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农业与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试验报告、学术论文、述评等,涵盖农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土壤肥料学、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农田信息、农业经济等相关领域。所设栏目有:专论、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科技简讯、文献综述与进展等。 《浙江农业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版),是国内较早实现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步发行的学术期刊之一,被CABI,AGRIS,AGRICOLA,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GJF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国内外10多种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入选首届浙江省期刊方阵。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浙江农业学报》两年影响因子达0.749,五年影响因子再创历史创新高,达到0.837(他引率为0.95),在同级区域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不包括农业大学学报)中位居第二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苦荞FtDELL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孙培媛冉彬王佳蕊李洪有...
    1709-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DELLA蛋白是赤霉素(GA)传导途径中的负调控蛋白,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该实验利用RT-PCR技术从苦荞中克隆到一个DELLA基因,命名为FtDELLA.克隆得到FtDELLA基因CDS全长1 452 bp,编码483个氨基酸.蛋白多序列比对显示,FtDELLA蛋白含有DELLA蛋白家族保守的DELLA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tDELLA蛋白与拟南芥中AtRGA1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FtDELL4在苦荞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其中在茎和灌浆前的种子中表达量最高,在苦荞种子发育过程中,FtDELLA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干旱胁迫下,FtDELL4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表明其可能是苦荞干旱胁迫应答的一个负调控基因.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tDELLA在苦荞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苦荞FtDELLA基因克隆赤霉素表达分析

    基于表型与分子标记对浙贝母不同育种群体的分子鉴定与亲缘关系研究

    董莉莉徐志浩严灿龙范小平...
    1719-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浙贝母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宁波章水种植基地的146份浙贝母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Pearson's相关分析计算浙贝母种质资源表型及其与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条引物共扩增出11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6个,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6.29%;在整体样本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中,Na、Ne、H、I分别为2.000、1.585 8、0.340 5、0.509 8,表明引物的多态性较高,能有效揭示146份浙贝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1.00,系统优选与种子辐照两组中后代表型性状基本遗传亲本的特点;杂交处理后代的亲缘关系与表型性状基本上偏向父本,与种质资源性状考察一致.Pearson's相关分析表明,花型与叶片数量、花朵颜色与叶片数量、叶片颜色与结籽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型与叶片颜色呈显著正相关;花朵内壁颜色分别与叶片数量、花型,花色分别与茎秆粗细、结籽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颜色与花色、叶片宽度与结籽程度、花型与结籽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叶宽与贝母甲素、贝母乙素和总生物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揭示了宁波章水的浙贝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有效地为浙贝母种质资源的优势育种提供依据,为浙贝母种质资源的分子辅助育种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浙贝母SCoT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

    蓖麻GeBP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与GeBP2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

    朱贵爽李艳肖张安宁孙浩楠...
    1731-1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GeBP基因家族编码的转录因子可通过调节表皮毛的生长与分化影响植物的发育,增强植株在不利环境中的存活能力.为探究GeBP基因在蓖麻基因组中的分布与特征基因RcGeBP2的功能,本研究鉴定了蓖麻的全部GeBP基因,采取RT-PCR技术克隆RcGeBP2基因,分析其分子特征包括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模式.试验表明,蓖麻的基因组中共有4个RcGeBP基因不均匀分布于3条染色体上且RcGeB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均为亲水性蛋白,高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GeBP的进化树构建显示,蓖麻GeBP蛋白与番茄GeBP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蓖麻的GeBP基因分别与番茄和拟南芥的GeBP基因发生了 3次和2次基因组间的复制.Ka/Ks结果显示,GeBP基因在物种间的进化是钝化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RcGeBP启动子区域含多个逆境响应和激素诱导类元件.RcGeBP基因的FPKM表达值显示,这些基因拥有组织表达特性且表达受到干旱和盐胁迫的激活.RcGeBP2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定位在细胞核.综上,该研究对探明蓖麻RcGeBP基因家族参与盐和干旱胁迫的交叉调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蓖麻GeBP基因克隆表达亚细胞定位

    温州红鸡生长曲线拟合与最佳上市周龄分析

    李紫薇张雅文宋斌侯凤香...
    1741-1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温州红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周龄温州红鸡屠宰性能、肌肉品质的差异,为确定最佳上市周龄和高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温州红鸡0~24周龄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分别选取26、30和34周龄的温州红鸡各20只(公母各半),测定屠宰性能、肌肉品质.结果表明:3种非线性模型均可以较好地拟合温州红鸡的生长,拟合度(R2)均达到0.99以上,其中Von Bertalanffy模型更适合公鸡(R2=0.998 2),Gompertz模型更适合母鸡(R2=0.997 3).屠宰率达到90%以上,全净膛率达到68%以上.公鸡、母鸡在各周龄时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剪切力、水分含量、粗灰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剪切力随着周龄的增长逐渐增大;30周龄公鸡的粗脂肪含量最高,26周龄公鸡的总钙含量最高,26周龄、30周龄公鸡的总磷含量显著(P<0.05)高于34周龄公鸡;母鸡在30周龄总钙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较高.胸肌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30周龄母鸡的呈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周龄,公鸡的呈味氨基酸含量随周龄增长逐渐降低;胸肌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高于饱和脂肪酸,34周龄母鸡和30周龄公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30周龄时每只公鸡生产利润为46.79元,母鸡生产利润为18.73元.综上所述,温州红鸡母鸡在30~34周龄上市为宜,公鸡在30周龄上市为宜.

    温州红鸡生长曲线屠宰性能肌肉品质上市周龄

    2025年《浙江农业学报》征订启事

    1752页

    体外法研究异绿原酸对绵羊日粮养分消化与瘤胃发酵的影响

    李淑艳焦婷齐帅张霞...
    1753-1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绵羊基础日粮中添加0.03%、0.06%、0.09%、0.12%、0.20%的异绿原酸(依次标记为T1~T5处理),并以不添加异绿原酸作为对照(CK),开展体外发酵试验.在体外培养2、6、12、24、48 h后,研究不同处理对绵羊日粮养分降解和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48 h时,T3、T4、T5处理的产气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发酵2、48 h时,T4处理的日粮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CK.发酵2、24、48 h时,T4和T5处理的发酵液pH值显著低于CK.发酵12 h时,T3、T4、T5处理的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CK.发酵48 h时,T3、T4处理的乙酸-丙酸浓度比显著高于CK,但其氨态氮质量浓度显著低于CK.综上,添加适量的异绿原酸可显著提高日粮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及发酵液中的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根据饲料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值确定的建议添加量为0.09%~0.12%.

    酚酸类化合物异绿原酸瘤胃体外发酵养分消化饲料组合效应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代替豆粕对北京鸭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国际龙玲宋晓云李彦彤...
    1764-1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150只1日龄的北京鸭,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其常规饲料中添加0、10%和30%的干亮斑扁角水虻幼虫(BSFL),利用等氮等能的标准,根据蛋白能量差减去相应的豆粕含量配制BSFL蛋白饲料进行饲喂(依次简记为CK、T1、T2组),42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状、脏器系数、肉质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腹脂率、腿肌率、胸肌率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T2组北京鸭的脾(脏)系数显著(P<0.05)提高0.01百分点,T1组肾脏系数显著提高0.08百分点,但心、肝、肺的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T1组北京鸭的胸肌黄度(b*)值较CK显著降低,但3组的其余肉质性状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T1组北京鸭的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分别较CK显著降低22.02%、21.42%,但3组北京鸭的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组北京鸭血清的补体C3、补体C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均显著升高,T2组北京鸭血清中的sIgA、IL-2和C3含量显著升高.总的来看,用10%或30%的BSFL代替豆粕作为家禽饲料的蛋白质对北京鸭进行饲喂具有可行性.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北京鸭蛋白饲料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

    四个蛋鸭品种产蛋性能及抗逆性分析

    许文武王珍珍卢立志
    1773-1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比绍兴鸭、攸县麻鸭、山麻鸭及缙云麻鸭4个蛋鸭品种产蛋及抗逆性能差异,进一步优化地方特色蛋鸭育种目标,该研究对我国4个品种蛋鸭的产蛋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攸县麻鸭开产(116.71 d)最早,且极显著早于绍兴鸭(P<0.01);山麻鸭43周龄产蛋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66周龄产蛋数从多到少排序依次是山麻鸭、绍兴鸭、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从4个品种的产蛋曲线可以看出,第24周所有鸭的产蛋率逐渐进入高峰期,第49周开始,4个品种鸭可能由于天气变化引起的应激导致产蛋率都有一段时间的集中下降,其中攸县麻鸭降幅最明显,缙云麻鸭降幅最小.在第57周,绍兴鸭和山麻鸭的产蛋率重新恢复至90.7%和91.7%.综合表明,绍兴鸭、缙云麻鸭和山麻鸭的抗逆性较好,攸县麻鸭的抗逆性最差.缙云麻鸭、山麻鸭、绍兴鸭、攸县麻鸭4个品种蛋鸭16周至69周平均的产蛋率分别为70.7%,71.9%,72.7%,69.0%.综上可知,山麻鸭在开产日龄、产蛋量、抗逆性均属于优秀水平;绍兴鸭开产日龄晚,后期产蛋率高;攸县麻鸭开产最早但抗逆水平最差;缙云麻鸭在开产日龄、总体产蛋量方面均属于中等水平,抗逆水平优良.

    蛋鸭产蛋数抗逆性能产蛋曲线

    基于线粒体COⅠ序列片段研究华鲸不同地理群体及其他鳈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

    黄辉储忝江谢楠刘凯...
    1779-1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鳈属(Sarcocheilichthys)鱼类是东亚地区常见小型淡水鱼类,并具有一定的养殖开发潜力.深入了解鳈属鱼类的遗传结构及其地域变异,对科学制定保护计划和可持续利用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鳈属鱼类包括小鳈(S.parvus,XQ)20 尾,江西鳈(S.kiangsiensis,JXQ)20 尾,黑鳍鳈(S.nigripinnis,HQQ)20尾,东北鳈(S.lacustris,DBQ)24尾,华鳈(S.sinensis)淮河群体(HQHH)20尾、闽江群体(HQMJ)17尾、江西群体(HQJX)15尾和建德群体(HQJD)17尾,并对每个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ase subunit Ⅰ,COⅠ)序列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53个样本序列(668 bp)中,保守位点507个,变异位点154个,简约信息位点150个,碱基缺失或插入位点27个,平均转换与颠换比值为5.2.HQQ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最低(0.442),HQHH群体的Hd略高于HQQ群体(0.574),DBQ群体的Hd则稍高于HQHH群体(0.707),而XQ群体的Hd最高(0.963),HQMJ和HQJX群体的Hd则略低于XQ群体(0.860、0.848).核苷酸多样变化趋势则与Hd结果类似.153尾个体定义了 56种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网络中均存在各自群体的主要单倍型,如Hap_2、Hap_33和Hap_37等.基于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分子系统发育树、层次聚类树和NeighborNet分子系统发育网络表明,XQ、HQQ、JXQ和其他鳈属鱼类间遗传关系较远,而DBQ与HQHH群体间遗传关系较近.该研究利用COⅠ序列片段评估了 4个华鳈地理群体及其他4种鲸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华鳈不同地理群体及其他4种鳈属鱼类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为今后华鳈以及其他4种鲸属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

    华鳈鳈属线粒体COⅠ遗传多样性

    三角鲂foxl2基因克隆和时空表达特征及EE2对其表达的影响

    唐红关文志许晓军牛宝龙...
    1789-1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foxl2 基因(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2)在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M.terminalis)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该研究克隆了三角鲂foxl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析了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检测了其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和成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了腹腔注射性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inylestradiol,EE2)对foxl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鲂foxl2基因ORF为921 bp,共编码306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叉头(forkhead,FH)结构域,与斑马鱼(Danio rerio)FOXL2的同源性较高达到96%.三角鲂FOXL2蛋白与鲤科鱼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人类和小鼠相距较远.qRT-PCR结果显示,foxl2 mRNA在三角鲂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均表达,在受精后24、48、60 h表达量较高(P<0.05);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和其他组织(P<0.05),在肌肉、皮肤、脾、肾和肠组织中弱表达或不表达,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腹腔注射EE2对三角鲂foxl2 mRNA表达调控结果显示,在脑组织中,雌鱼foxl2mRNA在注射24 h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雄鱼(P<0.05);在性腺组织中,foxl2 mRNA在注射24 h后的卵巢和精巢中表达量最高,且在36 h的卵巢中持续高表达(P<0.05),表明EE2能够明显促进三角鲂脑和卵巢foxl2 mR-NA 的表达.研究表明,foxl2基因在三角鲂性腺中呈性别二态性表达,推测其在卵巢发育和功能维持方面起重要作用,foxl2可能是与性类固醇激素相互作用来调节三角鲂性腺发育和功能维持.该研究可为三角鲂性腺发育及性别调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三角鲂foxl2性腺发育EE2mRNA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