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汪慧

季刊

2095-9303

zjqn188@126.com

0571-88085632 88844399

310012

杭州市文二路188号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Journal Youth & Childr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浙江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主管,浙江青年专修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理论研究刊物,设有理论探讨、学习与思考、调查研究、热点问题、青少年研究、教学与研究、当代大学生、法制园地、社会工作等主要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赤裸的人格:青年MBTI社交背后的交往异化

    吕梓剑刘汀芷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MBTI人格测试走红网络,"你的MBTI是什么""你是I人还是E人"成为当代青年社交圈的新型谈资.基于此现象,立足社会加速的时代背景,通过网络民族志与半结构式访谈,对MBTI社交语言背后的人格赤裸化现象展开批判性分析.研究发现,青年会出于追求效率、精准决策、形塑认同等目的,在交往过程中将MBTI作为社交名片、聊天话题与行动参照.这一现象背后潜藏着赤裸式交往、考核型交往、包袱型交往等交往异化问题,继而青年会陷入社交茧房、期望落差、人格自证的窘境,衍生情感隔阂、情感浅薄化、情感负担等情感症结.

    MBTI社会加速交往异化人格赤裸化人际关系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的"校园墙"现象探析——以杭州部分高校为研究样本

    张昌羽王音骅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从微观层面剖析"校园墙"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作为自媒体时代新兴的网络群聚平台,"校园墙"上的互动仪式突破了线下交流的时空限制,通过分享海量信息和传达关注焦点,实现了更精准的社交互动拓展,丰富了校园这一特殊场域的互动模式.这种限定了局外人的互动仪式,能强化参与者的身份归属与认同,引发情感共鸣并增强群体团结,有利于涵养公共价值观念和群体正义感.但这一网络亚文化走红的背后也存在着传播不实信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引发网络舆情的风险,需要合理规制.

    互动仪式链"校园墙"自媒体

    与时空赛跑: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现象的表征、成因与功能

    肖德恒李泽西
    20-2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加速理论,对2023年来兴起的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现象背后的行为表征、形成原因及社会功能进行系统讨论.分析发现"特种兵式旅游"本质上是大学生群体追逐"时空"的旅游方式,"加速"属性凸显.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现象呈现传播化、最优化、快速化的现实特点."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现象的成因包括媒介传播下的情感共鸣、时空重塑下的个体呈现、后疫情时代的消费热忱.这种新的文化现象的社会功能体现在旅游消费助力青年排惑解压、信息传播共享实现圈层融入、网络空间重塑赋能情感力量三个方面.

    "特种兵式旅游"社会加速理论大学生旅游青年旅游青年文化

    "具身化"理论下青年城市漫游现象兴起的社会学透视

    訾先伯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漫游(City Walk)是当下流行的一种青年文化,其本质是在行走中同自我、他者与城市进行互动,积极地连接微观的身体与宏观的城市.以"具身化"为理论视角,运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入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别从具身节奏、具身情感与具身体验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青年在City Walk的实践中具有松弛感、放空感与真实感.对于现代社会中的青年来说,City Walk有三个很重要的价值:逃离技术规训、寻求自我认同和追寻生活意义.总之,City Walk是当下青年在城市诗意栖居的一场具身实践,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社会性隐喻,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城市、身体与现代性的关系.

    CityWalk城市漫游"具身化"身体

    乡村振兴背景下"洄游"青年返乡创业调查及对策研究

    许革周颖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是全党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中国青年报》对"洄游"青年返乡创业长达20年的追踪报道为线索,结合团中央"面对面"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以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报告为依据,进行实证研究.结合青年实践、国家政策、社会帮扶等维度,多角度、深层次剖析青年返乡创业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乡村振兴和青年返乡创业提供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洄游"青年返乡创业

    红色展馆在青少年思想引领中的实践路径和引领价值——以团一大纪念馆的设计与教学为例

    李庆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展馆是青少年思想引领实践路径中的重要阵地,具有较高的引领价值.红色展馆教学以直观性、情境性、教育性和启发性为特点,通过前期设计,结合红色资源,有效实现思想引领.红色展馆设计应注重主题内容,艺术讲解要与科技运用相结合.实践表明,红色展馆教学在彰显历史文化厚度、挖掘文化元素深度、保持故事温度及提升思想引领显示度上成效显著.这种教育方式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思想引领创新与实践红色展馆

    "小康子弟":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主流群体及其社会影响

    刘炳辉郭晓琳
    54-6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引领青年极为重要,但如何准确地描述把握当代中国青年,是一个巨大的理论挑战.近年来,网络上对青年的描述刻画出现日益极端化和碎片化的倾向,这给增进社会团结和凝聚主流共识带来较大风险.针对这一弊端,结合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时代背景,首次提出"小康子弟"的分析概念,以期帮助各界对当代青年的分析探讨回归客观和理性.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阶段、家庭规模等角度,剖析"小康子弟"适中、内敛、平和等基本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上积极、保守、温和的"稳定器"作用.

    小康子弟新时代青年社会特征政治影响

    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内在意蕴、理论依据与逻辑理路

    欧万彬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青年工作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在省域层面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意味着一种将青年发展和城市建设相耦合的新理念的出场.青年作为主体对象,发展作为中心议题,城市作为社会空间,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的内在意蕴.从理论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马克思主义城市观分别从本质论、本体论和环境论三个维度为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实践视角来看,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需要重点把握好"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青年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青年发展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打造青年优先发展的支持体系"的具体要求,从根本原则、价值取向、内涵要求、重要保障四个维度全方位把握其实践逻辑.

    青年城市青年发展青年发展型省份

    《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完善建议——基于全国地方性未成年人保护法规修订比较的视角

    汪明岳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来,全国部分地区相继对地方未成年人保护法规作了修订.2023年,浙江省民政厅公布了《<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细化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规定,体现了未成年人福利法的转向思路.通过对全国地方性未成年人保护法规修订的比较分析和借鉴吸收,提出本次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的基本思路应是全面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并兼顾普惠型儿童福利促进立法.据此,对草案征求稿的框架结构、条文内容和表达逻辑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普惠型儿童福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少年儿童工作研究述评

    詹宜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的少年儿童工作的历史开端.对这一时期党的少年儿童工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教育史、社会史、政治文化史等领域都有不少成果问世.现有研究集中探讨了少年儿童教育、救助、组织以及动员等问题.其中,少年儿童教育研究是关注度最高、成果最丰富的领域;少年儿童救助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组织问题研究走向细化和深入,微观成果增加;少年儿童动员研究成为新的热点.总体上,从研究内容上看,缺乏整体性研究,研究时期和区域较集中;从研究方法上看,以政策—效果研究模式为主;从资料使用上看,相关的史料未充分挖掘和利用.鉴于以上问题,今后的研究可以通过拓展研究内容、引入新的理论方法、扩展史料来源等途径推进.

    中国共产党少年儿童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