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体育科学
浙江体育科学

郭海英

双月刊

1004-3624

zjtykx@sina.com

0571-85060504 85062025

310004

杭州市体育场路212号

浙江体育科学/Journal Zhejiang Sport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份体育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方针是: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体育实际,面向广大读者,交流和推广体育科学、运动实践、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普及和宣传体育的科学知识,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科技人员、体育教师、基层体育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院系学生及较高层的体育爱好者服务,成为他们的参谋助手、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仪式与历史记忆:杭州亚运会的文化展演与形象构建

    任静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媒介事件与媒介仪式观的理论,对杭州亚运会中的文化展演进行深入解读,将传播符号的内容再生产和传播渠道的议题再共鸣综合考量.通过梳理亚运会开闭幕式及赛场上出现的自然符号、物化符号和社会行为符号以及它们背后的意义内涵,分析文化融合与再创造的过程,并依托多元在场的传播主体如官方媒体和自媒体以及智能沉浸式的传播技术如"数字融合"、云上转播、子弹时间技术等进行总结,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传播效果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上均有不同卷入,探索依托大型体育赛事的主办方可以完成的文化展演全过程以及通过赛事举办对国家及城市形象构建的功能.

    媒介仪式形象构建杭州亚运会

    "智能"与杭州亚运会的深度融合: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张佳佳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智能"向世界展示数字赋能与科技支撑的体育盛宴成为杭州亚运会的重要目标.智能亚运旨在通过利用智能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提升赛事的组织效率、竞技比赛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以及观众参与的温馨便捷度."数字中国"建设赋能和成功办赛、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使得智能与杭州亚运会深度融合,系列政策引领、丰厚的数字化建设成果、高科技企业加持等成为实现智能亚运的实践基础,在后亚运时代,应充分发挥其为大型赛事智能化打造样本、使全民健身高效运转、为城市数字化建设提供范例等方面的实践进路,使杭州亚运会在时间、空间多种维度上得以长久的延展.

    智能亚运数字化可持续发展

    对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的文化阐析

    盛哲
    13-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为核心研究对象,深度剖析了该仪式在探索中国文化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方面的创新意义.此次火种采集仪式在良渚古城遗址成功举行,不仅传承了奥林匹克精神,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深邃历史底蕴和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仪式的设计创新主要体现在良渚古城遗址的选择智慧、形象景观以及采火装置的设计灵感来源,还有舞蹈表演《良渚之光》的艺术提炼,这些都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度挖掘与注入.仪式不只是文化自信的展示,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顾和未来的美好展望.文章还提出对未来大型赛事仪式设计的一些建议,强调应更加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仪式设计应更加注重本土优秀文化元素的融入,通过多样化的元素注入,展现主办国或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同时,仪式设计也应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利用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让文化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总的来说,通过对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的深入研究,不仅探讨了其在探索火种采集仪式中国文化元素注入认同方面的创新与意义,也为未来大型赛事仪式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文化传承与创新

    体育法治人才培养的时代论据与基本路径

    姚瑶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体育法治人才是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方向,也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然而在"重体育教育,轻体育法制"的社会观与"重传统法学,轻新型法学"的学科观的影响下,我国高等院校尚未对培养体育领域的法治人才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应根据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找准法治人才培养与体育事业需求的结合点,致力于为体育法治化输送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涉外领域的类型化法治人才,以增进体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体育法治实践需求的匹配度.

    体育法治人才培养体育立法体育司法体育执法体育涉外法治

    "古为今用"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奥运邮票中的古希腊瓶画

    唐晓义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希腊瓶画为世人留下了古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图像资料.奥运邮票不仅是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有形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古希腊瓶画主要通过三种设计呈现于奥运邮票票面.其一,通过与博物馆网站发布的瓶画照片进行比较后发现,部分奥运邮票票面对古希腊瓶画进行了复现.其二,部分奥运邮票刷色明显与古希腊瓶画不同,多为单色.其三,古希腊瓶画中的运动员与现代奥运会运动员、标志、建筑等古今图案共现于部分奥运邮票票面.

    奥林匹克教育遗产邮票古希腊瓶画

    宁波市体育彩民群体结构、购彩心理与行为研究

    龚强陆亨伯廉涛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彩民是体育彩票事业发展的基石.为推进宁波市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和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分析了新发展阶段宁波体育彩民的客群结构、购彩心理及其行为等特征,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客群结构优化、购彩行为引导和问题彩民干预三大高质量发展策略.

    体育彩票体育彩民购彩心理购彩行为

    数字赋能户外运动消费潜力释放的理论逻辑与创新通路

    季申泽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基建与数字平台等要素驱动户外运动消费潜力释放,已然成为扩大体育消费市场内需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步骤.据此,研究立足于数字赋能户外运动消费潜力释放的理论逻辑,审视数字赋能户外运动消费潜力释放的所存问题,发现数据信息应用风险影响户外运动消费潜能释放、政策细化程度不足阻碍数字技术嵌入户外运动产业进程、自然资源开发与数字基建发展不协调拉低潜力释放效率、数字平台反馈机制不畅掣肘大众户外运动消费意愿等问题,并由此提出应提升户外运动数据信息利用效率、深化户外运动政策制定主体协同互联、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善户外运动消费数字平台建设等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数字赋能户外运动消费潜力释放的驱动效能.

    数字赋能户外运动消费消费潜力

    杭州城市体育公园优化发展研究

    李涵雯魏强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公园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城市体育公园的价值结构,并以城北体育公园、拱墅运河体育公园、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案例样本,总结杭州城市体育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杭州体育公园的现实价值追求,为今后杭州城市体育公园的建设提供具体策略.结果表明:基于杭州城市体育公园的成功经验以及现实价值追求,提出推动城市体育公园与数字化融合发展,建立城市体育公园网络服务机制;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集约型设计理念为主,合理布局生态环境与运动休闲空间;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立足城市居民需求,建立适合不同类型人群的体育运动项目.

    城市体育公园发展研究建设

    传统武术赋能乡村振兴——以非遗拳种南太极拳为例

    张超
    48-5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微观视角审视地方传统武术在乡村振兴历史语境的传承传播之旅,探寻传统武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途径,勾勒出"党建引领-文化内生-资本助力-全面振兴"的传统武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图景,指出党建引领的内生文化和资本嵌入的双轮驱动在赋能乡村振兴具有普遍性的现实应用意义.地方传统武术赋能乡村振兴,在开发文创文旅产业的同时,具有召唤人才回归,促进文化振兴的全面乡村振兴的文化意义.

    传统武术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文化内生资本嵌入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运动的保护与发展

    顾志明
    51-5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面临消失的风险,空竹运动也不例外.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对空竹运动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一系列保护与发展决策.首先深入分析空竹运动的启动技术、调整技术、停止技术,以更好地理解空竹运动的物理原理和技巧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提供理论支持.然后制定保护与发展决策:传承与培养人才为空竹运动发展核心,为了确保空竹技艺的传承,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和培养年轻人才.同时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对空竹运动实施创新和改良,并增加空竹运动的课程和研究内容,以推动空竹运动的深入发展和提高其科学性.此外,利用现代科技和媒体手段来提升空竹运动的传播效果,吸引年轻受众并扩大影响力.通过对空竹运动的研究,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空竹运动启动技术停止技术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