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体育科学
浙江体育科学

郭海英

双月刊

1004-3624

zjtykx@sina.com

0571-85060504 85062025

310004

杭州市体育场路212号

浙江体育科学/Journal Zhejiang Sport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份体育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方针是: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体育实际,面向广大读者,交流和推广体育科学、运动实践、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普及和宣传体育的科学知识,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科技人员、体育教师、基层体育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院系学生及较高层的体育爱好者服务,成为他们的参谋助手、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芬兰FSM学校体育一体化项目发展路径的镜鉴与启示

    李恒朔郭强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芬兰 FSM一体化项目内在逻辑、运行机制并结合国情提出推进路径.芬兰 FSM项目一体化发展路径:①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有效协同;②体育素养与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③课内外服务内容的延伸与衔接;④行动与评价主体的一致性设计.基于此,提炼了对我国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推进路径:①学校体育政策导向、制度框架与行动指南的有序衔接;②三位一体的学术驱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正向循环;③学校共同体权责监察、过程监控、效果监督的有效评估.

    双减FSM学校体育一体化

    不同材质瑜伽垫对女性垫上运动生物力学关键指标的影响研究

    刘鑫严翝钧但林飞陆毅琛...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比 EVA、NBR、PU+NR及TPE四种不同材质的瑜伽垫,分析不同材质瑜伽垫对女性垫上健身动作的下肢生物力学影响,并探讨不同材质瑜伽垫的缓震性和支撑稳定性.方法:选取 24 名健康女性大学生,近半年内无任何下肢损伤,跳箱单腿着地试验用于缓震性测试评估,瑜伽单腿支撑试验用于稳定性测试评估.采用 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AMTI三维测力台测试系统对着地动作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 c进行同步采集;使用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单腿支撑动作的足底各区域压力参数进行采集.结果:①在不同材质瑜伽垫上着地,膝、踝关节的若干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BR垫的踝外翻角度、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均显著大于PU+NR垫,PU+NR垫的膝内收力矩显著小于 NBR 垫和 TPE 垫,膝内旋力矩显著小于 TPE 垫.②不同材质瑜伽垫对足底压力、压强峰值及压力中心位移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 1 趾骨区,NBR 垫足底压力、压强峰值均显著小于PU+NR垫和TPE垫;第 2~5 趾骨区,NBR垫压力峰值显著小于 PU+NR 垫;足跟内侧区,NBR垫压力峰值显著大于 EVA、PU+NR 及 TPE 垫;EVA 瑜伽垫在 Y 轴的身体前-后侧平均位移量最小,与其他 3 种瑜伽垫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①NBR瑜伽垫过大的踝外翻角度、膝外展力矩及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均可能造成更大的下肢关节损伤风险.PU+NR瑜伽垫良好的缓震性能可以更大程度地吸收着地冲击力,有助于降低膝关节着地负荷.②NBR瑜伽垫最大压强峰值出现在足跟内侧,足外翻过度风险更大;PU+NR瑜伽垫的最大压强峰值主要分布在趾骨区、跖骨区及足跟区,该支撑方式有利于足底肌群协调发力;EVA瑜伽垫的压力中心在前后方向的位移幅度较小,有助于保持单腿支撑动作的稳定性.

    瑜伽垫材质垫上运动下肢生物力学运动损伤

    跑步疲劳后对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以女性新手跑者为例

    李璐戎鑫磊李建朋柴春涛...
    87-9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新手女性跑者跑步疲劳前后的下肢生物力学差异,为女性新手跑者科学化训练和运动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5 名女性新手受试者,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Kislter三维测力台采集受试者跑步疲劳前后的下肢运动学和下肢动力学参数.跑步疲劳方式是受试者在跑台 13.3km/h,然后逐渐递增跑步机速度.疲劳状态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受试者将无法再进行跑步;②疲劳量表Bro分数大于或等于 17;③达到受试者 90%的最大心率,根据年龄和公式计算受试者的最大心率(HRmax 220-age).数据采用 SPSS配对样本 T检验和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1d(一维统计参数映射)SPM1 d对关节角度、关节力矩和关节功率数据进行检验.结果:①跑步疲劳后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和踝关节最大跖屈角速度显著增大(P<0.05);②踝关节最大背屈力矩明显减小,但是膝关节最大伸展力矩显著增大(P<0.05);③跑步疲劳后,踝关节最大背屈功率、踝关节最大跖屈功率、髋关节最大屈曲功率均显著减小(P<0.05),膝关节最大屈曲功率显著增大(P<0.05).研究结论:①跑步疲劳后,下肢生物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增大的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和髋关节最大屈伸活动范围会加大髋关节的应力从而导致髋关节损伤风险增大;②跑步疲劳后下肢功率从远端踝关节向近端膝关节增加,提示跑步疲劳后应注意膝关节损伤.因此,女性新手跑者应科学化训练合理安排跑步训练量并加大下肢力量练习,降低跑步疲劳造成的运动损伤风险.

    跑步疲劳新手跑者生物力学

    港澳地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研究

    张龙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阅读文献、访谈调研梳理港澳地区武术"非遗"的保护历史,发现港澳地区民间武术组织完善、武术运动推广和普及率较高、武术"非遗"保护事业呈现"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同时武术"非遗"也同样面临传承困境、武术文化环境中的国家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有待强化、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遭受一定的破坏、"非遗"保护机制与内地存在显著差异、非遗保护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现象;大湾区建设给粤港澳武术"非遗"的协同保护创造了条件,展望未来,提出大湾区应通过社区本土文化建设强化国家身份认同、加强两岸三地武术"非遗"民间交流与合作、建立大湾区武术"非遗"协同保护体系的建议.

    港澳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粤港澳大湾区协同保护

    "分享运动"理念下武术启蒙教育的策略研究

    袁浚桐何英吴奕娴曹家赫...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武术启蒙教育展现出重要的时代意义.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其在全民体育健身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深入探讨武术启蒙教育的时代价值,解读其中蕴含的"分享运动"理念,以此阐述武术启蒙教育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同时还提出基于"分享运动"理念的武术启蒙教育的具体策略,旨在推动武术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分享运动武术启蒙教育全民健康教育策略

    竞技太极拳呼吸及能量代谢实验研究

    应昌达林小美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竞技太极拳代谢及呼吸特点,对研究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竞技武术运动训练提供依据.采用 CORTEX 气体代谢分析仪,测试并分析竞技太极拳运动员在不同难度设定位置下的竞技太极拳呼吸及能量代谢变化及特征,得出结论如下:①与普通太极拳相比,竞技太极拳在增加了难度动作之后,引起心率、Mets 等显著性提高;竞技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当难度动作完成瞬间会引起心率、每分钟通气量、相对摄氧量、Mets 及氧脉搏的迅速提升;在竞技太极练习过程中,呼吸频率不受是否设定难度动作的影响;对比分析发现,难度动作设定先后顺序对竞技太极拳相对摄氧量、Mets存在一定影响,均表现为动作难度设定在前显著高于动作难度设定在后,动作难度设定在中间与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难度动作在设置先后顺序方面对运动时平均心率虽无显著影响,但对于运动过程的能耗存在显著影响.②难度动作的增加是竞技太极拳能量消耗提升的主要因素,围绕难度动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强度、大负荷的训练方法尤为重要.③难度动作的设定对呼吸深度的要求大大提高,在练习过程中受试者胸式呼吸向腹式呼吸转变过程的表示明显.在竞技太极拳的运动训练过程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腹式呼吸的训练对于难度动作完成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④运动员要转变"确保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优先完成套路中的难度动作,以提高难度动作完成的成功率"的观念,避免牺牲套路的整体美感来获取难度动作完成的成功率.⑤对自身体能高要求化,强化和提升对高耗能的难度动作的掌控能力,深化腹式呼吸能力的训练,可以拓宽编排空间,优化编排效果.

    竞技太极拳动作编排能量代谢气体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