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丛黎明

月刊

2096-5087

zjyfyx@mail.hz.zj.cn

0571-87115497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137号

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浙江预防医学会主办,系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快、导向性强、注重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主要报道本省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近科技信息,旨在促进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服务。本刊稿源丰富,均来自卫生防病的和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本刊面向基层,以广大预防保健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夜间睡眠时长在疼痛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李思琦曾洋菁王雪娇琚新梅...
    645-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夜间睡眠时长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疼痛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为老年人衰弱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收集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60岁老年人的人口学信息、疼痛程度和夜间睡眠时长等资料,采用衰弱指数评估衰弱情况.采用HAYES等编译的Process程序分析夜间睡眠时长在疼痛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并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 收集2 246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 195例,占53.21%;女性1 051例,占46.79%.年龄M(QR)为65.00(8.00)岁.衰弱504例,占22.44%;疼痛得分M(QR)为0(1.00)分;夜间睡眠时长为(6.44±1.55)h.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疼痛直接正向影响衰弱,效应值为0.089(95%CI:0.066~0.112),也通过夜间睡眠时长间接正向影响衰弱,效应值为0.047(95%CI:0.036~0.058),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34.56%.结论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疼痛可直接或通过夜间睡眠时长间接影响衰弱.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疼痛夜间睡眠时长衰弱

    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与衰弱的关系研究

    邢玉萍邢辉李淼高燕...
    649-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与衰弱的关系,为中老年人群衰弱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8年随访调查数据,收集年龄≥50岁中老年人群的人口学信息、生活行为方式和自评健康状况等资料,采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评估抑郁症状,采用衰弱指数评估衰弱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与衰弱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两者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收集5 172人资料,男性2 495人,占48.24%;女性2 677人,占51.76%.年龄M(QR)为63.00(12.00)岁.CES-D-10评分M(QR)为7.00(9.00)分;轻度抑郁症状1 560人,占30.16%;中重度抑郁症状360人,占6.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饮酒频率、吸烟和自评健康状况后,有轻度抑郁症状(OR=4.226,95%CI:3.625~4.928)和中重度抑郁症状(OR=10.737,95%CI:8.259~13.958)的中老年人群衰弱风险较高.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结果显示,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与衰弱呈非线性关系,CES-D-10评分>7分时,衰弱风险随CES-D-10评分升高而增加.结论 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程度与衰弱有关,呈非线性关系.

    中老年人抑郁症状衰弱衰弱指数剂量-反应关系

    宁波市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思嘉包凯芳龚清海仲昭浩...
    654-657,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群跌倒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6-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和余姚市≥60岁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过去1年跌倒发生情况、疾病史和自评健康状况等资料;分析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按性别和年龄分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跌倒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1 275人,其中男性635人,女性640人;年龄M(QR)为72.00(13.00)岁.过去1年发生跌倒158人,跌倒发生率为12.39%;其中发生2次及以上跌倒14人,占8.86%.女性跌倒发生率为14.69%,高于男性的10.08%;>70岁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4.86%,高于60~70岁的9.3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OR=0.501,95%CI:0.301~0.836)、心脏病(有,OR=1.996,95%CI:1.076~3.703)和自评健康状况(好,OR=0.529,95%CI:0.319~0.875)是老年女性跌倒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OR=0.514,95%CI:0.285~0.928)和自评健康状况(好,OR=0.456,95%CI:0.253~0.824)是60~70岁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人跌倒风险与性别、年龄、心脏病、文化程度及自评健康状况有关,不同性别和年龄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不同.

    老年人跌倒影响因素

    肺结核密切接触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吕阳乐博昕胡伟宏刘园...
    658-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肺结核密切接触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生肺结核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11月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学校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知职业为学生或教职员工的肺结核病例为指示病例,其同校的肺结核密切接触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等资料;以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且排除活动性肺结核为LTBI判定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密切接触学生LTBI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肺结核密切接触学生1 212人,其中男生651人,女生561人,男女比1.16∶1.年龄为(18.48±4.33)岁.检出LTBI 32例,检出率为2.64%.与肺结核病例同宿舍、民办学校、住校和三餐获取途径为外卖的肺结核密切接触学生LTBI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26%、5.54%、3.54%和6.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肺结核病例同宿舍(OR=3.604,95%CI:1.256~10.338)、学校性质为民办(OR=2.327,95%CI:1.083~5.003)、三餐获取途径为食堂(OR=9.561,95%CI:2.029~45.057)和外卖(OR=19.222,95%CI:3.528~104.732)的肺结核密切接触学生LTBI风险较高.结论 宝山区肺结核密切接触学生存在LTBI感染风险,主要受到与肺结核病例关系、学校疫情防控力度和饮食习惯的影响.

    学生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

    早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汪琼陈丹青魏伊丽钱芳芳...
    663-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早产风险预测模型,筛选早产高危人群,预防早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80%纳入建模组,20%纳入验证组,收集人口学信息和临床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模组早产风险预测因子,根据预测因子的OR值建立早产风险预测模型;以验证组数据验证模型,采用约登指数最大值筛选模型临界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调查孕妇15 197人,其中建模组12 131人,验证组3 066人,两组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孕次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次、文化程度、居住地、高血压、糖尿病、早产史、双胎妊娠、前置胎盘和妊娠高血压是早产的风险预测因子.孕次>2次为2分,高中及以下学历为4分,大专/本科以上学历为-4分,居住在农村为5分,高血压为7分,糖尿病为11分,有早产史为11分,双胎妊娠为28分,前置胎盘为19分,妊娠高血压为12分,该模型总分值范围为-4~99分.该模型临界值8分,约登指数最大,为0.480,曲线下面积为0.749(95%CI:0.732~0.767),灵敏度和特度分别为0.610和0.886,提示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本研究基于孕妇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建立的早产风险预测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孕妇早产的风险.

    早产预测模型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

    浙江省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SWOT分析

    郑舒涵沈灵智邓璇苏颖...
    669-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推进浙江省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通过浙江省免疫规划工作年报、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研资料和浙江省免疫规划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收集浙江省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疫苗采供、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情况及疫苗接种率等资料;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和规范研究资料;分析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提出对策建议.结果 浙江省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在99%以上,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普及全省,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专业化,并已建成全省免疫规划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具备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资源和条件;但存在预防接种历史数据质量与匹配效率低、数据互通共享不够、区域智慧化转型能力不平衡,人才与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要牢牢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依托地区互联网和健康产业发展,抓住智慧接种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及民众高接受度的有利时机,加速推进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同时尽快建立智慧化接种服务标准.结论 应把握数字化改革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现有预防接种资源和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进浙江省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SWOT分析

    安徽省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HIV感染情况调查

    戴色莺沈月兰刘爱文张进...
    674-678,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特征和HIV感染情况,为开展男性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4-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芜湖市、铜陵市、合肥市和阜阳市的建筑工人、企业工人和商贸经营者3类职业男性流动人口,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性行为等资料,实验室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分析不同职业男性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特征及HIV、梅毒和HCV抗体检出情况.结果 调查1 616人,年龄为(40.63±12.32)岁,其中建筑工人1 016人,占62.87%;企业工人253人,占15.66%;商贸经营者347人,占21.47%.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9.54%,商贸经营者、建筑工人和企业工人知晓率分别为98.33%、88.29%和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1年与配偶/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和最近1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7.15%(91/1 273)、64.00%(16/25)和50.00%(8/16).建筑工人、企业工人和商贸经营者最近1年与配偶/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54%、11.63%和1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HIV、梅毒和HCV抗体阳性各1、1和3例.结论 安徽省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较高,但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可能存在HIV感染风险.

    艾滋病男性流动人口知晓率性行为

    家庭固体燃料使用与糖尿病、高血压风险的研究进展

    金丹张开月王静
    679-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体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污染物,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病、死亡风险相关,是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研究显示,家庭固体燃料使用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可能通过干扰葡萄糖代谢、改变胰岛素抵抗等而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通过诱发血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本文收集2001-2024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从家庭固体燃料使用对糖尿病、高血压的影响及减少家庭固体燃料使用建议3个方面进行综述,为预防相关慢性病提供参考.

    家庭固体燃料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

    心理压力对精子质量影响的机制研究

    杨天峰沈云芸徐方忠
    683-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压力是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心理机制层面,心理压力导致精子质量下降与压力知觉增加及不同应对方式相关,外界压力源可能导致压力知觉增加进而影响精子质量,而不同应对方式又可能调节压力知觉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在生理机制层面,心理压力会影响交感肾上腺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正常功能,导致精子发生的内分泌环境紊乱,进而影响精子质量.本文对心理压力影响男性精子质量的心理和生理机制进行综述,为男性不育症防治提供依据.

    心理压力精子质量压力知觉压力源内分泌

    抗生素暴露对人类生育力影响的系统综述

    高亚亚夏骆彬潘贵霞陶芳标...
    687-692,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生素暴露对人类生育力的影响,为不孕不育危险因素及防治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3月公开发表的关于抗生素暴露与人类生育力的研究文献.由双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定性分析抗生素暴露对人类生育力的影响.结果 共检索相关文献11 623篇,最终纳入31篇.类实验研究19篇,其中高质量4篇,中等质量15篇;观察性研究6篇,其中高质量5篇,中等质量1篇;随机对照试验6篇,在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维度上存在高风险.16项类实验研究和5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服用多西环素等敏感抗生素治疗生殖系统感染可提高女性妊娠率或男性精液质量;2项类实验和1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抗生素(西罗莫司/柳氮磺吡啶)治疗其他系统疾病时可能导致生殖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4项观察性研究提示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等抗生素暴露会增加不孕症或前列腺癌风险;2项观察性研究发现抗生素对不孕症具有双重影响.结论 抗生素暴露对人类生育力可表现为有益或有害的双重影响,可能受抗生素种类、剂量及适应证影响.但这些研究存在样本量少、选择偏倚、无法做到随机和盲法等局限性,仍需优化研究设计进一步探究抗生素暴露与人类生育力的关系.

    抗生素生育力不孕不育系统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