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刘堂龙许咸加蒲犇鲍明利...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诊疗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41例、骨量减少组23例、骨量正常组34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项血清指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血清指标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 不同骨密度患者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而骨质疏松组又均高于骨量减少组(均P<0.05).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498、0.387、0.265,均P<0.05).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3、1.003、2.198,均P<0.05).结论 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且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

    简短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李晓萍解方舟曾伦杨乃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简短认知行为疗法(BCBT)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0月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心理干预,其中接受BCBT 21例(BCBT组),心理教育2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条目版(MMAS-8)、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条目版(HAMD-24)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系数.结果 BCBT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MMAS-8评分差值以及服药依从性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后HAMD-24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CBT能有效提高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抑郁症状.

    简短认知行为疗法抑郁障碍青少年服药依从性

    2024年《浙江医学》可直接使用的中文缩略语

    52页

    人工关节集采对下肢全关节置换的影响研究

    赵永杰李翔姜洪洋潘凌霄...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带量采购(简称集采)对下肢全关节置换(TJ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收治的行下肢TJA的1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集采政策实施前后分为集采前(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90例、集采后(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95例;再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髋关节置换(THA)组95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TKA)组90例.比较集采前后THA组和TK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总费用、手术一次性材料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5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住院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关节僵硬、脱位,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集采后THA组和TKA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及手术一次性材料费用均低于集采前,住院满意度均高于集采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集采前后THA组和TKA组患者术后5 d 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集采前后THA组和TKA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集采政策实施后,下肢TJA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低,住院满意度提高,术中及术后状况无明显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人工关节集采

    炎症性肠病合并皮肤损害患者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发病机制研究

    吴俊俊李珍李华铭李春霞...
    57-61,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合并皮肤损害患者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例IBD以及5例IBD合并皮肤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IBD组、IBD+皮肤损害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的5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提取3组对象血清外泌体,检测差异表达蛋白质;采用基因本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鉴定829种蛋白质,其中包含定量信息的蛋白质726种.与对照组比较,IBD组有15种蛋白质表达上调,21种蛋白质表达下调;IBD+皮肤损害组有24种蛋白质表达上调,25种蛋白质表达下调;与IBD组比较,IBD+皮肤损害组有12种蛋白质表达上调和8种蛋白质表达下调.GO分析显示,IBD组与对照组、IBD+皮肤损害组与对照组、IBD+皮肤损害组与IBD组差异表达蛋白质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刺激反应、细胞过程、单有机过程、生物调节等,细胞组成主要包括细胞、细胞膜外域、细胞器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结合、催化活性等.KEGG分析显示,旧D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与细胞黏附、离子跨膜运输调控、细胞形态分化等有关;旧D+皮肤损害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与细胞分泌、细胞分解代谢、分泌调节有关;IBD+皮肤损害组与IBD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与细胞胺代谢、NIK/NF-κB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过程的负调控等有关.结论 本研究基于TMT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出IBD+皮肤损害患者血清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参与IBD合并皮肤损害的代谢相关通路及病变的发生.

    炎症性肠病皮肤损害外泌体差异表达蛋白质信号通路

    Castleman病11例临床分析

    孙旭潘治平严强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中心型10例(腹部5例、颈部5例)和多中心型1例,病灶长径为1.3~5.5(3.3±1.1)cm.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或活检后病理确诊,10例单中心型CD患者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9例、浆细胞型1例,另1例多中心型CD患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从患者发现病灶到接受治疗等待时间3(2,12)个月,术后随访时间为61.5(36,82)个月.患者长期生存良好,除多中心型CD患者外其他无复发转移患者.CD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单中心型CD容易被延误治疗,对于不明原因的孤立性肿物应积极行穿刺或手术活检,明确病理后及早治疗,以获取良好的预后.

    Castleman病单中心型多中心型临床特点

    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访1年生活质量变化

    陈燕娣赵恺王鹤秋李晓一...
    65-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访1年生活质量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随访期间至少有1名家属陪护,总照护时间不少于1个月,每天照护时间不少于8 h.入组时及1年后向患者和陪护家属发放老年认知功能损害生活质量量表(DQoL,内容包括自尊、积极情感、负面情感、内在归属感、审美感知等)进行调查,比较入组时与1年后老年DQoL自评及他评结果.结果 DQoL自评结果显示,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年后生活质量总分及自尊、负向情感、归属感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积极情感、审美感知评分变化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QoL他评结果显示,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年后归属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质量总分及自尊、积极情感、负向情感、审美感知评分变化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随着时间推移,老年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特别是归属感.

    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生活质量

    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与袢式回肠造口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李步卓胡毕文曹晨曦陈振伟...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与袢式回肠造口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行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因存在高危吻合口漏风险而需要预防性回肠造口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经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 30例(回肠插管造口组),应用袢式回肠造口 31例(袢式回肠造口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吻合口漏、术后吻合口狭窄、术后肠梗阻、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造口并发症[主要包括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造口处腹壁切口并发症、腹壁隧道并发症(造口脱垂、造口旁疝)、插管及系膜并发症(造口水肿、造口出血)、高排量造口、造口内肠管扭转]以及Ⅱ期手术情况(主要包括Ⅱ期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袢式回肠造口组比较,回肠插管造口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回肠插管造口组造口周围皮肤炎症、造口处腹壁切口并发症、造口脱垂、造口水肿、造口内肠管扭转等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袢式回肠造口组(均P<0.05);两组患者造口旁疝、造口出血、高排量造口等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肠插管造口组Ⅱ期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袢式回肠造口组(均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或延期愈合、造口处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回盲部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安全可行,较袢式回肠造口再次回纳具有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Ⅱ期手术间隔时间短等优势.

    直肠癌回肠造口隧道式回肠插管造口免回纳造口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影响

    王海婷冯彩云
    71-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12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者为早期组,术后48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者为延期组,每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包括IgA、lgG、lgM水平以及CD4+、CD8+、CD4+/CD8+)、卡氏评分量表(KPS)、BMI、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肿瘤临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并发症(包括腹泻、贫血、感染、呕吐)等指标.结果 早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延期组(均P<0.05).治疗7 d后早期组IgA、lgG、lgM水平及CD4+、CD8+、CD4+/CD8+均明显升高,且早期组均明显高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后KPS评分明显升高,康复出院前BMI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早期组均明显高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明显低于延期组(6.45%比22.58%,P<0.05).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12 h开始辅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加速患者恢复进程,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结肠镜检查后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

    何泽慧时昌培黄双英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阑尾炎是结肠镜检查后较为少见的并发症.本文报道2022年11月8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结肠镜检查后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治过程.该患者既往无阑尾炎病史,此次行结肠镜检查时肠道准备欠佳,回盲部、阑尾口无黏膜充血、水肿,结肠镜检查后5 h患者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完善相关检查考虑为急性阑尾炎,遂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予抗感染、止血以及穴位贴敷、耳穴压丸等治疗后恢复可,术后随访无殊.

    结肠镜检查急性阑尾炎并发症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