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徐肖文林敏戚榆婷
    1793-1796,1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研究探索新靶点成为实现子宫内膜癌精准治疗的重要环节.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一种翻译后修饰机制,是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参与80%~90%的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以此来调节细胞过程,包括转录、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基因组稳定性和信号传导途径等.研究发现泛素化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UPS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机制展开述评,加深对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的了解,为子宫内膜癌的防治、预后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去泛素化子宫内膜癌

    塞来昔布对创伤性异位骨化跟腱组织相关因子表达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冯祁军蒋毅
    1797-1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创伤性异位骨化(HO)跟腱组织相关因子表达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实验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塞来昔布低剂量组、塞来昔布高剂量组、塞来昔布用药3周组、塞来昔布用药6周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实验兔均建立创伤性HO模型.造模成功后,塞来昔布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塞来昔布20、60 mg/(kg·d)灌胃,连续10 d;塞来昔布用药3周组给予塞来昔布10mg/(kg·d)灌胃,连续3周;塞来昔布用药6周组给予塞来昔布10 mg/(kg·d)灌胃,连续6周;正常组与模型组均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灌胃,连续10 d.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CRP水平;使用皮温计记录肢体皮温,以肢体肿胀评分评估肿胀程度;X线摄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采用三点弯曲实验法检测兔右跟腱生物力学参数;采用qRT-PCR检测跟腱组织骨形成蛋白(BMP)-2、BMP-4;免疫组化法检测跟腱组织环氧合酶-2(COX-2);Western blot法检测跟腱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Sma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RP水平、平均皮温、肿胀程度及新骨形成评分、跟腱组织BMP-2、BMP-4 mRNA表达水平、COX-2灰度值和TGF-β1、Smad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而右跟腱最大载荷、抗弯强度、弹性载荷及刚性系数均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塞来昔布低、高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用药3、6周组血清CRP水平、平均皮温、肿胀程度及新骨形成评分,跟腱组织BMP-2、BMP-4 mRNA表达水平,COX-2灰度值和TGF-β1、Smad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而右跟腱最大载荷、抗弯强度、弹性载荷及刚性系数均升高(均P<0.05);与塞来昔布低剂量组比较,塞来昔布高剂量组血清CRP水平、平均皮温、肿胀程度及新骨形成评分、跟腱组织BMP-2、BMP-4 mRNA表达水平、COX-2灰度值和TGF-β1、Smad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塞来昔布用药3、6周组、塞来昔布低剂量组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间下塞来昔布均可改善创伤性HO兔的生物力学,降低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跟腱组织COX-2、BMP-2、BMP-4表达水平,抑制TGF-β/Smads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塞来昔布创伤性异位骨化环氧合酶-2骨形成蛋白

    基于线粒体代谢相关基因构建和验证肺腺癌预后模型

    胡旭钢胡艳胡海燕陈少明...
    1804-1811,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线粒体代谢相关基因(MMRGs)构建和验证肺腺癌(LUAD)预后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LUAD数据集,并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首先获取LUAD特异性表达的MMRGs,然后在训练集中通过Cox回归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筛选预后相关MMRGs,构建预后模型,计算风险评分,并以其中位值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在TCGA训练集、验证集、全集和GSE30219、GSE41271和GSE68465等3个测试集中分别绘制Kaplan-Meier曲线、ROC曲线,观察模型的稳健程度,通过Cox回归测试预后模型的预后性能;通过构建列线图模型进一步探讨预后模型与相关临床参数在预后监测中的作用,并探索预后模型与患者临床特征、驱动基因突变、免疫浸润等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构建了由4个MMRGs组成的预后模型.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劣于低风险组,风险评分可作为LUA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患者年龄、T分期、N分期和风险评分的列线图能更准确地预测LUAD患者的预后.患者的风险评分随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等增加而增加,且吸烟、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型患者的风险评分高于不吸烟、KRAS野生型患者,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患者的风险评分低于EGFR野生型患者.高风险组患者中活化的肥大细胞、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中性粒细胞、未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浆细胞、M1型巨噬细胞、M0型巨噬细胞浸润程度高.结论 基于MMRGs构建的预后模型,对预测LUAD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且与患者的恶性表型、驱动基因突变和免疫浸润密切相关,可为LUAD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潜在依据.

    肺腺癌预后线粒体代谢相关基因列线图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汪永斌叶莉莉姬晓伟谢波...
    1812-1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CAG)对脓毒症休克(S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中获取2008年至2019年入住ICU的2511例成人SS患者的数据.根据90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ACAG水平,将患者分为低ACAG组(12~20 mmol/L)和高ACAG组(>20 mmol/L).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低ACAG组和高ACAG组患者30和90 d累积生存率.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SS患者ACAG水平与90 d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CAG水平与SS患者30、90 d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2 511例SS患者,90 d全因死亡率为45.56%.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年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简化的急性生理评分Ⅱ、乳酸、阴离子间隙、白蛋白、ACAG、RBC、PLT、TBil、尿素氮、肌酐、血总钙、血磷、使用血浆比例、合并恶性肿瘤、心脏骤停、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比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比例、机械通气比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ACAG组患者30和90 d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2.10%和51.05%,均明显高于低ACAG组的29.73%和3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ACAG组患者30和90 d累积生存率均高于高A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CS分析显示,ACAG与患者90 d全因死亡风险整体呈非线性趋势关系(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入ICU时高ACAG水平(>20 mmol/L)是SS患者30和90 d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69(95%CI:1.001~1.365)和HR=1.181(95%CI:1.029~1.357)].结论 入ICU时高ACAG水平(>20 mmol/L)对SS患者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对SS患者进行预后评估,以便及时、准确地救治,提高存活率.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脓毒症休克预后

    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临床结局影响因素修正Poisson分析: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潘晓琴沈丽雯周媛萍
    1818-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的不孕患者的618个复苏周期,根据囊胚移植后是否临床妊娠分为妊娠组300个和未妊娠组318个,根据囊胚移植后是否活产分为活产组241个和未活产组377个.采用单因素和修正Poisson分析影响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临床妊娠、活产的因素.结果 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患者年龄、双卵巢窦卵泡数(AFC)、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移植周期数、囊胚天数、胚胎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修正Poisson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移植周期数、囊胚天数均是影响临床妊娠的重要因素(均P<0.05).活产组和未活产组患者年龄、AFC、AMH、BMI、移植周期数、囊胚天数、胚胎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修正Poisson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囊胚天数是影响活产的重要因素(均P<0.05).结论 患者年龄、囊胚发育天数是影响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临床妊娠和活产的重要因素.

    回顾性研究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临床妊娠活产

    肝细胞癌组织中PLAGL2和SNX5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研究

    杨晓宏李鹏飞冯毅王璞...
    1825-1829,1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中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和分拣微管连接蛋白5(SNX5)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忻州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LAGL2、SNX5表达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PLAGL2、SNX5阳性和阴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CC组织中PLAGL2和SNX5阳性率分别为78.26%(72/92)和76.09%(70/92),高于癌旁组织的6.52%(6/92)和4.35%(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期的患者PLAGL2和SNX5阳性率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最大径≤5 cm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LAGL2阳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51.39%(37/72),低于PLAGL2阴性患者的80.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SNX5阳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50.00%(35/70),低于SNX5阴性患者的81.82%(1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期、PLAGL2阳性及SNX5阳性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 HCC组织中PLAGL2、SNX5阳性率升高,两者均参与促进HCC的发生、发展.PLAGL2阳性和SNX5阳性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HCC潜在的预后相关肿瘤标志物.

    肝细胞癌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分拣微管连接蛋白5预后

    系统性硬化患者间质性肺病发生及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娟张瑾俞秋霞刘冰冰...
    1830-1834,1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SSc)发生间质性肺病(ILD)以及出现进展性肺纤维化(PPF)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风湿科门诊收治的75例SS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ILD,将患者分为SSc合并ILD(SSc-ILD)组41例和SSc未合并ILD(SSc-nlLD)组3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Sc患者发生ILD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Sc-ILD进展为PPF的影响因素.以肺部高分辨率CT诊断ILD为观察起点,出现PPF为观察终点,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抗Scl-70抗体(ATA)阳性组和ATA阴性组患者发生PPF的中位时间.结果 SSc-ILD组患者病程长于SSc-nILD组,弥漫型SSc比例、指/趾端溃疡和(或)凹陷性瘢痕、胃食管反流、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修订Rodnan评分、ATA阳性率均高于SSc-nILD组,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率低于SSc-nI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长是SSc患者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7,95%CI:1.005~1.029,P=0.005),而 ACA 是 SSc 患者发生 ILD 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02,95%CI:0.017~0.621,P=0.013).41例SSc-ILD患者中,进展为PPF(PPF组)11例,未进展为PPF(nPPF组)30例.PPF组和nPPF组患者AT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TA阳性是SSc-ILD进展为PPF的危险因素(OR=5.330,95%CI:1.156~24.598,P=0.032).将PPF患者进一步分为ATA阳性组8例和ATA阴性组3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TA阳性组患者发生PPF的中位时间为12.0(95%CI:6.8~17.2)个月,明显短于ATA阴性组的48.0(95%CI:37.5~58.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长病程可以作为SSc发生ILD的影响因素,而ATA阳性可以作为SSc-ILD患者出现PPF的影响因素.

    系统性硬化间质性肺病进展性肺纤维化临床特点影响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孙可微楼建林沈佳菲徐栋...
    1835-1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和青少年(年龄≤18岁)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55例.依据是否发生肺转移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21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超声和病理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年龄小于对照组,术后高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患者占比、肿瘤直径、毛刺样结构占比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高sTg、肿瘤直径较大、肿瘤多灶性、甲状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中央区+侧颈部)均是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较大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儿中年龄较小、术后高sTg、肿瘤直径较大、多个肿瘤病灶、甲状腺外侵犯和中央区+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要警惕发生肺转移,应尽早筛查并针对性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儿童青少年肺转移影响因素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指导下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倪银王金柱孙仁华呼邦传...
    1840-1845,1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分级指导下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4年3至8月浙江省14个成人综合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2例,按照入院后1周内最差的AGI分级分为4组:无AGI组、AGI Ⅰ级组、AGI Ⅱ级组、AGIⅢ+Ⅳ级组.比较各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MAP)等基本资料及住院28 d生存率、无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入院7 d内EN达标比例等指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评估不同AGI分级脓毒症患者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4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P、乳酸、无机械通气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在AGI的患者住院28 d生存率低于无AGI患者,且AGI分级越高,生存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第3天EN 80%达标、第7天EN达标的患者住院28 d生存率高于未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乳酸(HR=1.180,95%CI:1.045~1.340,P=0.008)、AGI分级(HR=1.304,95%CI:1.041~1.567,P=0.012)、APACHE Ⅱ 评分(HR=1.069,95%CI:1.013~1.129,P=0.015)和 SOFA评分(HR=1.183,95%CI:1.040~1.330,P=0.005)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 MAP(HR=0.969,95%CI:0.949~0.989,P=0.003)和入院第7天EN达标(HR=0.458,95%CI:0.225~0.930,P=0.031)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基于AGI分级标准来指导脓毒症患者的早期EN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同时,AGI分级越高预示死亡率越高,而EN早期达标则可降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

    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早期肠内营养预后

    血清TN-C、LRG1、sLR11对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预测价值

    葛胜华袁洁魏江玲
    1846-1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腱糖蛋白C(TN-C)、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1(LRG1)、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sLR11)对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86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予以IVIG治疗,根据患儿对治疗的反应分为敏感组和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TN-C、LRG1、sLR11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的效能.结果 286例患儿经IVIG治疗后,37例患儿对IVIG治疗无反应,发生率为12.94%.无反应组患儿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降钙素原、AST、ALT、血肌酐及血清TN-C、LRG1、sLR11水平均高于敏感组,血清钠水平则低于敏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TN-C、LRG1及sLR11水平升高是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血清钠升高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C、LRG1、sLR11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的AUC分别为0.755、0.658、0.789、0.898,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血清TN-C、LRG1、sLR11水平升高均是影响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预测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川崎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腱糖蛋白C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1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