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管理:欧洲的共识指南(2022版)解读

    赵仕国杨子浩张晨美陈振杰...
    113-12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管理:欧洲的共识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2022年指南)发布,它是2019年指南的更新版本,利用截止2022年末的可用文献证据+专家共识,对RDS的管理作出新的指导.共制定58项推荐,主要内容包括:产前监护、产房稳定、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稳定后的氧疗、无创呼吸支持、机械通气支持、监护和护理、血压和灌注的管理、合并症的管理等.本文通过从依据到决策的框架对2022年指南进行解读,旨在通过对2022年指南推荐意见以及决策依据(指南主要支持性文献)的解读,为国内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同行们提供关于RDS管理的新的临床决策依据.

    呼吸窘迫综合征微创表面活性物质注射无创呼吸支持专家共识指南

    LED光源照射及PI3K抑制剂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师若迪徐晨李娟俞洋...
    124-130,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LED光源照射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在光照下对RPE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ARPE-19细胞,随机分为6 h对照组、6 h模型组、6 h LY294002组,12 h对照组、12 h模型组、12 h LY294002组,24 h对照组、24 h模型组、24 h LY294002组,分别给于设定时间的LED冷光照射或加入LY294002后的光照.采用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构建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RPE细胞株,激光共聚焦合倒置荧光显微镜分析细胞自噬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苄氯素1(Beclin 1)、LC3和p62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6、12、24 h模型组细胞存活率均下降(均P<0.05),12、24h LY294002组细胞存活率均下降(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12、24 h LY294002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6、12、24 h模型组和LY294002组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6、12h LY294002组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均P<0.05).模型组RPE细胞在光照24 h后,胞内可见较多的自噬泡,LY294002干预后也可见聚集性分布的自噬囊泡.观察自噬流发现,对照组少见红色亮点,模型组红色亮点荧光随光照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增多,Merge图中黄色亮点数量增多明显,LY294002干预后,红色亮点与黄色亮点呈增多趋势.与对照组比较,6、12、24 h模型组和LY294002组细胞中Beclin 1、LC3 Ⅱ/LC3 Ⅰ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6、12、24 h LY294002组细胞中Beclin 1、LC3Ⅱ/LC3 Ⅰ蛋白表达均升高,12、24 h LY294002组细胞中p6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ED光源照射可刺激ARPE-19细胞发生自噬,增加细胞凋亡率;PI3K抑制剂LY294002能上调细胞的自噬活性,减缓凋亡.

    LED光源照射PI3K抑制剂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光损伤自噬凋亡

    IL-6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周斌万少兵王瑛余平...
    131-138,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IL-6通过调控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减轻急性肺损伤(ALI)的机制.方法 将人肺癌细胞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IL-6过表达组、LPS+IL-6干扰组、LPS+空载组.空白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LPS组LPS处理细胞,LPS+IL-6过表达组LPS处理细胞后转染IL-6过表达质粒,LPS+IL-6干扰组LPS处理细胞后转染IL-6干扰质粒,LPS+空载组LPS处理细胞后转染空载质粒.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OS)水平,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 TNF-α、IL-6、IL-1 β 水平,qRT-PCR 法检测 IL-6、JAK2、STAT3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磷酸化 JAK2(p-JAK2)/JAK2、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过表达IL-6可增加LPS诱导的ALI细胞凋亡率、ROS、MDA、TNF-α、IL-6、IL-1β水平,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率和SOD水平;干扰IL-6则相反.结论 IL-6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ALI.

    IL-6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炎症

    雷酚内酯通过NF-κB途径逆转肺气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的研究

    岑梦姣翁鹏程
    139-145,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酚内酯对肺气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 首先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雷酚内酯对Beas-2b细胞活性的影响,确定雷酚内酯用药剂量.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 μmol/L雷酚内酯组和10 μmol/L雷酚内酯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细胞给予10 ng/mLTGF-β1联合10ng/mLTNF-α处理48 h;雷酚内酯组细胞在模型基础上,添加终浓度为1 μmol/L或10 μmol/L雷酚内酯进行共孵育48 h.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实验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α-SMA和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通路及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家族锌指1(SNAI1)、锌指E-Box绑定同源盒1(ZEB1)和Twist家族BHLH转录因子1(TWIS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 μmol/L和10 μmol/L的雷酚内酯能够提高细胞活性,并降低模型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雷酚内酯可抑制由TGF-β联合TNF-α诱导的EMT,与模型组比较,1 μmol/L雷酚内酯组和10 μmol/L雷酚内酯组α-SMA、Vimentin蛋白荧光强度下调,E-cadherin蛋白荧光强度上调.此外,对EMT相关转录因子的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磷酸化p65、TWIST1、ZEB1、SNAI1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而雷酚内酯能够下调以上EMT相关转录因子.结论 雷酚内酯可通过抑制NF-κB降低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1、ZEB1和TWIST1的表达,从而抑制由TGF-β联合TNF-α诱导的Beas-2b细胞的EMT进程.

    哮喘上皮间充质转化雷酚内酯TGF-βNF-κB

    姜黄素调控miR-134对癫痫海马突触重塑的实验研究

    徐春强林青刘素芝
    146-150,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通过调控miR-134发挥神经保护及潜在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姜黄素组3组,每组1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制备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姜黄素组大鼠每天固定时间腹腔注射2 mL/kg姜黄素,而癫痫组和对照组每天固定时间腹腔注射等量二甲基亚砜溶液,持续10 d.在造模后第14天,通过颈椎脱臼法处死3组大鼠,采用Timm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中苔藓纤维出芽程度,q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及血清中miR-134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LIM激酶1(LIM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大鼠齿状回和CA3区苔藓纤维出芽程度评分均升高(均P<0.05);与癫痫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齿状回和CA3区苔藓纤维出芽程度评分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4表达水平升高(P<0.05),LIMK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癫痫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4表达水平下降(P<0.05),LIMK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和姜黄素组大鼠血清中miR-134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4表达,上调LIMK1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突触重塑,可能因此发挥神经保护及潜在的抗癫痫作用.

    姜黄素癫痫miR-134海马突触重塑

    Kartogenin促进肩袖损伤修复小鼠模型腱-骨愈合的作用及机制

    徐天波刘德国张颉鸿郑宇翔...
    151-155,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纤维蛋白-Kartogenin(KGN)释放体系,探索其对肩袖损伤修复小鼠模型腱-骨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纤维蛋白封闭剂负载KGN,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释放效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KGN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构建肩袖损伤修复小鼠模型,每只小鼠均接受单侧冈上肌腱分离和经骨修复,对照组在腱-骨修复部位应用纤维蛋白空载体系,KGN组在腱-骨修复部位应用纤维蛋白-KGN释放体系.采用qRT-PCR检测两组小鼠肩关节中肌腱重塑和成熟相关分子腱调蛋白(TNMD)、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PDGFAA)、软骨形成基因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盒转录因子9(SOX9)、成骨基因SP7转录因子(SP7)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肩关节TNMD、PDGFAA、SOX9、SP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HE染色及阿尔新蓝染色染色观察纤维软骨面积,采用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密度.结果 纤维蛋白-KGN释放体系中的KGN可释放5d,释放量随时间递减,以前3天为主,占释放体系中KGN总量的34.29%.与对照组比较,KGN组小鼠肩关节中TNMD、PDGFAA、SOX9、SP7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1),相应蛋白的表达增加,纤维软骨面积减小,而胶原纤维密度增加.结论 KGN可以促进肩袖损伤修复小鼠模型腱-骨愈合,可能是通过促进骨生成和肌腱的重塑与成熟实现的.

    Kartogenin肩袖损伤腱-骨愈合

    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临床影像融合模型研究

    曹婷婷丁雪委郑皓葛敏...
    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术前临床影像组学融合模型,探讨其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效能.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前接受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的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131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91例与内部验证集40例.从肿瘤和瘤体向外扩5mm区域分别提取原始肿块和瘤内加瘤周的影像组学特征.运用F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缩减后,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临床病理风险因素与无病生存期的关系,并确定有效的预测因素建立临床模型.将最优影像组学模型的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和独立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结合建立融合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和融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原始肿块影像组学模型、瘤内加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及融合模型的AUC(95%CI)分别为0.791(0.690~0.893)、0.898(0.839~0.956)、0.930(0.878~0.983)、0.969(0.941~0.996),灵敏度分别为 0.789、0.895、0.842、0.947,特异度分别为 0.714、0.821、0.857、0.938,其中融合模型预测效能最佳.结论 基于术前MRI影像组学特征的临床影像融合模型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对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预测和个性化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浸润性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复发无病生存期

    咽容积联合鼻腔最小截面积在成人非肥胖型OSAHS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勇进杜欢乐黄宏伟林诗映...
    162-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咽容积联合鼻腔最小截面积(mCSA)在成人非肥胖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至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OSAHS的成人非肥胖型患者7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和BMI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0名为对照组.采用256层螺旋CT及后重建技术测量平静呼吸和Muller呼吸时相的咽腔参数(包括腭咽腔与舌咽腔的最小截面积和容积)和mCSA.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咽腔参数和mCSA,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咽腔参数和mCSA与PSG参数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估舌咽腔容积和mCSA单独和联合诊断成人非肥胖型OSAHS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鼻炎比例、高血压比例和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Muller呼吸时相的腭咽腔与舌咽腔的最小截面积和容积以及mCSA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Muller呼吸时相的舌咽腔容积和mCSA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均呈正相关(均P<0.01).ROC曲线显示,Mull-er呼吸时相的舌咽腔容积、mCSA及两者联合诊断成人非肥胖型OSAHS的AUC分别为0.831、0.743和0.878,两者联合诊断高于单一指标(均P<0.01).结论 CT测量咽容积和mCSA可作为早期筛查诊断成人非肥胖型OSAHS的无创性指标,联合诊断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咽容积鼻腔最小截面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肥胖

    血清NOX4联合Nrf2水平检测对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

    金小乐钱晶韩英邵宪萍...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NADPH氧化酶4(NOX4)联合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检测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并在出院后随访1年内有急性加重发作情况的138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分为急性加重发作次数≥2次的频发组52例和发作次数≤1次的非频发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NOX4、Nrf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NOX4、Nrf2预测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的效能.结果 频发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血清NOX4水平均高于非频发组,ALB、Nrf2水平均低于非频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NOX4水平升高是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的危险因素,Nrf2水平升高是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的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OX4及Nrf2水平对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具有预测价值,两者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4和0.885.结论 血清NOX4和Nrf2有望成为评价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风险的潜在标志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预测NADPH氧化酶4核因子相关因子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CHOP化疗的生存预后评估模型

    翁翔赵明哲胡慧仙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R-CHOP化疗的生存预后评估模型,以指导临床进行风险分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的DLBCL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1抽样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140例和验证集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化疗方案至少4个疗程(21 d为1个疗程),常规随访至2023年6月.根据生存预后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病理特征[包括Hans分型、Ann Arbor分期、原发部位、Ki-67阳性表达率、MYC和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阳性表达以及骨髓侵犯]、治疗(化疗疗程和并发症)和随访时间.结果 建模集中良好组105例和不良组35例,预后不良发生率25.0%;验证集良好组55例和不良组15例,不良发生率21.4%.建模集中不良组年龄大于良好组,LDH水平、NCCN-IPI、Ann Arbor分期Ⅲ~Ⅳ比例、Ki-67阳性表达率、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表达率和骨髓侵犯比例均高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NCCN-IPI(HR=2.526,95% CI:2.001~3.125,P<0.001)、Ann Arbor分期 Ⅲ~Ⅳ(HR=5.021,95%CI:4.125~5.998,P<0.001)、MYC 和 Bcl-2蛋白双阳性(HR=3.859,95% CI:3.256~4.754,P<0.001)均是DLBCL患者R-CHOP化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Y=0.056+1.032 ×(NCCN-IPI)+1.986 ×(Ann Arbor分期)+1.434×(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建模集与验证集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923和0.866(均P<0.01).结论 DLBCL患者化疗前NCCN-IPI、Ann Arbor分期升高以及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表达与R-CHOP化疗预后不良密切相关,通过建立量化预测模型能够辅助临床早期、准确识别预后不良的高危群体,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MYCB细胞淋巴瘤-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模型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