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胫骨横向搬运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生物学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黄凯郭峭峰张春刘亦杨...
    2353-2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胫骨横向搬运技术(TTT)通过重建微循环系统、应用生物力学应力机制、重建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以及动员干细胞等独特作用,在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该技术目前仅在我国小范围内应用,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已经发现的主要通路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C-X-C-基元受体4通路和受体酪氨酸激酶/磷脂酰肌醇二磷酸/切丝蛋白轴的调节.此外,可能还存在一些尚未被发现的潜在作用和分子机制.本文就TTT治疗糖尿病足的生物学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作一述评,以期为临床使用该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意见.

    胫骨横向搬运技术糖尿病足分子生物学

    下调NLRP3炎症小体表达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孙莹莹祝晨烨程志刚骆敏...
    2358-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调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介导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BALB/c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和MCC950(NLRP3特异性抑制剂)干预组(CLP+MCC950组),每组6只.采用CLP制作脓毒症模型.术前2 h,CLP+MCC950组小鼠腹腔注射50 mg/kg MCC950(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0.5 mL),sham组和CLP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CLP术后24 h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及肺脏组织标本.将另外45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CLP组和CLP+MCC950组,记录小鼠7 d生存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损伤严重程度,并测量湿重/干重(W/D)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IL-10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炎症相关蛋白[NLRP3、NF-κB p65、磷酸化NF-κB(p-NF-κB)p65]、凋亡相关蛋白[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自噬相关蛋白[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的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Ⅰ(LC3Ⅱ/Ⅰ)、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表达水平.结果 sham组小鼠7 d生存率为100.0%.CLP组小鼠7 d累计死亡11只,7 d生存率为26.7%(4/15).与sham组比较,CLP组小鼠7 d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W/D比值升高(P<0.05);肺组织肺泡结构破坏严重,肺泡壁增厚,伴有明显的肺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IL-10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肺组织中NLRP3、p-NF-κB p65、Cleaved-Caspase-3、Bax、PINK1、Parkin和LC3Ⅱ/Ⅰ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和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CLP+MCC950组小鼠7 d累计死亡8只,7 d生存率为46.7%(7/15).CLP组和CLP+MCC950组小鼠7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LP组比较,CLP+MCC950组小鼠肺组织W/D比值降低(P<0.05);肺组织肺泡结构破坏稍减少,肺泡壁增厚减轻,肺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亦减少;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蛋白水平降低,IL-10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均P<0.05);肺组织中NLRP3、p-NF-κB p65、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PINK1、Parkin和LC3Ⅱ/Ⅰ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均P<0.05).结论 NLRP3炎症小体的下调可改善脓毒症小鼠的急性肺损伤,其作用可能依赖于调节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通路.

    脓毒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急性肺损伤线粒体自噬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撤机结局预测指标的价值分析

    翁一如董绉绉刘盼盼石林惠...
    2366-2372,2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氧合指数、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血清淀粉酶、CR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2月至2023年7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收治的气管插管治疗的84例SAP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59例和测试集25例.以训练集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48 h内是否再行机械通气作为撤机结局评判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中SAP合并ARDS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氧合指数、PEEP、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CRP单一及联合检测对SAP合并ARDS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效能.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用列线图对患者撤机失败进行预测以验证其一致性.结果 训练集中撤机成功44例,撤机失败15例,撤机成功率为74.6%.与撤机成功组比较,撤机失败组患者APACHEⅡ评分、PEEP、血清淀粉酶、CRP均明显升高,氧合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EP、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CRP均是SAP合并ARDS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氧合指数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氧合指数、PEEP、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CRP 5个指标联合预测SAP合并ARDS患者撤机失败的AUC为0.982,高于任意单一指标.训练集及测试集校准曲线均显示,实际观察和列线图预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撤机成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P<0.001).结论 PEEP、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CRP是影响SAP合并ARDS患者撤机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氧合指数则为独立保护因素,上述5个指标联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此外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性能佳,能为临床医生评估拔管指征提供参考.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氧合指数呼吸末正压通气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COP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低频振荡振幅的影响

    蒋育悦黄旭晴陈玥铃吴雨伦...
    2373-2379,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认知功能及低频振荡振幅(ALFF)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4年6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rTMS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认知功能,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评分、MMSE评分和血清NSE、S-100β、GDF-1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前所有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与血清NSE、S-100β、GDF-11水平的相关性.采集rTMS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预处理后得到ALFF及分数低频振荡振幅(fALFF)图像,比较rTMS组患者治疗前后ALFF和fALFF值.结果 治疗后,rTMS组患者MoCA总分、MoCA评分子评估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延迟记忆、定向力)均高于对照组,且rTMS组MoCA总分、MoCA评分子评估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延迟记忆、定向力)、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rTMS组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GDF-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MoCA总分、MMSE评分与血清NSE、S-100β水平均呈负相关,与血清GDF-11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后,rTMS组右梭状回、左额中回、左额上回、右额上回ALFF值均高于治疗前,左旁中央小叶、左楔前叶fALFF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TMS治疗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rTMS对特定脑区自发神经元活动的调控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功能经颅磁刺激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牛奶蛋白过敏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金雪锋陈琪张炎张颖...
    2380-2384,2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牛奶蛋白过敏(CMP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30例CMPA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或择期手术的30例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CMPA患儿饮食回避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儿童静脉血,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ELISA法检测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及牛奶特异性IgE.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MPA患儿饮食回避前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及其与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MPA患儿饮食回避前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IL-5和IL-6水平均高于饮食回避后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与MyD88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s=0.496、0.488,P=0.005、0.006);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与IL-1β、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s=0.475、0.394,P=0.008、0.031),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与IL-5水平无相关性(rs=0.167,P=0.378).CMPA患儿饮食回避前后及与正常对照组牛奶特异性IgE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CMPA的发病,且与下游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水平呈正相关,针对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进行干预,有望缓解CMPA的症状.

    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牛奶蛋白过敏儿童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陈胜男应结草陈明浩
    2385-2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SAP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8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80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AP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评估SAP合并感染患者的预后,采用ROC曲线评估各项因素和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预测SAP合并感染预后的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降钙素原、CRP、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白蛋白(Al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RP、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均是影响SAP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Alb是影响SAP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根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SAP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内部验证发现,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且具有正向净收益率(阈值范围0.01~1.00).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AUC均高于Alb、CRP、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均P<0.05).结论 CRP、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均是影响SAP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lb则为独立保护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用于临床筛选预后不良的高风险患者.

    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年龄校正rSIG指数与国际化标准比值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徐湘华朱斌何许伟
    2391-2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年龄校正rSIG指数(rSIG/A)与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老年严重创伤患者2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201例和死亡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评估rSIG/A、INR单独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rSIG/A、INR最佳截断值为界分组,比较组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201例和死亡组37例.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INR和rSIG/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SIG/A、INR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26、0.732、0.846;rSIG/A、INR预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6、1.20.高rSIG/A组(rSIG/A>0.26)患者死亡率低于低rSIG/A组(rSIG/A≤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INR组(INR≥1.20)患者死亡率高于低INR组(INR<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rSIG/A(OR=6.689)、高INR(OR=3.205)均是影响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rSIG/A、INR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可较好地预测老年严重创伤的死亡风险.

    年龄校正rSIG指数国际化标准比值老年创伤预后

    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和母婴结局分析

    徐维娜艾玲
    2396-2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相关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27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72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孕妇设为观察组,100例阴道试产成功分娩的孕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妊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影响因素,按照独立影响因素的β值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效能.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产时BMI、宫高、胎儿双顶径、引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宫颈Bishop评分、经产妇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时BMI高是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宫颈Bishop评分高、经产妇是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根据各影响因素的β值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风险预测模型=0.259×产时BMI-0.353×宫颈Bishop评分-2.180×经产妇.ROC曲线分析显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AUC为0.862,高于产时BMI(AUC=0.756)、宫颈Bishop评分(AUC=0.729)和经产妇(AUC=0.6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产时BMI、宫颈Bishop评分、经产妇三者联合的风险预测模型对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中转剖宫产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和产时出血的风险.

    中转剖宫产分娩新生儿窒息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鼻胃管患者发生误吸的风险预测模型

    蒋美丽陈友芬许季祥齐胤良...
    2400-2404,2409,后插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7种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鼻胃管(NGT)患者发生误吸风险方面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医学科收治的352例NGT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46例和验证集106例.采用Boruta算法进行独立特征变量选择,并运用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决策树、k-近邻树、轻量级梯度提升机、支持向量机、极端梯度提升7种机器算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结合AUC值、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选择最优模型,在选择最优模型后,结合随机森林的变量重要性图和shapley加法解释值解释关键特征对误吸风险的贡献.结果 352例患者中,发生误吸102例,误吸发生率为28.98%.训练集和验证集构建了7种NGT患者误吸风险预测模型,均以随机森林模型最优.随机森林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在验证集中的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77、0.934、0.882、0.962、0.845、0.985.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成功建立了预测NGT患者误吸风险模型,其中随机森林模型呈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

    鼻胃管误吸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预测模型

    头端压弯泥鳅导丝与头端J型聚四氟乙烯涂层导丝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中应用效果比较

    李振威徐庆青皇甫宁崔翰斌...
    2405-2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端压弯泥鳅导丝与头端J型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导丝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CAG)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可疑冠心病的患者1695例,其中在CAG术中首次使用头端压弯泥鳅导丝患者714例(观察组),头端J型PTFE涂层导丝患者981例(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导丝血管通过率、手术时间、射线时间、射线剂量、对比剂用量、更换导丝比例、更换左侧桡动脉比例、更换造影导管比例及手术并发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丝血管通过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导丝血管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9%比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通过将导丝更换为头端压弯泥鳅导丝后导丝血管通过率升高至98.5%(966/981);观察组手术时间、射线时间、射线剂量、对比剂用量、更换导丝比例、血管痉挛发生率、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管夹层、前臂血肿、更换造影导管和更换左侧桡动脉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血管穿孔、纵隔血肿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及首次使用头端压弯泥鳅导丝均是导丝血管通过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头端压弯泥鳅导丝相对头端J型PTFE涂层导丝在经桡动脉入路CAG术中更有效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泥鳅导丝聚四氟乙烯涂层导丝桡动脉冠脉造影血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