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ARC、VWF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张群刘婕谢艳飞
    393-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并分析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血清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PV患者(PV组),以本院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PV患者分为轻中度组(40例)和重度组(3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ARC、vWF、TNF-α和IL-8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PV患者血清TARC、vWF、TNF-α、IL-8水平及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V患者血清TARC、vWF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PV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TARC、vWF对重度PV的诊断效能.结果 PV组血清TARC、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PV患者血清TARC、vWF、WBC、中性粒细胞计数、ESR、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PAS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8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V组患者血清TARC、vWF水平与ESR、hs-CRP、PASI评分、TNF-α、IL-8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血清TARC、vWF水平升高是重度P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TARC、vWF联合诊断发生重度PV的AUC为0.903,显著高于TARC和vWF单独诊断的0.823和0.807(均P<0.05).血清TARC、vWF联合诊断发生重度PV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878和0.753.结论 PV患者血清TARC、vWF水平升高.两者与PV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TARC、vWF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PV疾病严重程度.

    寻常型银屑病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严重程度

    老年脊柱结核手术中脑氧饱和度下降与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赵一鸣沈心怡阙彬余建明...
    398-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手术中脑氧饱和度(rSO2)下降与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N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7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行脊柱结核手术的患者共136例,应用rSO2监测仪监测rSO2变化.记录患者入手术室面罩以6 L/min的氧流量吸氧2 min(T0)、气管插管后5 min(T1)、俯卧位30 min(T2)、俯卧位1 h(T3)、俯卧位2 h(T4)、侧卧位病灶清除(T5)和术毕时(T6)的左右两侧rSO2值及生命体征情况.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3、7天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估结果分为PND组和非PN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rSO2的差异和术后ICU 入住时间.结果 136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分为PND组34例和非PND组102例,PND发生率25.0%.PND组rSO2下降20.0%的比例(44.1%)高于非PND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MMSE评分均低于非PN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ND组在T5时点的平均动脉压、rSO2均低于非PN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ND组患者术后ICU入住时间长于非P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rSO2值下降超过术前值的20.0%是PND的预测因素;术中rSO2急速下降主要发生在病灶清除过程中;PND的发生与术中低血压有关.

    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脑氧饱和度老年患者

    载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应用

    祝海炳张永涛应昀峰吕和...
    403-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载万古霉素骨水泥与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舟山市中医院首次诊断为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的3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水泥组16例(采用载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和VSD组15例(采用VSD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病灶组织或分泌物菌种类型和培养转阴时间;术后1个月比较CRP、ESR;术后1年比较复发情况.结果 骨水泥组治愈10例,好转5例,切口未愈合1例,总有效率为93.75%.VSD组治愈4例,好转5例,切口未愈合6例,总有效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细菌培养转阴时间为(12.25±4.78)d,显著短于VSD组的(17.27±7.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革兰阳性菌感染7例,革兰阴性菌感染5例,混合菌感染4例.VSD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混合菌感染例数分别为6、7、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 1 个月骨水泥组 CRP 为(15.25±4.49),ESR 为(17.31±5.23),VSD 组 CRP 为(21.27±3.84),ESR 为(28.53±4.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骨水泥组复发1例,VSD组复发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VSD治疗,载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抗生素骨水泥万古霉素慢性创伤性骨髓炎

    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合并肾盏颈口狭窄的复杂肾结石疗效观察

    朱德胜张军平徐旻吴海啸...
    408-41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治疗合并肾盏颈口狭窄的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6例合并肾盏颈口狭窄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肾盏颈口狭窄伴肾盏积水,其中狭窄位于上盏21例,中盏3例,下盏2例;3例双侧肾结石,14例肾及输尿管多发结石,18例鹿角形结石.结石大小(40.6±13.5)mm,CT值(1 124.7±364.0)HU,结石负荷评分系统评分(8.7±0.8)分.所有患者均采用顺行PCNL联合RIRS.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扩张狭窄通道留置双J管,平均手术时间(110.8±36.2)min.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出血和感染并发症.泌尿手术后并发症评分系统Ⅰ、Ⅱ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2例)、15.4%(4例),无Ⅲ级以上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CT,一期结石取净率80.8%(21/26),二期结石取净率92.3%(24/26).术后2~14 d拔除肾造瘘管,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狭窄复发.结论 PCNL联合RIRS治疗合并肾盏颈口狭窄复杂性肾结石可有效扩张狭窄通道,结石取净率高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盏颈口狭窄复杂性肾结石治疗

    红外线耳后照射联合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治疗急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张娴刘莉陈寅王琴...
    412-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外线耳后照射联合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治疗急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总队医院诊治的急性耳鸣患者93例(159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红外照射组(31例54耳)用红外线耳后照射,耳后注射组(30例52耳)用曲安奈德耳后注射,联合组(32例53耳)红外线耳后照射联合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所有患者口服甲钴胺0.5 mg/次,3次/d,金纳多银杏叶粉提取物2片/次,3次/d,并给予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辅助治疗;3组均治疗15 d.比较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0 d,3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测评并比较耳鸣响度、耳鸣意识占比、耳鸣残疾量表(TH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评分;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3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2.96%、71.15%、84.90%,相比其他两组,联合组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 3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1.51%、67.30%、81.13%,相比其他两组,联合组有效率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0 d,联合组与其他两组耳鸣响度、耳鸣意识占比、THI、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红外线耳后照射联合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治疗急性耳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红外线耳后照射曲安奈德耳后注射急性耳鸣疗效

    盐酸罗哌卡因和酮咯酸氨丁三醇在鼻内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郑丹丹陈儒孙瑶司马国旗...
    417-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鼻内镜手术中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盐酸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37例)、单用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联合组在麻醉前10 min予3.00%酮咯酸氨丁三醇1 mL,术后使用0.75%盐酸罗哌卡因5 mL注入膨胀海绵填塞术腔;单用组仅术后使用0.75%盐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术后使用0.90%氯化钠注射液.比较3组术后数字疼痛量表(NRS)、布鲁格曼舒适度量表(BC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和需补充镇痛药的情况.结果 联合组在术后4、8、12 h的NRS评分最低,BCS评分最高,且在术后3d的PSQI评分最佳;与对照组和单用组相比,联合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补充镇痛药物患者人数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中,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联合盐酸罗哌卡因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舒适度,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酮咯酸氨丁三醇盐酸罗哌卡因

    医源性下肢假性动脉瘤的诊治

    陈诚吴华东
    421-424,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源性下肢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4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医源性下肢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超声多普勒或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依据患者临床情况行开放手术切除术6例,覆膜支架植入术8例,B超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7例.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腹股沟区搏动性肿物均消失;随访2~15个月,均未复发,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医源性下肢假性动脉瘤,应及时进行早期诊断,使患者尽早得到个体化的有效治疗,从而控制病情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假性动脉瘤医源性下肢动脉

    外用溃疡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

    杨柳高文仓
    425-426,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是一种罕见、死亡率较高的皮肤黏膜疾病,通常由某些感染或某些药物引起,开始表现为流感样症状,随后发展为疼痛性皮疹和水疱,继而受累皮肤表层发生坏死、脱落.本文报道1例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12月15日收治的经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测确诊为SJS的65岁患者,接受外用溃疡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后症状改善且无不良反应,为中药外用制剂治疗SJS的疗效提供临床佐证.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外用溃疡散康复新液

    恶性色素性神经鞘肿瘤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曹璐璐毛丹丹林军赵健...
    427-428,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色素性神经鞘肿瘤(MMNST)是一种罕见的施万细胞来源的色素性肿瘤,具有侵袭性,临床易误诊.本文报道2014年至2022年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MMNST患者,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48~72岁;发病部位位于胸椎及腰椎3例、位于眼眶1例.肿瘤细胞以梭形或短梭形为主,背景中见数量不等的色素.免疫表型HMB45、Melan A、可溶性蛋白100不同程度阳性.分析MMNST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和鉴别诊断特点,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恶性色素性神经鞘肿瘤鉴别诊断免疫组化

    肥胖影响乳腺癌发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阮慧邓显光范洪桥刘丽芳...
    429-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的深入研究表明,肥胖与乳腺癌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关系且潜在机制复杂.肥胖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及病情进展.肥胖患者体内的脂肪细胞发生病理生理变化,产生非正常水平的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直接作用于肿瘤上皮细胞和间接影响肿瘤微环境.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雌激素和肠道微生物群等,通过影响不同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和直接激活相关信号通路来促进乳腺癌进展.大量研究证实肥胖影响乳腺癌发病存在多种机制,但在相关机制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肥胖影响乳腺癌发病的机制及当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精准干预降低肥胖人群患乳腺癌和病情进展的风险提供可能性,旨在降低肥胖患者的乳腺癌发病率和提高肥胖乳腺癌患者生存率.

    肥胖乳腺癌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