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永升

月刊

1005-5509

zjzyxb@163.com

0571-8661369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炒白芥子贴膏穴位贴敷大鼠后主要有效成分透皮率及皮肤结构情况

    金禹彤吴凌韬陈姗宣丽华...
    1171-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白芥子贴膏主要有效成分,以及生/炒白芥子贴膏穴位贴敷后白芥子主要有效成分的透皮率和贴敷部位皮肤结构的改变.[方法]建立白芥子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探索白芥子贴膏中主要有效透皮成分.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A、B、C、D、E、F、G、H和I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贴敷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穴位,B、D、F、H组用生白芥子贴膏贴敷,C、E、G、I组用炒白芥子贴膏贴敷,各组分别贴敷2 h后取下膏药,B、C组即刻,D、E组2h后,F、G组4h后,H、I组22 h后分别处死大鼠,并剪下贴敷处皮肤样品.以质液联用系统(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左侧穴位皮肤样本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浓度,并计算透皮率;右侧穴位皮肤使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以观察皮肤结构变化.[结果]各时点(0.5、1、2、4、8、12、24h)白芥子贴膏均能透过皮肤,而且峰形稳定,峰面积最大的有效成分为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T).生白芥子贴膏组(B、D、F组)贴敷处ST透皮率均显著高于同时点炒白芥子贴膏组(C、E、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2h组(H、I组)ST透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F、H组ST透皮率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G组ST透皮率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与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肺俞、脾俞与肾俞穴位间比较,ST透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贴敷后各组大鼠皮肤组织结构较A组疏松,生白芥子贴膏组(B、D、F组)较炒白芥子贴膏组(C、E、G组)疏松更加明显,其中以生/炒白芥子贴膏2 h组(B、C组)皮肤结构松散最明显,4 h(D、E组)皮肤开始逐渐恢复,22 h(H、I组)皮肤结构较整齐.[结论]白芥子贴膏主要有效成分为ST,生白芥子贴膏药物有效成分ST的透皮率高于炒白芥子贴膏,并且贴敷处皮肤角质层结构更加疏松,更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及临床疗效的提高.

    白芥子穴位贴敷有效成分透皮皮肤结构芥子碱硫氰酸盐

    野马追内酯O诱导三阴性乳腺癌BT-20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赵亚萍陈湘傅利萍朱瑞...
    1181-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究野马追内酯O(eupalinolide O,EO)对人乳腺癌BT-20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EO对BT-2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半数抑制浓度,以确定EO浓度.将BT-2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O 5 μmol·L-1组、EO 10 μmol·L-1组,后两组以EO处理24 h,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24只裸鼠通过乳腺脂肪垫注射BT-20细胞,建立乳腺癌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7 mg·kg-1),EO低剂量组(15 mg·kg-1)和EO高剂量组(30 mg·kg-1),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各组裸鼠连续腹腔注射对应药物治疗21 d,期间测量体表肿瘤体积;结束后称取肿瘤质量,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Ki-67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和裸鼠肿瘤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elllymphoma-2,Bel-2)、Bcl-2关联X(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聚 ADP 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leaved caspase-3)和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9(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9,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EO对BT-20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O 5、10 μmol·L-1组细胞毒性和凋亡率增加(P<0.05,P<0.01),且EO 10 μmol·L-1组的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2/M期(P<0.01).与对照组比较,阿霉素组、EO低剂量组、EO高剂量组的裸鼠肿瘤质量显著降低(P<0.01,P<0.05),肿瘤组织内PCNA和Ki-67抗原表达显著降低(P<0.01),肿瘤体积随治疗进展显著缩小(P<0.01,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Bax、PARP、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裸鼠比较,各给药组的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Bax、PARP、cleaved caspase-3 及 cleaved caspase-9 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结论]EO 在体内外抑制 BT-20 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有关.

    野马追内酯O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半胱氨酸蛋白酶BT-20

    地黄饮子通过 SIRT1-AMPK-mTOR/eNOS通路减轻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程巨萍戴奉德郑娅
    1189-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地黄饮子(Dihuang Yinzi,DY)减轻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Y低剂量组(6g·kg-1)、DY高剂量组(12 g·kg-1)、尼莫地平组(10 mg·kg-1).建立CIRI模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血小板聚集实验,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e chloride,TTC)、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和尼氏染色检测脑梗死率及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系物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内皮型-氧化氮合酶(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homolog 1-adenyl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SIRT1-AMPK-mTOR/eNOS)通路相关 mRNA 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率、血小板聚集率、CD62P表达、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yl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mRNA,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ion-adenyl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phosphorylation-nitric oxide synthase,p-eNOS)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SIRT1、mTOR 的 mRNA及 SIRT1 和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ion-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病理染色显示脑组织损伤严重,细胞核固缩.与模型组比较,DY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率、CD62P表达量、AMPK的mRNA及p-AMPK和p-e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SIRT1、mTOR的mRNA及SIRT1、p-mTO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病理染色结果显示脑组织损伤情况减轻;尼莫地平组与DY高剂量组相似.[结论]DY能够减轻CIRI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SIRT1-AMPK-mTOR/eNO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地黄饮子SIRT1-AMPK-mTOR/eNOS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调控老龄大鼠脑梗死率神经功能尼莫地平

    加味黄芪赤风汤调节慢性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

    王阅军赵明明张昱
    1199-1207,1209-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索加味黄芪赤风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多个药物靶点数据库,构建加味黄芪赤风汤作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对作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并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共包含184个疾病靶点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其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细胞凋亡相关通路.系膜细胞经脂多糖诱导增殖后,使用加味黄芪赤风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在中药各剂量组系膜细胞中,均可观察到细胞器减少、聚集及染色质固缩等凋亡相关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中药干预组的系膜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组,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也显示,中药干预组中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而促凋亡的Bcl-2相关X(Bcl-2 associated X,Bax)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加味黄芪赤风汤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控制系膜细胞的炎性增殖,从而缓解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和发展.

    网络药理学加味黄芪赤风汤慢性肾小球肾炎细胞凋亡系膜细胞药物靶点活性成分实验验证

    从Delta到Omicron——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思路初探

    汤薪玉黄伟强包剑锋
    1211-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及Omicron变异株的对比,探讨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6月11日至2022年2月5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确诊的35例Delta变异株和152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预后之间的差异,同时对40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入院时舌象情况分布,35例Delta变异株以及152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典型舌象情况进行观察,并附医案两则.[结果]在一般资料方面,Delta变异株组感染者青中年占比更高(P<0.05),但Omicron变异株组感染者有低龄化趋势;Omicron变异株组感染者女性占比更大(P<0.05);Delta变异株组普通型占比较高,Omicron变异株组以轻型为主(P<0.05);初始起病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不发热占比更高(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咳嗽、咳痰、乏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便溏、味嗅觉减退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咽痛咽痒、头晕头痛症状Omicron变异株组感染者更突出(P<0.05).在实验室指标方面,Delta变异株组感染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在预后方面,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转阴时间更短,复阳人数更少.在舌象分布方面,Delta变异株感染者以淡红舌或红舌,薄黄或黄腻苔为主;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多见齿痕舌或淡红舌,薄白或薄腻苔.中西医结合治疗后,Delta变异株感染者舌苔多由黄腻苔逐渐转为薄少苔,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多由白腻苔逐渐转为薄白苔.所附医案两则,一则对于Omicron变异株无症状感染者投以新冠扶正透邪方,另一则对于Omicron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投以新冠宣肺解毒汤,均收效甚佳.[结论]Omicron变异株肺炎感染者有低龄化趋势,隐匿性更强,以轻型为主,初期发热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多见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咽痛咽痒、头晕头痛表现更为突出,炎症反应较轻,鼻、咽、痰、大便平均转阴天数更短,复阳人数更少,多见淡红舌、齿痕舌,白腻苔,多由风邪裹挟"疫疠之气"致病,病位以卫表为主,其次在肺,具有传播快、致病性低、病因兼杂、协同致病的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Omicron变异株中医病机治则治法

    浙派中医儿科"和法"运用特色与当代名医临床经验

    王素丽赖正清陈华王庆...
    1219-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浙派中医儿科在传承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和法"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运用特色及经验.[方法]运用史料考证、古籍研读、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和法"的历史沿革、学术特点及临证治案三个方面,分析浙派中医儿科对"和法"的传承、创新及临床运用特色.[结果]浙派中医儿科在张仲景、张景岳等历代医家影响下,结合浙江地域气候、社会特点,以及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传变迅速等生理病理特点,进一步发展了"和法"在儿科的应用范围,具体形成了强调分期论治,善用和解表里;重视寒热错杂,擅长调和脏腑;辨别体质强弱,注重调整阴阳三个方面的学术特色.[结论]浙派中医儿科巧用"和法"治疗小儿多种疾病,学术特色鲜明,完善了中医儿科的治法,对中医儿科临床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是浙派中医儿科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派中医儿科和法中医传承临床运用特色医家思想临证治案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甬派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及机制分析

    张元斌朱素燕徐萍陈云杰...
    1225-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甬派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同时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潜在活性成分及机制.[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16至2020年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处方数据库,分析用药规律并筛选核心药物.采用中医药数据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以及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 Platform,GeneCard)等数据库构建"疾病-核心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R语言对相关靶点进行核心靶点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430首,其中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类为主.使用频次最高(>100次)的中药有甘草、茯苓、陈皮、石斛、白术、黄芪、地黄、党参和枸杞子.关联规则表明,使用频率较高的两药组合有:陈皮-甘草、陈皮-茯苓、白术-茯苓、甘草-茯苓;三药组合为陈皮-白术-茯苓.药物组合网络筛选出核心药物组成为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发挥益气健脾的功效.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核心药物中的32个活性成分与糖尿病靶点相关,在活性成分贡献度排名中,白术和茯苓的成分排名普遍靠前,白术主要成分为白术三醇和苍术酮衍生物,茯苓主要成分为甾醇类,陈皮为柚皮素和甾醇类,甘草以黄酮类成分为主.KEGG结果表明核心 药物主要影响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抵抗、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系统,其中 AGE-RAGE 系统包含的核心靶点最多,且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结论]甬派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同时配合养阴清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治疗的特点,其机制可能主要与AGE-RAGE轴密切相关,上述研究为甬派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药甬派中医糖尿病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网络药理学活性成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张杰运用经方治疗积聚病经验

    唐胜强邢赛伟张杰
    1237-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张杰运用经方治疗积聚病的经验,探讨其辨治思路.[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整理分析张老治疗的积聚病验案4则,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经方运用等方面对验案进行分析.[结果]张老认为,结节、肌瘤、囊肿等体内有形之物多为阴寒凝聚所致,阴气凝滞,非阳不运,故而重视阳气的生理作用,并提出"脾阳为本,肾阳为根"的理论.临证以合方治难病,重剂治大病,处方用药注重温阳化气,俾阳气的通达、外展、温煦功能恢复,则湿、寒、痰、瘀易散.[结论]张老治疗积聚病,以"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为根本,结合自身经验,重视阳气,合方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学习.

    经方积聚医案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张杰

    汪受传教授辨治儿童焦虑障碍经验

    陈慧汪受传
    1241-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汪受传教授辨治儿童焦虑障碍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收集整理并记录分析汪师治疗儿童焦虑障碍的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阐述汪师对该病病位、病机的认识,分析其诊治思路,并附验案以佐证.[结果]汪师认为,焦虑障碍病位主要在心,不离乎五脏,主要由脏腑功能失调,心神失养或受扰所致,辨证时应首辨脏腑,次辨虚实,后辨兼夹,擅用调和脏腑、宁心安神法,随证以施治.所附验案初诊以实证为主,辨为痰火内扰,心肝失主,治以豁痰清心、安神定志;后转为肺脾气虚,心神失养,以虚证为主,治以益气化痰、养心安神,最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汪师辨治儿童焦虑障碍,详辨病位,紧扣病机,重视痰火,以"调和脏腑,宁心安神"为基本治则,治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

    焦虑障碍儿科脏腑辨证痰火宁心安神名老中医经验汪受传

    国医大师卢芳运用抑免汤联合化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霍佳敏朴勇洙钟霞媛陈翠萍...
    1244-1246,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卢芳运用抑免汤联合化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经验.[方法]阐述卢老对HSP病因病机的认识,剖析经验方抑免汤联合化斑汤的组成及功用,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卢老认为,HSP病因为小儿纯阳之体,复感外邪,从阳化火,迫血妄行;或郁久化热,日久邪从营入血,发为紫斑.抑免汤可以治疗湿热瘀等复杂致病因素所致的HSP,紫癜发生发展的任何阶段,均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治疗.所举验案中患者辨为湿热血瘀证,卢老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消斑,选用 自拟方抑免汤联合化斑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卢老认为,抑免汤联合化斑汤可以治疗湿热瘀等复杂致病因素所致的HSP,无论是斑疹初起还是日久化瘀,均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治疗,其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学习.

    过敏性紫癜抑免汤化斑汤国医大师名医经验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