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段广森

双月刊

1671-9476

xuebaowk@163.com(文科)

0394-8178181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主要发表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体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欢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热情欢迎校内外作者向本刊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落叶溪》:定格每片落叶的姿彩

    杨文臣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叶溪》是田中禾书写故乡记忆的笔记体小说集,这部集子的创作融注了生命美学的理念,从如草芥般平凡的生命存在中提炼出富于美感的生命形式,把生命曾经有的异彩纷呈的形式和姿态定格下来,给我们提供了一面反观自照的镜子.在席勒的意义上,它是"感伤的诗";在海德格尔的意义上,它是"存在之诗".

    田中禾《落叶溪》生命美学故乡记忆

    游走在杭城与项城的灵魂:论飞廉的诗歌创作

    马小敏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廉20世纪末由河南项城到杭州求学、定居,开启诗歌创作之旅.在诗集《不可有悲哀》《捕风与雕龙》中,空间与时间的交织带来了对过往、当下及未来的思考与审视,浓厚的南宋遗民文化心态融在其中.诗歌中飞廉化身为历史人物抒写自身的人文情怀,多用凝练着传统文化的意象以及互文式写作,阐发的哲理性思考彰显着自身诗歌创作艺术的成熟.

    飞廉诗歌空间意象化身为物互文性

    我国公共卫生地方立法的上位法源、内在价值和未来方向——基于我国的现实基础及域外立法的分析

    姚明
    68-7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公共卫生作为一项民生事业,地方立法应当予以有力支持、规范和引导,不能缺位.我国公共卫生地方立法的上位法源具有多元层级和多样内容的属性特征,为公共卫生地方立法建构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我国公共卫生地方立法具有保障和促进公共卫生国家立法在实践中落实、规范和提升地方公共卫生建设发展的质量与效益,筑牢地方公共卫生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的法治基础等作用和价值,必须大力强化和发展之.未来,我国公共卫生地方立法应当重点聚焦于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和老年人医疗健康事业等三个方面.

    健康中国公共卫生地方立法法治化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法律调控

    杜亚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性的核心资产,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遗憾的是,知识产权证券化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比较鲜见,其中最突出的原因就是支持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缺位,我国现行的法律与知识产权证券化设立、功能、运行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因此,健全和完善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相关立法,已成为必然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

    《民法典》视域下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司法适用与体系协调

    程春丽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第1088条扩大了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具有正当性、合理性的理由以及价值基础.在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下,离婚时通过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能得到适当补偿的,家务劳动付出较多一方可主张家务劳动补偿.家务劳动补偿中的"负担较多义务"包括两种特定牺牲情形:一是抚养子女、照料老人;二是协助另一方工作.特定牺牲必须建立在家庭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在确定家务劳动补偿数额时可以综合考量家庭劳务的时间、投入家庭劳务的精力、劳务的效益、负担较多家庭义务一方的信赖利益等因素.体现不同价值目标的离婚救济三大制度中,离婚损害赔偿与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并不矛盾,也不冲突,应独立进行判断.如果损害赔偿或家务劳动补偿已经消除了原本"生活困难"的客观状况,则不能叠加适用离婚经济帮助制度.

    家务劳动家务劳动补偿特定牺牲家庭利益最大化原则

    家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证成:价值、理论与实践

    刘夏张贺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检察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拓展至家事领域可以从价值、理论及实践层面予以证成.建构家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既体现检察机关所具有的查明案件事实、补足两造对立的对审结构等司法功能,也彰显了保护家事公益的社会价值;部分家事案件具备公益性特征、宪法层面社会治理性监督权的贯彻以及法定诉讼担当理论为该制度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的预留拓展空间、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地方有关机关和部门的立法与发文支持及地方有关检察机关的实践经验与探索,证明了该制度的建构具备实践可能性.

    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家事公益

    电信网络诈骗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逻辑与程序构建

    卢少锋李俊丹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络治理的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47条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在电信网络诈骗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主体资格,旨在促进刑民责任承担的有机衔接,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的一体化、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作为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起的新型诉讼制度,其理论逻辑和具体规则尚不完备,立法支持和实践经验均严重不足,应明晰电信网络诈骗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具有正当性与必要性.同时,厘清案件可诉范围和人民检察院职能定位,以一体化思维疏通管辖难题,以智慧司法赋能协同治理,为司法提供有效的程序框架.

    电信网络诈骗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可诉范围调查核实权

    高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实践研究

    金素梅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应当突出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政治监督存在监督者业务水平需要提高、监督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常态化的政治监督机制有待加强等问题.通过持续深化思想引领、聚焦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制度体系、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等,可以实现高校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高校治理高校政治监督政治监督制度体系

    微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进路

    夏梦萱吴春阳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时代背景下的微载体对文化信息传播的重构作用日益凸显,为红色文化的价值挖掘与实现提供了新机遇.红色文化具有时空上的广延性、内容上的科学性以及内涵上的丰富性等典型特征.用好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是开展党史学习的重要依托、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微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传播方式创新性不足、传播渠道融通性不足、传播主体协同性不足的困境,应从探索微策略、打造微平台和健全微机制等方面着手构建微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微时代红色文化文化价值

    从"活"到"火":AI赋能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辨析

    白海燕陈凌岩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档案存在着资源丰富的存量与开发利用不充分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红色档案资源不能有效供给的矛盾、人民群众精神富裕需求与红色档案价值滋养不够丰富的矛盾.运用AI分类检索技术、AI神经信息检索功能、AI超分辨率重现技术,AI技术赋能红色档案资源,有助于整合红色档案资源、深入挖掘丰富内涵、提炼红色档案的精神滋养价值,提高传播效能,保存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创新AI赋能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路径,探索"AI+档案馆"模式,必须坚持人本理念和价值理性,实现红色档案资源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红色档案AI赋能数字虚拟人智慧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