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段广森

双月刊

1671-9476

xuebaowk@163.com(文科)

0394-8178181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主要发表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体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欢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热情欢迎校内外作者向本刊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的河南创新与实践

    张茜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对传承黄河文化、促进沿黄各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作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要省份,是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的先锋.以河南的创新与实践为例,对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战略规划,创新产品体系,构建网络发展,整合创新驱动等,以期为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河南

    知识图谱视野下数字劳动研究特征与趋势分析

    臧艳雨丁妍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劳动作为一种全新的劳动形式引起了广泛的学术和实践关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对CNKI和 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13-2023年数字劳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劳动研究态势整体呈上升趋势,美国、中国、加拿大是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其中研究主体以传统综合性大学和文科类大学为主,理工类大学在该领域所处地位略显薄弱;"数字劳动理论渊源""新型劳动异化"以及"劳动控制新形式"等主题是中外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结合时代背景,未来国内研究可聚焦"算法控制与劳动秩序""劳动生产与价值分配"以及"数字劳动的法律和伦理问题"等方面.

    数字劳动平台劳动研究进展知识图谱

    城镇化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省1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

    刘宗飞齐浩然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安徽省2011-2019年的16个地市面板数据,构建了城镇化对区域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对区域碳排放影响效果.结果显示:(1)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率、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城镇建成区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生产总值能耗每增加1%,碳排放量分别增加0.759%、0.227%、0.363%、0.035%、0.238%、0.508%和1.47%.(2)生产总值能耗以及城镇化率是安徽省区域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其中生产总值能耗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科技发展进度、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倡导低碳环保观念的四个政策建议.

    城镇化碳排放安徽省多元回归

    皖北地区旅游形象污名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李晶晶文斌张芝任建华...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旅游形象的污名化阻碍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重塑地区的旅游形象直接决定了地区能否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以安徽省皖北地区为研究案例区,在对"污名化"相关文献资料研读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相关概念、范畴并建立类属关系,探究了皖北地区旅游形象污名化成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皖北地区旅游形象污名化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皖北地区城市刻板形象已形成,且宣传力度较小,公众了解不足.在皖北地区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景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居民缺乏对旅游产业的重视,旅游链条效应尚未形成等典型短板.加之皖北地区在旅游营销过程中事件营销能力有待加强,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忽略了媒体的影响力等问题致使出现了皖北地区旅游形象污名化的现象.以上结论对旅游形象污名化的研究具有较高理论贡献,同时为旅游形象去污名化实践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扎根理论皖北地区旅游形象污名化形成机制

    共享理念视角下工业遗产社区活化设计策略研究——以郑州市国棉三厂社区为例

    崔晓棠范雨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共享理念视角出发,以郑州市国棉三厂为例,探讨工业遗产社区的活化设计.分析郑州市国棉三厂社区的历史沿革、空间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活化设计策略和活化设计的实施措施,以期实现工业遗产社区的活化与可持续发展,促进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共享理念工业遗产社区活化设计郑州市国棉三厂社区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大学生心理健康审美疗愈策略探析

    崔晓艾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具理性时代,人类面临巨大的精神困境,高校大学生也被裹挟其中,面临诸多心理困扰.审美体验疗愈可以让学生时刻活在当下;审美情感疗愈能够使学生懂得如何面对世界,实现精神的自我救援;审美重构疗愈则能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宣泄路径,在"繁忙"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探索审美疗愈之路,使高校大学生能够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

    大学生心理健康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审美重构

    "一带一路"背景下合浦文化个案研究与影像建构

    万纹天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桨声光影里的合浦》作个案研究,围绕影片的策划、拍摄与编辑三个阶段分析田野文本,挖掘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文化内涵,对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文化作影像表达.从挖掘民间故事、记录真实生活,拓宽拍摄思路、创新影像风格,传递正确声音、激发民族意志三个方面对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记录影像的建构进行论述,目的是利用纪实影像传递合浦声音、讲好合浦故事,促进合浦文化"走出去".

    "一带一路"合浦文化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影像建构

    东汉人形柱三层绿釉陶榭的文化内涵探析

    张亚林赵腊梅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汉人形柱三层绿釉陶榭出土于河南淮阳九女冢,该陶榭的凤鸟脊饰是远古图腾文化的遗存,"双性同体"人形柱造型是陈楚文化特有的标志.从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伏羲文化、老子文化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揭示东汉人形柱绿釉陶榭所蕴含的远古文化内涵.

    东汉人形柱陶榭双性同体文化内涵

    综合评估视角下档案文献遗产动态保护机制研究

    段园园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文献遗产是记录历史、文化和社会活动的文件、照片、录音等文献资料,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以集成价值评估、破损评估、风险评估的综合评估理论为支撑,在对其融入档案文献遗产动态保护机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主体层、客体层、资源层、数据层构建档案文献遗产动态保护机制框架,并从解析评估要素、优化评估流程、开发评估系统、强化评估保障四个方面探讨该机制的实现路径.

    价值评估破损评估风险评估档案文献遗产

    何岩老师及其书法作品简介

    封2,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