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周庭有

月刊

2096-1405

010-68002939 68008263

100037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6号3号楼608-612室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Journal Intelligent Building & Smart City
查看更多>>国家级刊物。交流智能建筑设计的经验,宣传系统集成商的理想。主要读者对象为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高校师生、智能领域中的系统集成商、产品供应商、房地产开发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资讯

    4页

    完善城市信息模型,构建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编辑部张杰李晓春
    5页

    数字城市空间框架三维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王树魁王睿祺来兰梅崔蓓...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信息模型已成为智慧城市数智化治理的重要数字基础设施,城市三维模型是城市信息模型的空间框架。文章针对城市三维精细模型生产成本高、难维护的问题,以南京为例,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根据智慧城市治理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尝试将城市三维数字框架模型分为基础模型、精工模型、功能模型、管控模型和方案模型等5类,系统地构建了城市空间框架三维数字底板,分别阐述各类模型的数据治理、模型构建和成果应用,为城市信息模型建设探索路径,助推城市治理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智慧城市城市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治理参数化建模

    基于CityEngine CGA规则建模在城市不同尺度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应用

    赵越李昊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在城市规划、智慧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过程中的问题。文章通过ArcGIS对地理信息数据等多源数据的分析、处理和CityEngine CGA规则建模,旨在利用快速、批量创建城市不同尺度场景的三维模型来丰富辅助决策的技术手段,助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治理。

    CityEngineArcGIS三维模型可视化场景

    沧州"大运河文化景观带"语言景观调查

    张雅洁马英新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景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选取沧州"大运河文化景观带"上三处代表性区域内设置的174个语言景观样本,从景观类型及空间分布、语码种类及语码取向、景观设置功能三个维度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域的语言景观具有明显的语境化特征,语言景观的类型、功能因区域功能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根据调查显示的问题,从创新形式内容、突出文化特色、优化空间布局等方面对该区域语言景观的设置提出优化建议,助力沧州城市形象建设。

    城市景观设计语言景观大运河现状调查优化建议

    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西宁市城东区为例

    赵睿涵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构成的最基本单元,是各种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作用的基本载体,也是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具体呈现和主要空间[1]。我国城市社区已经初步构建了共建、治理、共享的格局,但社区在智慧化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从地方治理的实践来看[2],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着社区管理新体制不健全;信息孤岛;人员的综合素质差、管理观念存在偏差;政府过多干预、社会参与少等问题。对此,本文从党建、政府、科技三个层面着力,围绕当前青海省西宁市社区治理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城东区社区治理的对策,进一步提高西宁市社区治理工作效果。

    大数据智慧社区城市社区治理

    基于BIM技术的河南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鞠杰魏钢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使用率,结合《河南省绿色建筑条例》的要求,对河南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河南省绿色建筑发展对策,通过利用BIM技术促进绿色建筑建设方式的改变,减少资源利用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升工程品质和质量,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BIM技术绿色建筑问题对策

    基于共建共享理念的未来智慧社区构想——以高密度城市未来社区为例

    彭劲铮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当下高密度城市区域社区的种种问题,文章试图探讨在未来建筑信息化和可能的先进建造技术下,以共享共建为理念的未来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与模式。

    智慧社区共建共享未来社区模块化高密度

    综合医院绿色标准和健康标准对比研究

    栾紫颖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绿色医院评价标准和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对比研究,分析关于综合医院绿色标准和健康标准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矛盾点,总结我国在两者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思考我国未来医院建筑在绿色、健康标准双重标准之下的发展方向。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LEEDHCWELL对比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维邻近视角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罗乐张笑玲陈妍陈嘉鑫...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知识创新联系,采用论文合著数据构建创新联系网络,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大湾区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化过程。并基于多维邻近视角,探究大湾区创新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大湾区创新网络密度显著增加,向心性和聚集性逐年下降;②创新网络由早期以广州为核心,辐射全湾区的"单中心"结构,演变为现在以广州、香港、深圳为中心的"多中心"格局;③QAP分析表明,技术邻近是影响创新网络的主导因素,制度邻近是重要动力,社会邻近的制约影响逐渐增强。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多维邻近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