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周庭有

月刊

2096-1405

010-68002939 68008263

100037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6号3号楼608-612室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Journal Intelligent Building & Smart City
查看更多>>国家级刊物。交流智能建筑设计的经验,宣传系统集成商的理想。主要读者对象为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高校师生、智能领域中的系统集成商、产品供应商、房地产开发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烟台地区单体零碳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应用与储能技术

    张帆孔嫄魏代晓徐铭忆...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零碳建筑将建筑能源需求转向可再生能源,但是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的适用范围有较大差异,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输出具有不连续性,需要配置一定的储能设备对供需负荷进行平衡和匹配。单体零碳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具有其特殊性,文章通过对现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和储能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以便能够与本地区单体零碳建筑的需求更加匹配。分析结果将对进一步探究零碳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应用以及其对本地区碳达峰行动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烟台地区零碳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储能技术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智能化监控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王艳超宋坤桃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日益临近,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能耗监控以及能耗数据汇总任务更加紧迫。只有通过监控系统将各耗能设备的能耗数值进行汇总,才能进行能耗的分析以及节能管理。通过物联网建立的能耗监控平台可以很好地将监控设备与电子终端进行连接,达到能耗的各项参数的可视化展示以及能耗的自动分析,最终实现能耗的节能管理。

    能耗监控系统节能管理物联网可视化

    哈尔滨地下交通暖廊在供暖空调方面的减排讨论

    王昱心袁国柱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哈尔滨地下暖廊内采暖及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提出了地下暖廊在保证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文章同时建议多采用地源热泵及太阳能系统等清洁能源,以实现暖廊在供暖与空调系统上的节能降耗。根据国际及国内相关标准所提出的舒适度评价指标等,对暖廊进行指标的选取及计算。针对指标计算中各个参数提出降耗建议,并结合国内已有案例的降耗情况,测算采用新能源系统后暖廊的整体降耗水平。

    地下交通暖廊供热空调地源热泵太阳能

    绿色发展理念下水体整治提升工程设计方案研究

    周天翔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水环境质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需要强化源头控制,采用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的科学治理思路,系统性地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文章研究了绿色发展理念下水体整治提升工程设计方案,在掌握项目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总体设计思路,从点源治理、面源治理、内源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调配、管道修复等方面出发,强调了水体整治提升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同时加以分析,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更好的综合整治效果。

    绿色发展理念水体整治提升工程设计方案水污染治理

    低碳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思路与实践研究

    李秉璋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下,当前绿色建筑设计的深度有待加强,很多绿色建筑项目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绿色设计上,如增加绿化植被、使用节能灯具等,而没有真正从建筑的整体规划、材料选择、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设计,这种浅层次的绿色设计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但无法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研究了低碳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思路与实践,从绿色设计目标、原则、模式等方面出发,探索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并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展开探讨,介绍了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设计中的典型绿色技术应用,强调整体绿色设计理念,以更小的代价实现全过程、全专业的绿色设计融合。

    低碳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工程实践

    基于EPC模式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的设计和应用

    彭建军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PC)模式,是一种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的市场运作机制。文章以某市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项目方案设计为例,通过采用EPC模式,将该市1。3万余盏高压钠灯更换为LED灯,年节能率可达57。61%。为确保设计方案能正常实施,鼓励节能服务公司积极参与,平衡项目收益分配,设计过程考虑了LED灯使用寿命,分析并解决了EPC模式在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城市道路照明合同能源管理LED灯节能改造

    绿色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节水设计探究

    杨秀领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给排水节水设计是实现建筑节水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在阐述节水设计原则及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效节水器具、智能供水控制、雨水收集回用等关键技术,分析了其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机理和节水效果。文章针对现有设计中的不足,提出了加强节水设备推广、建设智能监测系统、优化设计参数、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等改进策略。文章特别强调节水设计需要从技术创新、设计优化、机制革新等各方面系统考虑,全面提升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性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给排水节水设计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改进措施

    综合智慧能源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应用

    高帅张伟伟邵东岳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智慧能源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文章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为例,分析园区周边资源禀赋,进行逐时负荷模拟分析,提出"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余热利用+制冷机组+燃气锅炉+光伏发电"多能互补技术方案,实现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节能、经济、安全"的目标。

    综合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绿色低碳余热回收地源热泵

    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方案优化

    赵海洋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方案的优化,分析了当前水利渠道防渗技术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如材料老化破损、环境影响和维护修复难度。文章根据绿色节能理念提出了优化设计原则:可持续性与环境友好性、能源效率与节能、经济可行性与成本效益。文中详细讨论了多种创新性防渗技术,包括高分子复合材料防渗膜、自愈合混凝土、地下防渗墙、生物防渗技术、智能传感器监控和纳米技术增强材料,旨在为水利渠道防渗方案的优化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建议。

    绿色节能水利渠道工程防渗

    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

    林智祥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文章针对建筑行业耗能严重的现状,对建筑节能、建筑设计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建筑行业能耗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当前建筑行业中新能源运用情况的实际调查,提出了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原则及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及新能源利用方法,并对未来二者的深入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展望。

    建筑节能建筑设计低碳生态经济新能源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