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雷振扬

双月刊

1672-433X

xuebao@mail.scuec.edu.cn

027-67842094

430074

武汉市民院路5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侧重民族学,也发表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等方面的论文。民族学方面以研究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民族领域文化宣传工作的推进创新

    陈海龙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期民族领域文化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全国民委系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推进民族领域文化宣传工作,作出开创性尝试,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向未来,民族领域文化宣传工作内涵式发展仍需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内容形式,建立立体文化宣传网络,健全民族话语体系,推动民族领域文化宣传与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相衔接.

    民族文化宣传道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时代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的制度设计与机制保障

    肖述剑何凡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需全方位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构建基层党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体系要基于基层实际,围绕有利于处理好党组织内部、党政之间、党支部和党员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等诸多关系重点,实现制度的"主导供给"向"需求供给"转换.为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还需建立健全激发制度执行的动力机制,推动制度有效衔接的运行机制,强化制度转化的考核机制,保障基层党组织将践行初心使命的理想信念与法律法规制度约束形成良性互动和相互塑造,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根基.

    基层党组织初心使命战斗堡垒制度建设

    从空想到科学: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

    王连杰丁晓强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回答了科学社会主义何以必要以及何以实现的基本问题.以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审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整个出场行动,可以发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也历经了一个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过程.中国式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因其空想性和所谓的"中国特色"而退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因其科学性和真正的中国特色而在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了领导核心和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了真正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使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聚—融—生"历程的生动画卷——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田卫平
    28-29页

    应时代之需 为民族立传——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杨晨桢
    29-32页

    一部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论基础的金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叙事特色

    朱露川
    32-35页

    协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柏贵喜杨文超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项重大战略性任务.两者共源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历史演进相互成就,当代实践目标一致,内容关联,主体同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根基,是中华各民族共在共建共享的文明,功能价值上二者相辅成.因此,应以系统思维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协同建设,以践行"两个结合"引领方向,以创新机制激发动能,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筑牢支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在逻辑协同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契合互动

    杨丽王中凝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发展源流、根本遵循、生成方式和目标导向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此基础上,二者构成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发展基础、提升推进力度和提增工作效果,彰显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助推功效和独特优势;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集合了以物质性聚能和精神性聚能的结合为形态、以内在稳定性与外在辐射性的统一为特征、以共同目标引领与理想信念指引的兼顾为路径的支撑.二者契合互动、同向同行,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着力方向

    马德全张策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凝聚磅礴伟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立足二者的契合点,从如下四个维度着力,即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的根本制度维度、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物质维度、必须坚持以文化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维度、必须坚持以互嵌式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维度,方能不断取得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成就、新突破.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经验

    于春洋凡若天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的历程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创新高度契合、相互耦合,这是理解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创新基本经验的重要视角.建党以来,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不断走向成熟,进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客观历史进程决定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创新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则是党在顺应客观历史进程基础上,通过理论探索、政策助推、话语引领和策略部署等多个维度持续进行积极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的多个维度中,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创新居于核心地位,发挥关键作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基本原则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建党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问题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做到执两用中、守中致和、与时俱进,是党推进民族理论与政策创新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政策理论创新政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