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辩证法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通讯

李醒民

双月刊

1000-0763

wangdm@gucas.ac.cn;libin08@gucas.ac.cn

010-88256007

100049

北京4588信箱(北京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自然辩证法通讯/Journal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1月10日。该刊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这本特立独行的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赢得各国学人的赞誉和重视,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认知的两个问题与来自视觉艺术的反思

    劳拉·佩雷斯·列昂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感知领域所讨论的问题中,人以何种方式被他人感知是其中的一类.称这类问题为社会感知问题.我将讨论其中的两个:"是什么构成了将某人感知一个人而不是别的东西的基础?",以及"是什么构成了以不同方式感知一个人的基础?"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确定了一组将某人感知为一个人的例子和视角,这些例子和视角源自对视觉艺术如何表现人的反思.我指出:(1)将某人感知为一个人主要取决于被感知的人如何设想自己和表现自己;(2)进行感知的人所进行的知觉努力.我的研究还表明,以不同方式感知人是将某人感知为一个人的必要条件.因此,将某人感知为一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是直接的、不费力的普通事情.

    感知人设想我们自己对人的视觉表征知觉努力

    社会认知的知识优先进路

    王华平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认知中,错误信念测试被认为是判别读心的"石蕊试纸".而这预设了信念归与是基本的,是理解其他心理状态的基础.此种信念优先进路与新发现的经验证据越来越不匹配.有关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幼儿的社会认知研究表明,知识归与比信念归与更为基本.利用他人中心无知与自我中心无知现象,本文论证了,先于信念归与的知识归与的确是一种形式的读心,因而信念优先应该被修正为知识优先.不过,不能反过来认为信念归与依赖于知识归与.实际上,知识归与很可能是由单独的简单机制实现的,以帮助认知者向他人学习、预测他人的行动,以及归与他人信念.总之,知识归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读心的新方式,这种方式强调从心理状态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去理解他心.

    信念归与错误信念测试知识归与知识优先进路

    如何理解直接社会感知中的"直接"要义

    陈巍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灵哲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中读心的主流理论模型与经验科学证据都普遍接受了他心的不可观察原则.近期,受现象学洞见与神经科学发现的双重启示,直接社会感知理论的兴起挑战了上述原则.该理论主张至少某些心理状态和过程或其某些部分有时是可见的,能够被他人直接感知.需要澄清的是,"直接"并不意味着在人格层面上的"无意识",也不意味着亚人格层面上的"镜像化",更不意味着重返"行为主义"怀抱.一种理想的"直接"内涵是接受他心的构成观,将心灵视为具有复杂结构的混合实体.对于这样一个由内在心理状态和外在身体行为构成的"表达性的统一体"而言,看见构成其的行为就是看见了他心的一部分.

    他心问题不可观察性原则直接社会感知镜像神经元构成观

    读心的双系统理论

    于小涵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证据表明,小于3岁的小孩能通过隐性错误信念测试,从而表现出对错误信念的某种理解.这产生了所谓的发展悖论:为什么3岁小孩通不过显性错误信念测试,而小得多的小孩却可以通过隐性错误信念测试?双系统理论认为,存在两个功能上不同的读心系统,即早发的系统1和迟发的系统2,它们分别解释了5岁以上的小孩为何能通过显性错误信念测试,以及小至15个月大的婴幼儿为何能通过隐性错误信念测试.双系统理论受到了已有证据的很好支持,是一个恰当的读心理论.

    读心双系统理论错误信念测试最小读心

    计算机模拟的认识不透明性

    梁丽苏湛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机模拟具有与实验同等的地位,其可靠性问题本质上是由认识不透明性带来的.认识不透明性不是一个二元属性,而是具有程度之分的,大体可以分为认识不透明性(EO)和本质认识不透明性(EEO).基于理论的计算机模拟具有的是本质认识不透明性,它受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的认知本质的限制;而基于主体的计算机模拟的不透明性程度除了受认知本质限制,还与主体的知识状态有关.本质认识不透明性不可消除,但主体可根据需要通过减少计算复杂性来降低其程度.计算复杂性不仅与计算模型有关,还与数学解析技术有关.

    计算机模拟认识不透明性计算复杂性

    海森堡量子力学的革命性探析

    乔宇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子力学一般被看作是20世纪主要的物理学革命之一.然而,"量子力学"一词既可指称这场革命所产生的科学理论,也可以指发现这一理论的科学活动过程,又可以指这一理论所带来的宇宙观;而"科学革命"是什么以及是否存在也有理论争议.因此,关于量子力学的产生是否是科学革命,就有看似相悖的回答.面对这种情况,分析量子力学的革命性所在,是回答这一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对海森堡量子力学在物理学、方法论、数学和宇宙论四个层面进行历史分析可以发现,量子力学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物理上和宇宙论上,其使用的数学和方法则与之前的科学理论有密切联系.而劳丹提出的科学发展的网状模型有助于理解这一结论.

    海森堡量子力学科学革命劳丹

    论资本意志对信息技术意向性的渗透

    付晶李海峰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造成人的单向度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大了资本的影响力,使人们在数据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个体存在被收缩,增强了资本对个体控制的能力;资本通过构建特定场域局限消费者的可视空间,消除人的主体价值,使人成为一种具有商品化特征的存在.由此促生了一种新形态的数字鸿沟,使人们在资本通过技术的影响下延续其阶层所在的惯习.破除资本对个体的控制应该从三维层面着手:在微观层面,引导主体批判性对信息茧房的突破;在中观层面,警惕后工业时代新形态的文化再生产;在宏观层面,正视对资本力量制约的必要性并构建相应的制约管理体系.

    资本意志技术意向性信息技术文化再生产

    明清以来关中卤泊滩土盐生产与陕南地甲病防治

    程森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地甲病高发区域之一,明清以来随着山地开发,病势更趋严重.至少从明代开始,陕西民众已认识到关中卤泊滩所产锅巴盐对于防治地甲病疗效显著,其原因是锅巴盐中含有丰富的碘和其他微量元素.不过,历代政府一再维护官盐系统而打击其视为"私盐"的卤泊滩土盐,官盐制度也固化了陕南民众的用盐惯习,加之陕南地区风气未开、近代以来各级政府卫生知识宣传的不力,锅巴盐在陕南地甲病区的行销长期面临着阻碍而不能充分发挥功用,陕南地区地甲病势长期未得有效控制.

    明清以来关中卤泊滩土盐地甲病盐业制度

    以意逆志与选择性失明——《天工开物》中人文内容的阐释和英译研究

    王烟朦许明武梁林歆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工开物》延续了宋应星政论文《野议》阐发的社会改良思想:政治上主张革新科举八股,节省皇家开支和减少赋税;经济上提倡恢复农业生产和发展商业增加税收.分别由我国台湾和大陆推出的《天工开物》李乔苹英译本和王义静、王海燕和刘迎春英译本的序跋、目录等副文本对这些人文主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释,但翻译删减了相关内容或淡化了文字背后蕴含的思想情感.译者着重于凸显宋应星的自然科学家身份和打造《天工开物》与西方科技经典相媲美的地位.

    科技典籍《天工开物》人文内容副文本英译策略

    外文文献中"传染病史"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基于Pubmed数据库"传染病"历史主题文献的VOSviewer共现分析

    管同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Pubmed数据库中"传染病史"主题的外文文献进行主题词检索,将检出文献通过VOSviewer可视化软件进行主题词共现分析,以分析"传染病史"外文文献的研究热点.并将2000-2019年的研究热点与2000年前以及1980年前的研究热点作对比,揭示宏观传染病史学文献研究的发展.研究发现,"传染病"主题的外文史学研究在近20年研究内容、视角较之前广泛,并出现了新热点:对中国18世纪之前传染病发展史的研究开始受到青睐;军队或战争造成的传染病流行在近20年受到关注;20世纪对传染病控制上的医药科技进展也成为焦点.

    传染病历史发展研究热点主题词共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