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辩证法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

殷瑞钰

月刊

1000-8934

zrbzhfyj@sina.com

010-62142487 68598475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

自然辩证法研究/Journal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期刊。研究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方法论等理论问题,探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注重对最新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的哲学探索和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辟有科技思想史、专题研究、读书与评书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哲学、理论、管理、科技工作者和自然辩证法教师以及关注本领域的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交机器人情感真实性的伦理争议:"实体论"与"关系论"两种进路及其关系

    马文武周文杰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情感互动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此问题的研究中,逐渐呈现出"实体论"与"关系论"两种进路,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共同致力于解决社交机器人情感真实性的伦理价值问题.其中,"实体论"进路否认社交机器人情感的真实性,并通过论证推动或维持用户与社交机器人进行情感互动行为的非正当性,认为社交机器人的情感对用户是不善的,应该在伦理上受到限制.而"关系论"进路则肯定了社交机器人情感的真实性,其通过论证用户与社交机器人情感互动的结果善,认为该行为可以在伦理上被接受.两种进路虽然在伦理价值的分析对象、分析方法和证成目标上不尽相同,但二者具有共同的理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相互嵌入、互为补充的关系.此种关系的揭示,不仅可以为协调两种进路之争提供参考,而且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交机器人情感的伦理价值.

    社交机器人情感真实性实体论关系论机器人伦理

    脑机接口能动性的伦理挑战——基于道德运气的视角

    张志领王高峰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机接口介导的行为可以被视为超越身体的非具身性质的感知行动过程,该过程因其能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能力而与普通人相比似乎承担更多的责备与惩罚,而这仅仅出于其无法控制的因素,因而据此引入道德运气理论.研究发现,已有关于脑机接口和道德运气问题的研究更侧重意向性的探讨,忽视了可控性视角下技术隐含的内在出错机制,而控制与意向性作为能动性的双重视角,对于考察脑机接口加持下的"人工身体"所附有的独特道德运气问题提供了新视角.

    脑机接口道德运气人工身体责任

    创造人工人是否合乎道德?

    刘振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谁有资格按下创造人工人的按钮?这不仅关涉到人工人是否有资格获得道德主体身份,也关涉到人类赋予人工人某些目的或需求是否道德.事关道德主体,托伦斯和布赖森主张伦理身份的有机体观点,机器人本质上是人工物,不可能成为道德主体.彼德森针锋相对地反驳,人工人完全有资格成为道德主体,尤其是人工人i.人类为具有道德主体身份的人工人设计基础欲望和生存目的,沃克认为这是新型的奴隶制,彼德森则认为并不存在奴役.意欲辩明创造人工人是否合乎道德,首先要分析人工人具有道德主体身份的可能性,然后厘定人工人奴役与否的核心要件——自主性.最后,人工人有尊严存活于未来世界的图景将被清晰揭示:设计人工人i的行为应该被禁止,因为设计与尊重其自主性不能兼容;金属橡胶机器人获得道德主体身份的可能性,皆依赖于其心灵觉醒;对机器人而言,其存活于世的尊严注定摇摆于被设计与另寻之间.

    人工人道德主体奴役论证心灵觉醒设计与另寻

    《周髀算经》的"公理系统"是如何建立的?

    孙小淳杨柳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盖天说的重要模型.本文对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观测、推论和对天文现象的解释进行了分析,说明该模型的"公理化"构造是极不完备的,充满了各种特设性假设.对日影"千里差一寸"的来源提出了新的猜测,认为是基于管窥太阳的观测,并不涉及两地圭表影长的实际测量.对《周髀》盖天说模型的天文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它造成了中国古代宇宙论与天文观测、天文历法推算的严重脱节,对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消极作用.

    《周髀算经》盖天说公理化模型千里差一寸

    从定位法看中国传统乘除运算的变迁

    王思琛萨日娜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乘除定位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中积或商每一位的数量级和单位的方法,目前发现最早的记录出现于南宋杨辉的《算法通变本末》.时至明代,筹算逐渐为珠算更替,吴敬、王文素和程大位等学者进一步将定位法归纳为完整的珠算定位系统.欧洲笔算传入后,中算家结合东西方传统定位法,发展出中西合璧的笔算定位法.通过梳理乘除定位法的发展变迁史,从算理视角分析可知,不同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式导致了定位法的不同表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乘除运算及数本身的不同认知.同时,以定位法之变迁窥见乘除算法在不同运算工具体系下的演变过程,说明筹算向珠算的转变模式并非只是计算工具的简单改变,而是伴随着数学规则和范式的一种内在转变.

    定位法杨辉王文素珠算位值制

    作为数学革命的形式化证明

    杨帆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兴起,数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对数学定理的证明与验证,由此形成了形式化证明的相关领域.在形式化证明的助力下,诸多数学难题得以攻破,这无疑改变了传统数学实践的范式.然而,学界对于形式化证明所引发的认识论转向的论述尚不充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缺乏对形式化证明的本体论考察,其二是对数学革命的定义存在分歧.对形式化证明中人脑证明和机器证明进行区分,同时厘清两种不同的革命定义,可以为形式化证明作为数学革命的观点提供辩护.

    形式化证明机器定理证明数学革命

    自然辩证法原理发展(2018-2023):现状与展望

    易显飞杨景钦
    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对于自然辩证法原理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驳斥国外学者对自然辩证法的质疑,论证自然辩证法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对自然辩证法原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阐释,发掘自然辩证法新的维度,进而深化和拓展自然辩证法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中国化自然辩证法.近年来西方学者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主要体现在:阐释蕴含在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并以此应对生态危机;阐释蕴含在自然辩证法中的政治社会学思想以及哲学思想,回应社会矛盾.通过上述,大致可推断未来自然辩证法原理的发展趋势: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将继续深化和拓展;研究会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研究将会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加速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自然辩证法原理恩格斯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中国化

    新时代中国科技与社会(STS)学科发展报告

    陈佳陈凡王健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与社会(STS)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并成为 自然辩证法领域内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STS的学术繁荣与学科发展,首先梳理了我国STS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概括了我国STS学科的理论体系,分析了我国STS学科的现存问题,指出了我国STS学科的建构原则,以期为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与社会(STS)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现路径.

    新时代科技与社会(STS)中国语境

    科技文化研究的现状、前沿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科技文化研究发展专题报告

    杨怀中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深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文化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在综述近年来科技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能够对科技文化研究的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科技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探索.

    科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科技强国建设

    全力探索与推进当代新博物教育——第二届当代中国新博物教育论坛(中国·洛阳)纪要

    陈灿
    143-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