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噪声与振动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严济宽

双月刊

1006-1355

NVC@sjtu.edu.cn

021-62932221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噪声与振动控制/Journal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交流噪声与振动控制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噪声和振动控制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创新方法、重要成果、新技术等。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各单位噪声振动专业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载荷谱分析和混合深度学习车载储氢气瓶路况载荷模式识别

    李淳胡越鞠宽焦玲...
    205-210,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路况影响产生振动,引起的振动载荷可能导致车载气瓶产生表面损伤,直接影响气瓶的使用安全和效率.针对储氢气瓶路况载荷数据分布不平衡导致载荷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深度卷积生成模型(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路况振动载荷识别方法.DCGAN可以实现样本扩充,提高模型的识别性能.同时,针对DCGAN的卷积计算只能处理相邻数据特征的问题,将自注意力机制(Self Attention,SA)引入DCGAN中,自注意力机制可以计算样本的特征点之间的关系,帮助DGCAN的生成器充分学习样本的全局特征,增强模型泛化性.最后通过CNN实现载荷识别.通过实验对提出模型进行测试,并与多种模型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对路况振动载荷识别准确率达到96.3%,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振动与波路况识别数据增强生成对抗网络自注意力机制模式识别

    制动工况下含预瞄信息的主动悬架变权重LQG控制

    朱爱鑫袁春元陶振兴
    211-21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车辆在制动工况下的乘坐舒适性,建立1/2车辆主动悬架制动模型.针对传统LQG控制器中的权重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以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约束条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不同路面等级下的控制器权重系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将最优控制与轴距预瞄控制相结合,基于线性系统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设计制动工况下包含预瞄信息的主动悬架变权重LQG控制器.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固定权重的LQG控制,变权重LQG控制能够更好地适应路面等级的变化,有效改善悬架的性能.此外,含预瞄信息的变权重LQG控制和无预瞄信息的变权重LQG控制相比于被动悬架,车身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分别优化51.2%、43.9%,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均方根分别优化42.7%、18.0%.由此可知,含预瞄信息的主动悬架变权重LQG控制能够使车辆获得更好的舒适性,且整体振幅也得到明显降低.

    振动与波主动悬架LQG控制轴距预瞄控制改进粒子群算法权重系数

    铁道车辆轴箱振动非高斯特征与分布研究

    李丰润吴兴文赵明花池茂儒...
    218-223,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对铁道车辆轴箱振动非高斯特征与分布为对象开展研究.基于列车线路轴箱实测加速度信号,提取由轨道冲击引起的轴箱振动特征非高斯信号.使用多个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模型对实测信号进行拟合,并与实测特征信号的经验分布进行对比,评估各模型对轴箱特征非高斯信号的拟合精度.基于W-H非线性变换模型,建立一种非高斯信号模拟方法.利用模拟信号分析非高斯特征对各模型拟合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非高斯特征,当列车经过轨道焊接接头、道岔与波磨路段时,由于轮轨冲击,非高斯特征明显增大,车轮多边形对信号非高斯特征几乎没有影响;基于W-H模型的非线性变换法,可以在保证模拟信号功率谱与指定功率谱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不同非高斯特征的信号模拟;高斯混合模型能够对铁道车辆非高斯信号较为准确地拟合;随着模拟非高斯信号峭度与偏度的增大,各模型与经验分布的相对误差也会增大,其中高斯混合模型拟合精度相对较高.

    振动与波非高斯随机振动高斯混合模型概率密度函数轨道特征非线性变换

    基于CEEMDAN-WSVD组合串扰消除法车内噪声源识别

    李艺江陈克
    224-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车内噪声源识别中结构路径易受外部因素干扰,以及多源振动串扰影响,导致采集的工况数据存在噪声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的CEEMDAN-WSVD组合去噪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加噪特征避免模态混叠现象发生,引入样本熵对高频含噪分量进行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实现一层降噪后进行重构;并采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对重构信号获取主分向量,同时使用主分量衰减方法剔除较小主分量,实现二层降噪.运用模拟仿真信号验证上述方法对复杂含噪信号有降噪效果.通过对采集的工况数据降噪处理,计算路径传递率并得到贡献量.将各降噪方法应用于工况传递路径模型中对比分析,发现经过本文方法降噪后模型的合成响应与实测响应准确性较高,降噪效果较优.

    声学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变换奇异值分解工况传递路径噪声源识别

    船舶主机排烟管路系统减振设计研究

    蔡晓涛程凭杰刘媛刘赟...
    23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主机排烟管路在运行时,因受到主机结构振动和排出废气脉动压力的影响,会发生相应振动问题.为降低排烟管路振动和噪声传递到船体结构和附近舱室,需对其进行减振设计.对船舶主机排烟管路系统减振设计的原理、布置过程、注意事项等进行探究,对减振元件的选型进行有限元仿真校核,并在实船上进行隔振效果的测试验证.实船结果表明:在10~10 000 Hz频段范围内,排烟管路减振装置有较好的隔振效果,隔振效果达到15 dB以上.该研究可为船舶排烟管路减振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振动与波排烟管路振动传递率减振设计

    基于声音振动信号的电动车状态识别研究

    王奔杨国伟陶新明王国帅...
    236-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电动车事故总是引起民众大量关注与讨论,故设计一种基于声音振动信号来判断电动车主要状态的识别方案,可以为车辆状况、驾驶习惯、事故鉴定等提供数据支持.在信号采集方面,设计并开发实时采集声音信号和振动信号的装置.在状态识别方面,研究一种小波包能量熵与改进灰狼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方法,寻找支持向量机最佳的惩罚系数和核函数,从而确定支持向量机状态识别模型.最后进行电动车不同状态下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经验模态分解、变分模态分解、网格搜索算法、灰狼搜索算法,基于小波包能量熵与改进灰狼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电动车运行状态识别具有准确率高、稳定性强的优势.

    振动与波电动车状态识别支持向量机

    多耐压壳体结构振动传递控制技术研究

    黄颜刘文章胡志宽
    242-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单耐压壳体,由于多耐压壳体通过舷间连接结构相互耦合,受激励耐压壳体向临近的舷间结构/舷间声介质、临近耐压壳体、轻外壳等主构件传递振动,总体上呈现多路径相互叠加的树形结构,传递路径复杂.采用数值方法,通过建立多耐压壳体有限元模型,基于多耐压壳体耦合特征,分析振动传递路径上基座、激励位置、舷间结构等相关参数对多耐压壳体声学特性影响,从传递路径上开展针对性的结构声学噪声控制技术研究.分析结果可为多体结构的工程设计和振动噪声控制提供有效参考.

    振动与波多耐压壳体振动传递数值计算噪声控制

    城市公园鸟鸣声持续时间对交通噪声烦恼度的影响研究

    洪昕晨刘江王光玉王嘉炳...
    248-251,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鸟鸣声作为城市绿色空间中生物声景的主导成分之一,对减缓城市居民压力起到关键的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城市公园中鸟鸣声持续时间对交通声造成心理压力的恢复作用以及鸟鸣声驱动因素与交通噪声烦恼度的内在联系.以加拿大温哥华市的3个城市公园为例,对41个观测点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让受试者先后倾听交通噪声和鸟鸣声,比较受试者交通噪声烦恼度的数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4 kHz的倍频带频率与鸟鸣声持续时间以及交通噪声烦恼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持续时间超过20秒的鸟鸣声均可降低交通噪声烦恼度,但超过120秒后效果将减弱;鸟鸣声持续时间达到60秒和80秒时效果最优,交通噪声烦恼度减缓率可达26.67%和22.22%.在实际应用中可增加浆果类植物吸引鸣禽,并增设可调控时长的鸟鸣声播放设备,以期有效降低城市公园交通噪声烦恼度.

    声学城市公园烦恼度鸟鸣声

    重庆地铁各型声屏障综合降噪效果研究

    张书豪刘剑梅吴姣姣钟姗...
    252-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重庆地铁各型声屏障的实际设置区段,对距外轨中心线7.5 m处的近轨声场和敏感建筑处进行同步噪声测试,分析数据并建立符合实际的重庆地铁声屏障降噪效果预测模型,并通过实测和模拟的方法研究重庆地铁各型声屏障的综合降噪效果.结果表明:对敏感建筑整体降噪效果最好的为顶部设置消声百叶的全封闭声屏障,敏感建筑处的噪声为56.4~61.1 dB(A),整体降噪效果最差的为2.5 m直立式声屏障,敏感建筑处的噪声为67.8~73.2 dB(A);使用单一线声源模式模拟全封闭声屏障降噪结果与实测误差较大,需在模型中通过添加结构噪声源等方式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预测模型,预测得出的降噪效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各型声屏障中对近轨声场以及敏感建筑处降噪效果均最好的为顶部设置消声百叶的全封闭声屏障,实测降噪效果为4.9~15.9 dB(A),模拟得出降噪效果为7.7~17.1 dB(A).

    声学地铁噪声声屏障消声百叶降噪效果

    制冷机房顶部楼板与管道振动分析及控制设计

    陈頔韩梦涛王凡嵇严...
    258-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冷机房内通常设置有多台制冷主机和循环水泵,当机房位于噪声敏感房间正下方时,对上方区域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影响不容忽视.针对某办公建筑内制冷机房上方楼板产生的振动与噪声问题开展分析研究,首先对振源进行诊断,然后进行改造,设计管道隔振支座,最后对比改造前、后的测试数据.改造后办公室内背景噪声和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达到国家规范标准,隔振支座隔振效率良好,使原有的振动与噪声问题得到解决.该项目结果表明:当制冷机房上方为噪声敏感房间时,管道吊架不宜与楼板直接连接,应该将吊架通过隔振系统连接在梁、柱上或设置管道落地隔振支座;为保证立柱的稳定性,应将所有立柱连接起来形成系统.研究成果可为制冷机房内管道的隔振降噪提供一种效果良好的方式.

    振动与波制冷机房楼板管道隔振支座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