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砖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砖瓦
砖瓦

邹基

月刊

1001-6945

qiangcai@vip.sina.com

029-85221486

710061

西安市长安南路6号

砖瓦/Journal Block-Brick-Til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面向砖瓦等墙体材料行业的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权威报道国家有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最新科研成果、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及国内外有关墙体屋面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是广大砖瓦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技术交流、传播信息的园地。本刊聘行业的资深专家作为编委,全国设有通联站25个,通讯员达400多人,所建的“中国墙材信息网站”是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网站之一,杂志社每年在全行业举加技术交流装备展览会一次,每年参会人数超过800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泡沫混凝土材料性能分析与工程应用

    杨洪涛庞和伟解宏山马颖颖...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混凝土材料与泡沫混凝土的技术应用及发展特点,梳理泡沫混凝土材料工程应用的代表性建筑产品类型,根据现有标准体系综合分析其产品性能特点和适用要求,分别对泡沫混凝土砌块、现浇混凝土墙体、发泡水泥保温板及预制复合墙体技术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应用研讨,指出其工程应用注意事项.在因地制宜进行改性研究、消纳当地固废资源作为掺合料、研发新型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及装饰结构一体化复合技术体系等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提升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应用普适性.

    泡沫混凝土砌块墙体发泡水泥保温板

    复合掺料下混凝土强度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宋涛徐俊鹏赵天奇赵睿...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压强度是反应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对建筑物强度和使用年限有着重要影响.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掺加工业固废,制备了6种不同钢渣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利用数显压力试验机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渣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均有着较大影响;混凝土的脱模强度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整体呈现出降低的趋势,钢渣掺量在8%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优;掺入钢渣后混凝土试件28d抗压强度均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随着钢渣掺量增加,后期抗压强度也会增加,掺量为16%时抗压强度达到峰值.对于工期较紧,模具周转率高的项目可选用钢渣掺量为8%,此成果1m3混凝土大约节省9.78元;对于工期不紧、模具周转率低且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安装的项目可选用钢渣掺量为16%,此成果1m3混凝土大约节省15.66元.

    钢渣矿粉抗压强度经济效益

    制定团体标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墙材工业用窑顶移动式隧道窑》团体标准编制的意义

    姬广庆张少峰化瑞彦姜岩...
    63-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墙材工业用窑顶移动式隧道窑》团体标准的特点、法律地位、编制背景及必要性,探讨了行业协会在支持企业发展、引导行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规范企业行为、实现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行业协会工作的行业价值和承担社会责任.

    墙材工业移动式隧道窑团体标准编制行业协会

    贯入法检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研究及影响因素探讨

    吴启坚朱迎黄永恒李彩丝...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检测需破坏样品、步骤烦琐及效率较低的情况,研究了贯入法检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选择水平贯入方式可避免贯入深度受惯性重力的影响;砌块的多孔结构特性导致其表面含水率明显低于内部含水率;砌块表面含水率低于15%时,贯入深度基本保持稳定;贯入深度与砌块抗压强度呈线性关系.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贯入深度表面含水率抗压强度

    古建筑胶凝材料性能增强和耐久性研究

    张秋皇
    70-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恢复古建筑的原貌,增强建筑物结构的耐久性,有效修缮和保护古建筑.以福建省厦门市某安厝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试验的方法,采用煅烧红土对传统的石灰胶凝材料进行改造,分析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所有工况条件下的胶凝材料质量损失率均呈现快速上升后略微降低的趋势,在同类改性胶凝材料条件下,不同工况质量损失率和体积损失率均随着胶砂比的增加而不断减小;生石灰和加入红土的胶凝材料抗压强度远小于加入煅烧600℃和煅烧800℃红土的胶凝材料,生石灰、加入红土、加入煅烧800℃红土的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均随着胶砂比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加入煅烧600℃红土的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生石灰胶凝材料的初始接触角远小于加入红土或煅烧红土胶凝材料的初始接触角,加入煅烧红土后可有效提高建筑材料的耐水性和耐久性能.

    古建筑保护胶凝材料耐久性煅烧红土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浅析

    刘柱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岩溶地区工业园区项目设计经验,分析总结岩溶地区溶洞及土洞的处理方法和基础方案的选择思路.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且荷载较小的建筑物,当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6.6.6条规定时,应优先采用浅基础形式,不需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其他情况下,应进行洞体稳定性分析,并按规范要求对土洞及岩溶洞隙进行处理.当无法采用浅基础时,宜采用嵌岩灌注桩,并逐桩采用超前钻,以探明桩底以下3倍桩径及5m范围内岩层完整性.桩基施工过程中如成桩困难,可采用旋挖、冲击、全套筒全回转等成桩工艺,保证成桩质量.

    岩溶溶洞嵌岩桩超前钻全套筒全回转

    软弱土质条件下建筑工程筏板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控制研究

    陈国军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建筑结构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引起的结构二次应力和开裂破坏的问题,以广东省深圳市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结合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了地基沉降规律.结果表明,无加固时,沉降曲线呈"S"形,实测与计算值吻合,显示地基持续沉降;采用高强钢管桩补桩加固后,沉降虽递增但趋于收敛,约30d内明显稳定且不同位置累积沉降差异减小,该加固方案有效控制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于控制建筑不均匀沉降具有可行性,具备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桩筏基础不均匀沉降施工控制有限元分析

    装配式框架结构环形钢筋节点设计与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韩桦磊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点连接的可靠性是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关键所在,以山东省济南市某装配式框架剪力墙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环形钢筋连接的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方式,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节点的受力过程、延性指标、初始刚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装配式框架环形钢筋节点与现浇框架节点的荷载-位移大致划分快速增长阶段、非线性突降阶段和收敛残余阶段;装配式框架环形钢筋节点的初始刚度比现浇框架节点大约高3.37%,采用装配式框架环形钢筋节点具有较高的连接可靠性,具有等同现浇的效果.

    装配式框架结构力学性能环形钢筋有限元模拟

    超细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李楠楠盛倩倩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细粉煤灰具有高活性、轻质保温、低成本等优势,充分认识混凝土超细粉煤灰力学特性是规模化和资源化利用超细粉煤灰的重要前提.以山东省济南市某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掺入量和养护龄期对超细粉煤灰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28d时,随着超细粉煤灰的掺入量增加,超细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不断降低,在掺入量大于30%时,抗压强度不能达到目标值,而劈裂抗拉强度则不受影响;养护60d和90d时,超细粉煤灰掺入量小于20%,增加超细粉煤灰的用量,可以提升超细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超细粉煤灰掺入量增加至3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则迅速降低;在相同的超细粉煤灰掺入量条件下,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断增加;在相同的养护龄期条件下,混凝土抗折强度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现近幂函数的衰减趋势;在相同的超细粉煤灰掺入量条件下,混凝土抗折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

    超细粉煤灰力学性能混凝土抗折强度

    特大异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技术要点分析与工程应用研究

    刘更见刘春峰史平刁文鹏...
    88-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分析装配式技术在房屋建筑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智能建造技术发展现状,指出地下交通设施如地铁工程等采用基于智能建造技术的特大异型PC构件的合理必要性.在项目要求、结构方案选型、设计生产装配技术要点难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预制PC构件的设计截面,从原材料选用、养护工艺、工厂化浇筑等环节确保生产预制质量,围绕智能生产线、智能建造设备系统、高精度大型全自动模具系统、超长异型PC构件全自动翻转设备、全自动数控钢筋自动成型机设备等内容阐述工厂化智能建造技术实施与合理应用,并给出综合效益研究分析.最后,建议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发展和应用体系化的特大异型预制构件技术,完善相应的技术体系,多领域拓宽装配式技术的推广应用.

    智能建造特大异型预制构件装配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