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吴孔明

双月刊

0529-1542

zwbh1963@263.net

010-62819059

100193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Journal Plant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63年创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的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源期刊。  读者对象:植保科技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农药企业、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园林、园艺工作者、科技专业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对荞麦不同抗感品种生化物质的影响

    陈磊常静王振李清宇...
    181-187,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抗虫和感虫荞麦品种对西伯利亚龟象Rhinoncus sibiricus取食的反应,选择抗虫品种'蒙0207''晋苦6'和感虫品种'蒙0208''晋苦2',研究害虫不同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取食情况下,荞麦叶片中营养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和次生代谢物质(单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防御酶[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TI)、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活性的变化,以及西伯利亚龟象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龟象取食48 h后,各处理组荞麦叶片中可溶性性蛋白、可溶性糖、单宁、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以及PAL、CAT、TI、CI活性均有增加.在供试的4个荞麦品种中,抗虫品种被取食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较感虫品种更大,感虫品种被取食后单宁含量,PAL、TI、CI活性上升幅度较抗虫品种更大.在不同取食程度下,抗虫品种中的TI和CI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虫品种.西伯利亚龟象成虫取食抗虫荞麦品种后体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均显著高于取食感虫品种的个体.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龟象取食能诱导荞麦抗虫性物质含量的变化,但对荞麦抗性品种与感虫品种的影响不同.

    荞麦西伯利亚龟象取食抗虫性抗性物质防御酶

    3种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分析

    杨安沛张航白微微丁瑞丰...
    188-19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植物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组分,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藜、甜菜和棉花植株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鉴定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结果表明,藜挥发物中有6种活性组分,甜菜和棉花挥发物中各有5种,其中乙酸叶醇酯、1,2-二乙苯、对二乙苯、壬醛、二乙二醇丁醚为3种植物共有的挥发物组分,异佛尔酮仅在藜挥发物中发现.触角电位(EAG)测定结果显示,以上6种组分都能引起旋幽夜蛾雌雄成虫的EAG反应,且随浓度增加EAG相对反应值增大.雌雄成虫对壬醛和异佛尔酮的EAG反应最强烈,其次是乙酸叶醇酯和1,2-二乙苯.在相同浓度条件下,雌雄成虫对同种化合物的EAG反应无性别特异性.本研究为探明旋幽夜蛾定位寄主机制及开发行为调控产品提供基础.

    旋幽夜蛾植物挥发物触角电位GC-EAD

    胡椒和肉桂挥发性组成分析及对普通大蓟马的驱避作用

    郇志博于世幸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豇豆农药残留问题非常严峻,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的化学防治是造成豇豆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治迫在眉睫.利用植物挥发物驱避害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手段.本研究利用GC-MS分析了胡椒和肉桂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并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胡椒和肉桂及5种主要挥发物对普通大蓟马的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在胡椒中鉴定出2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含量占43.1%;在肉桂中鉴定出2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肉桂醛(28.4%)、α-可巴烯(15.4%)、α-依兰油烯(14.1%)、γ-杜松烯(14.9%).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胡椒和肉桂对普通大蓟马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驱避作用;β-石竹烯、肉桂醛、α可巴烯浓度为10%和1%时对普通大蓟马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10%的α-依兰油烯和10%的γ-杜松烯对普通大蓟马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驱避作用.本研究对豇豆普通大蓟马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和驱避剂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胡椒肉桂挥发性组分普通大蓟马驱避活性

    不同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对辣椒生长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沈晓娟咸文荣马永强
    20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上的突出问题.本研究选用棉隆、二甲基二硫、多菌灵3种药剂进行土壤消毒,通过测定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辣椒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的变化,明确不同药剂处理对辣椒生长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后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出先抑制后激活的变化趋势;消毒后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的数量均受到抑制,随着恢复培养时间的增加,抑制效果逐渐减弱;3种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均可以增加辣椒的产量,其中二甲基二硫处理对辣椒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增产幅度达 55.19%.

    土壤消毒辣椒土壤微生物酶活性

    黄翅绢野螟对不同植物的取食和产卵选择

    蒋婷樊春丽王彤彤王晓宇...
    21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黄翅绢野螟Diaphania caesalis对不同植物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采用叶碟法、叶面积法和室内观察等方法比较分析了黄翅绢野螟对波罗蜜('马来西亚1号''海大1号''四季波罗蜜')、榴莲蜜、面包树、大果榕和桑树('台湾长果桑''粤椹大10')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取食面积及初孵幼虫取食不同植物后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黄翅绢野螟1~2龄幼虫对波罗蜜的取食偏好不明显,对不同植物的取食选择率差异不大;随着龄期的增长,3~5龄幼虫逐渐表现出偏好取食波罗蜜.黄翅绢野螟在不同植物上的日均产卵量没有显著差异,偏好在波罗蜜和面包树上产卵,在'马来西亚1号'波罗蜜上着卵量占所有供试植物上的总产卵量的22.13%.各龄幼虫对不同植物的取食量随着龄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5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对3个波罗蜜品种、榴莲蜜、面包树和大果榕的取食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2个桑树品种.初孵幼虫取食不同植物48 h后的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取食'马来西亚1号'波罗蜜存活率最高(98.51%),取食'台湾长果桑'存活率最低(0.37%).综上,黄翅绢野螟偏好选择波罗蜜属植物进行取食和产卵,对榕属大果榕存在转移为害潜在威胁,对桑属桑树潜在为害风险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黄翅绢野螟在不同植物上的为害风险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黄翅绢野螟波罗蜜取食选择产卵选择

    噻虫胺种子处理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残留分析

    姚众季宇超张丽萍刘珍...
    219-226,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种子处理对西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在西瓜中的残留状况,本研究以10%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为供试药剂,采用拌种试验,开展噻虫胺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残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噻虫胺有效成分用量100~250 g/100 kg范围内,对西瓜出苗安全;噻虫胺拌种处理对西瓜苗期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西瓜的生长促进作用减弱,西瓜出苗后30 d,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噻虫胺各处理西瓜产量均高于空白对照,对西瓜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噻虫胺拌种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西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西瓜的品质;随着西瓜生长发育,叶片内噻虫胺含量逐渐降低,出苗后45 d,叶片内未检测到噻虫胺残留;西瓜收获时果实中未检测到噻虫胺残留,西瓜根部土壤中噻虫胺的残留量在0.041 2~0.097 5 mg/kg之间.综上所述,噻虫胺100~250 g/100 kg用量范围内处理西瓜种子,对西瓜苗期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可提高产量,改善西瓜的品质,叶片内噻虫胺含量随植株生长逐渐降低,果实中无残留,本研究为噻虫胺种子处理在西瓜生产实践中合理、安全、高效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噻虫胺种子处理生长发育品质残留

    大载荷油动植保无人机喷雾参数对棕榈树冠层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秦维彩陈盼阳闫晓静
    227-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使用大载荷油动植保无人机对棕榈树进行喷施作业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探讨了植保无人机喷洒参数对棕榈树上雾滴沉积的影响.以大载荷油动植保无人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正交试验,考察了 3个因素: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喷头流量.经过试验比较,当喷头流量为3.4 L/min、作业高度为3 m、作业速度为3 m/s时,雾滴沉积密度和均匀性最佳.其中,喷头流量对雾滴沉积密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作业高度和作业速度;在穿透性方面,喷头流量为3.4 L/min、作业高度为4 m、作业速度为4 m/s和喷头流量为4.2 L/min、作业高度为4 m、作业速度为3 m/s,其雾滴的穿透性较强,分别为15.83%和30.01%.影响雾滴沉积穿透性的因素依次为喷头流量、作业高度和作业速度.本试验对大载荷油动植保无人机在棕榈树合理喷施和提高喷施效果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油动植保无人机棕榈树航空喷施雾滴沉积喷雾参数正交试验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分子检测引物评价及绝对定量PCR体系优化

    谢帆龚顺王泽琼肖玉雄...
    23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橘黄龙病是对柑橘产业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目前没有可用的有效药剂和抗病品种,分子检测对黄龙病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国内外常用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检测引物进行评价,针对多拷贝的nrdB和16S rDNA基因,构建质粒标准品并筛选适用于绝对定量PCR的最佳质粒.结果表明,使用Es Taq MasterMix对感染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柑橘样品进行常规PCR检测时,在评价的16对引物中,OI1/OI2c、Las606/LSS和HLBF468/R877灵敏度最高,推荐同时使用检测黄龙病菌含量低的样品;各组巢式PCR检测引物有其适用扩增体系,部分引物用Es Taq MasterMix扩增时出现非特异性扩增,F1/B1→F3/B3则适用Es Taq Mas-terMix体系,且最高可稳定特异检出105倍稀释感染CLas柑橘总DNA样品(2×10-3 ng/μL),是灵敏度最高的引物组,OI1/OI2c→S3/S4在Es Taq MasterMix和Ex Taq DNA聚合酶体系中均可稳定特异检出104倍稀释感染CLas柑橘总DNA样品(2×10 2 ng/μL),是适用扩增体系最广的引物组;构建的5个绝对定量PCR质粒标准品中,pnrdB83扩增效率最接近100%,且在2次重复试验中波动最小,稳定性最强,并且作为标准品对黄龙病待测样品进行绝对定量时,各样品在2次重复试验中的拷贝数差值最小,是本研究筛选的最佳质粒.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柑橘黄龙病菌的定性和定量分子检测提供参考.

    柑橘黄龙病常规PCR巢式PCR绝对定量PCR引物评价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豇豆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

    邱琦珍潘兴鲁吴小虎徐军...
    247-252,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检测豇豆中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多残留分析方法.豇豆样品用QuEChERS方法前处理,用Kinetex Biphenyl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含0.1 mmol/L甲酸铵、0.001%甲酸的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分析.定量限为0.01 mg/kg,标准工作曲线在0.001~1 mg/kg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目标杀虫剂在豇豆中的平均回收率为66.9%~109.8%,相对标准偏差为1.2%~10.0%.应用该方法对某地16个农贸市场中采集的71份豇豆样本进行检测,所有样品均符合我国所规定的豇豆(或豆类)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要求.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在豇豆中的残留监测.

    新烟碱类杀虫剂豇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啉和啶虫脒及代谢物在水稻及非靶标水生生物中的痕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常金鹤李如男董丰收郑永权...
    253-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阐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水稻和非靶标水生生物的残留特性和安全性,建立了水稻、非靶标水生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水体中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啉、啶虫脒)及其7种代谢物的痕量检测分析方法.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目标化合物均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目标化合物的溶剂标准曲线和基质标准曲线在1~1 0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为0.991~0.999;10种目标化合物在6种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16%~118.57%,相对标准偏差为0.54%~18.04%,水稻、斑马鱼、营养液和水中10种目标化合物的定量限为10 μg/kg(大型溞中的定量限为50 μg/kg),满足残留分析方法的要求.运用所建立的方法探究了 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水稻及非靶标水生生物(斑马鱼和大型溞)中的吸收累积和代谢行为,结果表明这3种农药在水稻中的转运系数均大于7,极易向地上部分迁移;在非靶标水生生物中的富集系数均小于2 mL/g,为低富集性农药.

    新烟碱类杀虫剂代谢物水稻非靶标水生生物残留检测痕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