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发掘赤霉病的抗性种质资源,评估小麦品种籽粒DON毒素含量与赤霉病抗性内在联系,本研究分别以'华麦1169''小偃22''郑9023'和'苏麦3号'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赤霉病对照品种,于2021年春季对生产上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的16个主栽品种和湖北的39个主栽和后备品种,采用双花滴注接种法开展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同时对供试材料用与Fhb1、Fhb2、Fhb4、Fhb5和Fhb7和QFhs.crc-2DL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并对55个小麦品种测定其收获后籽粒DON毒素含量.结果表明,55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有21个表现为中抗赤霉病.结合分子检测结果发现,抗性鉴定为中抗的21个小麦品种中,16个品种未检测出目标抗赤霉病基因,推测其可能含有其他未知或未检测的抗赤霉病基因;55个小麦中仅'华麦169'携带Fhb1,平均病小穗率22.34%;'新麦18''扬麦11'和'西农979'等5个品种携带Fhb2,平均病小穗率为28.34%~45.92%;'偃展4110''衡观35'和'烟农19'等5个品种携带Fhb4,平均病小穗率为26.73%~65.59%;'良星99''华麦1123'和'襄麦35'等13个品种携带QFhs.crc-2DL,平均病小穗率为32.96%~70.81%;未检测到携带Fhb5的品种.籽粒DON毒素测定结果表明,田间鉴定为中抗赤霉病的21个品种中,其籽粒DON毒素含量最高的品种超过最低的8倍,有8个品种籽粒DON毒素含量超过3 500μg/kg,田间鉴定为中感赤霉病的13个品种中,DON毒素含量最高的品种超过最低的4倍,除'扬麦13''鄂麦352'和'荆麦66'这3个品种DON毒素含量低于3 500μg/kg,其余10个均高于3 500μg/kg.这些检测结果充分说明对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筛选来说,田间抗病鉴定取得的信息量远远不够,即使田间鉴定为中抗,也有必要对品种的籽粒DON毒素进行测定,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品种的综合抗赤霉病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