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孙国军

月刊

1673-2596

cfxbs@163.com

0476-2205717

024000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学院学报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aowuda Mongoli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赤峰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理论月刊。刊号为ISSN1673-2596(国际标准刊号);CN15-1341/C(国内统一刊号)。现任主编孙国军教授。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出版法规为准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学术民主、质量第一的原则,以推动学术进步,优化学术生态为己任。学报注重学术性、思想性、高校性、前瞻性,在推动学术进步的同时,促进学院专业学科建设。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辟有“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哲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学研究”、“法学研究”、“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艺术研究”等特色栏目与固定栏目。200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院校优秀期刊;在2008年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高校精品学报评选活动”中,《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荣获 “优秀学报”称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前身为《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创刊。 2003年,赤峰学院成立,原《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为《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8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批准,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更名后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致力于“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等特色栏目建设,依托学科优势与地域优势,培育学报特色,打造期刊品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守正创新: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之问

    罗丽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守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根基,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竭生命力的源头活水.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守住传统文化应有的"正",同时又要通过革新思政教育内容、优化教师培养机制、转变思政课程授课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扩展思政宣讲领域等掀起时代特色的"新".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有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设、实施机制与评价指标等进行标准化建设,实现思政课程内容守正创新的双重发展,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新格局.

    守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蒙古马精神融入内蒙古高校德育课的可能性探讨

    青兰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弘扬蒙古马精神,就要深入研究蒙古马精神标识符号所蕴含的本质内涵,揭示其重要的精神特质,并将其提升到学理层面,进而将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本文以全国高校德育课程与蒙古马精神中所包含的德性、品德相关内容的内在关系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两者的结合点,力图在内蒙古高校德育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内蒙古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蒙古马精神中的伦理道德融入大学生德育课程,以此推动地方高校德育课教学.

    蒙古马精神内蒙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新发展理念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研究

    杨慧宇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面临着机制不健全,内容不系统,方法缺乏实践性等诸多现实困境.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引领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机制的完善,推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内容的更新,促进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方法的创新,是解决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工作难题的有效途径.

    高校生态意识培育新发展理念创新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建设研究

    于志学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语课程涉及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本身具备良好的思政融合教学条件.在大学外语课程中强化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外语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大学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研究的必要性着眼,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的有效途径,为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大学外语课程建设

    高中历史人物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研究——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例

    金梦梦徐海凤于晓娟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人物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历史人物不仅深刻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素材.本文基于"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的教学内容,以历史人物教学为切入点,探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学历史人物

    美学视域下初中语文教材篇章分析

    张艳红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美的存在领域角度看,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关涉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美的不同形态;从美的表现形态看,初中语文教材呈现出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意境等不同形态的美.从美学角度挖掘教材的美学价值,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美学资源,是教师进行高效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必要条件.

    初中语文教材美学教学

    我校组织辅导员赴内蒙古民族大学考察培训

    封3页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报研究分会成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