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观察及探讨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相关征象,包括产生原因、预防和诊断措施等。方法:抽取医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40例对其诊断治疗及资料分析。结果:研究样本均获康复,母婴平安出院,胎儿存活有效率高。结论:产前诊断和积极预防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妊娠高血压诊断治疗

    单纯放射治疗中晚期食道癌临床疗效分析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纯放疗中晚期食道癌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12年6月入院我科放疗的192例食道癌中晚期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1%、40.10%和31.77%;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的临床因素有:体重下降、卡氏评分、肿瘤的长径和宽径、血红蛋白。结论:食道癌中晚期单纯放疗的疗效肯定。体重、卡氏评分、血红蛋白、肿瘤的大小对中晚期食道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食道癌放射治疗影响预后

    浅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PICC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PICC(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PICC置管也日益增多,开展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对PICC应用、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它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等。那么PICC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它的操作,适应症,特点,并发症,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该如何护理,这都是我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内容。

    PICC适用范围临床中的应用并发症及处理

    试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合理性,对应用进行探讨。抗生素是能够让患者得到比较好的抗感染效果的药物,医院中应用比较多,可是这必须是在合理的基础上。抗感染的药物能够杀菌和抑制细菌的生长,在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时候,具有比较好的效果,这也是其应用比较多的主要原因。

    抗生素呼吸内科合理应用

    超前镇痛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的效果评价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超前镇痛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例(观察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超前镇痛情况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32例(对照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常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对患者术后12及72小时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进行疼痛评分,对术后3天及1周膝关节屈曲角度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术后12及72小时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进行疼痛评分,对术后3天及1周膝关节屈曲角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病人实施超前镇痛后可在无痛或微痛状态中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提高康复训练效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超前镇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

    坐位和仰卧位在硬膜外麻醉镇痛产妇第二产程的效果观察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对于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用坐位和仰卧位,分娩效果更佳的体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产妇348例,第二产程采用坐位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采用仰卧位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产时产后24h出血量、难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第二产程采用坐位分娩与采用仰卧位分娩比较,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短(p﹤0.01);产时产后24h出血量少(p﹤0.05);难产发生率低(p﹤0.05);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产妇,第二产程中采用坐位分娩,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出血,降低难产风险,效果优于仰卧位分娩。

    体位第二产程镇痛分娩效果

    济宁市企业工人手足外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了解济宁市企业工人手足外伤的构成、发病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措施,进而得出结论:济宁市企业工人手足外伤有其特定的内在发生规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工人手足外伤的发病率。

    手外伤足外伤预防企业流行病学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疗探讨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6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多有长期大量吸烟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白粘痰、呼吸困难、肺部罗音、紫绀和浮肿为主,咳痰以白粘痰为主;常合并有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死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性病理过程的结果,病情复杂,常合并有多脏器功能改变。临床治疗应采取以抗感染、合理氧疗、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机械通气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戒烟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减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率和阻止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浅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治及其特点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治与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老年组(年龄≥60岁)221例,非老年组(对照组)399例,比较观察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等,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症状、首发症状)、并发症、溃疡发生部位、伴随疾病等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或极显著性差异(P﹤0.01,P﹤0.001)。结论:老年性PU患者应早确诊、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治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免疫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临床实践与免疫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免疫微生物行为导向教学法护理高职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