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护理干预在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冯玲玲
    4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亚低温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患儿82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之上对于实验组使用头部亚低温护理与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成效做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成效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可采用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护理干预

    改良灌肠法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

    沈文瑛
    47-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灌肠的方法。方法将56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传统方法灌洗);观察组28例(改良灌洗法)。对比两组患儿平均灌肠时间、灌肠天数、肠道清洁度。结果观察组的灌肠时间短于对照组、灌肠天数少于对照组;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灌肠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减轻护理工作量、省时省力、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及经济负担。

    巨结肠先天性灌肠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

    王颖
    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我院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2019例住院分娩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有54例,占2.6%。脐带因素是产科发生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早产和羊水过少容易造成重度窒息。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产前做好保健,减少并发症发生,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护理新生儿窒息

    谈异位妊娠的误诊原因及诊断

    李莉
    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位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急症,而异位妊娠的误诊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的,其主要原因是病情不典型和患者对病情认识不足或以急腹症到其它科室就诊,所以导致了异位妊娠误诊率的上升,一旦被误诊轻者延误治疗,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引起临床医师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对可疑的急腹症患者给予全面的检查和明确诊断,认真细致询问病史,做到不漏掉每一个细节,经过各方面的检查有效的排除异位妊娠,才是降低异位妊娠误诊率的根本所在。

    异位妊娠误诊原因诊断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

    马亚平
    5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方法调查对象为临床住院及门诊患者。结论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在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对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心衰

    舒立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杜宝奎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舒立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舒立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42例和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45例。所有患者均规律治疗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规律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立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噻托溴铵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舒立松噻托溴铵临床观察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肖萍
    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模式在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8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进行常规入院检查后进行常规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的再次发病率及发病间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再次发病38例,间隔时间为3~6个月;观察组再次发病18例,发病间隔时间9~16个月。观察组再次发病率少于对照组,发病间隔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过健康教育后的患者再次发病率更低,且发病间隔时间更长,提高了患者生活治疗,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健康教育冠心病患者作用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临床表现特点及诊疗体会

    别心坦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1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67例M 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给予267例患儿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并针对合并肺外并发症的180例患者给予对症处理。观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诊疗体会。结果:全部267例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7.3±5.6)天,出院前各项检验结果均正常。180例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中,71例(39.44%)患儿出现消化系统症状,53例(29.44%)患儿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56例(31.11%)患儿出现泌尿系统症状,15例(8.33%)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6例(14.44%)患儿出现浆膜腔积液,5例(2.78%)患儿出现过敏性紫癜。结论:对于M P肺炎的患儿,主要给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但M P感染的肺外并发症较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对症处理。

    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肺外并发症诊疗体会

    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心理学分析

    陈文君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护理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出现差错事故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预防策略,为进行科学管理,把差错事故降低限度提供切实可行的方略。

    护士心理差错策略

    骨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认知及自我保护

    骆彩霞邬美霞
    54-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