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交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交流
中外交流

周刊

中外交流/Journal Exchan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在中职自动控制专业中的实践与反思

    王军楠程月
    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有效途径,也是响应国家立德树人号召的关键.中职自动控制专业将思政融入其课程中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职业院校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看到思政对学生的影响,坚持效果导向,努力实现将思政融入教学,通过多条途径让中职学生在提高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价值观念.

    课程思政自动控制实践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崔雪峰
    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一类背景主要指的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要求,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积极建设应用技术型人才,提高教育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双一流背景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探究新时期的高职多元化诗歌教学策略

    孙笛
    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于高职语文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联系现实生活,提升学生情感修养""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诗歌教学过程""注重传授技巧,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开展新时期的高职多元化诗歌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有效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而大大加强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高职诗歌教学现实生活信息技术鉴赏能力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夏颜
    1241-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对此应积极推动红色音乐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路径,获得红色音乐文化传承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双丰收.

    红色音乐文化高校思政教育必要性融合路径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臧国庆
    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大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上是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他们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人生规划,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但是还有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业上面临着压力和困难.本文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现状分析入手,并对其应对策略展开研究,帮助大学生获得较好的心理和行为意识,提升其学业及就业效率.

    高校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现状应对策略

    男女护理学生职业认同差异对比研究

    罗淞午
    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男女护理学生职业认同的差异,造成男女护理学生职业认同差异的原因等方面出发,综述了相关论文对于男女护理学生自身职业的认同情况及差异.研究发现男女护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且认同感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这给广大护理教育者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在进行护理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完善护理职业教育,正视男女护理学生在职业认同中的差异,并针对差异因材施教,以期让男女护理学生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认同.

    男女护生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差异

    公共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基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

    许琼
    1243-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全新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已经在高等院校全方位渗透,日渐深入人心.高校的公共课受众广、影响大,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之一;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公共课的若干教学实践,在课程教学中精心设计,推动课程思政与公共课的有效融合,进而发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作用.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公共课教学

    公共突发事件期间高校在线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研究

    王卓
    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高校在面对诸如新冠疫情这样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公共突发事件,不得不全量选择在线教学这样的方式,但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如何保障教学质量,需要构建一套长效可靠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突发事件高校在线教学保障机制

    当代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与上海的对策

    王初阳
    1245-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此结合实际情况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内容,分析当代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并联系上海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提出几点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对策.

    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决定性因素对策

    义乌自贸区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青
    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企业和学生进行"关于自贸区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自贸区背景下国际贸易市场存在需求和培养脱节的现象、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培养不平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问题等等,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找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企业需要什么,将素质教育融入知识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文将以此为背景讨论高职国贸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如何改变.

    自贸区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