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医院医院街的构成要素与空间格局形式探析

    李俊伟吕韶东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综合医院正广泛引入医院街到设计当中.但鉴于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及医疗需求不同,并没有统一的医院街应用准则,许多医院街设计出现非医疗功能过大化、空间实用效能低的现状.因此,本文从医院街的本质出发,探析医院街的特征、构成要素、空间格局及处理形式并提出设计建议,对今后增强的医院街实践设计的灵活度及效能具有参考意义.

    综合医院医院街构成要素空间格局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

    叶财华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当下,统筹兼顾建筑建造全过程中的节能、经济、环保等要素,一直是现代建筑行业不断探索的方向.装配式建筑因其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青睐.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依托数字信息模拟仿真,能够对建筑设计、建造、运维、拆除阶段进行全面模拟,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更好地扩大化,实现装配式建筑向绿色、环保、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以期对装配式建筑乃至整个建筑行业带来良好效益.本文认为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研究环

    老旧社区的公共设施模块化设计研究

    周芷璇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公共起居室,是人们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老旧社区相关研究背景及概念阐述,总结出老旧社区在公共设施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模块化设计运用进行实例分析,进而引入到老旧社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层面.通过分析老旧社区的场地特性及人群需求等要素,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模块化系列设计,旨在改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满足居民对于公共设施的功能需求的同时引发人们对于老旧社区公共设施设计模式的新探索.

    老旧社区公共设施模块化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几点浅见

    刘湘晖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层住宅建筑,限于当时条件,大多未安装电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住户对加装电梯的愿望比较强烈.本文对加装电梯的意义、适宜加装电梯的既有住宅房龄、协调各层住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出资比例、平层入户还是平台人户、紧贴原有建筑修建还是设置走廊连接、电梯的使用年限及维修保养、政府在电梯加装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可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供参考.

    既有住宅平层人户平台入户电梯加装房龄出资比例

    影响海洋建筑设计与建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浅析

    韩晨平翟羽佳潘靖尹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海洋技术以及人居理念的发展,人们对于生产生活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海洋建筑的研究成为了当下热点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海洋建筑的概念及背景研究,总结了影响海洋建筑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水文环境、大气环境、微生物、海洋灾害等等,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了自然环境因素对于不同海洋区域建筑的影响,希望为未来海洋建筑的研究提供帮助.

    海洋建筑海洋环境环境因素

    基于百度指数和引力模型的江淮城市群城市联系强度研究

    岑晓彤张丹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受距离的限制逐渐减小,而越来越多的不定变量却影响着城市之间的联系.本文以江淮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引入百度指数搜索数据构建信息流模型与传统地理学中的引力模型进行对比,探讨江淮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城市层级分布和虚实城市网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江淮城市群网络结构呈现以合肥为核心的伞形结构,且两模型在大体的联系趋势和强弱联系上存在相似性,有彼此相互验证的关系.同时本文也基于上述两个模型的情况对江淮城市群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引力模型百度指数江淮城市群城市网络

    OBE理念下室内陈设设计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实践

    王桉陈宁静王娟芬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预期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从OBE的教学理念出发,基于行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紧扣室内陈设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进行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针对专业课程构建“过程+成果”、“线上+线下”互促的评价体系;针对专业实训环节构建“三方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维度的评价模式对教学的展开过程、反馈及成效做出实时的把控与督促,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展开取得预期的成效,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满足行业发展对于高校输出人才的专业能力需求,也为探索室内陈设设计类课程评价体系给予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与依据.

    OBE理念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地方院校建筑设计课程联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为例

    玉潘亮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地方院校建筑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不足、交流平台缺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开展跨校、跨学科的建筑设计课程联合教学有利于共享地方有限的教育资源,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提高参与师生积极性,促进产教融合,构建跨校、跨学科的人居环境协同育人平台,提升本地区建筑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回顾广西高校建筑设计课程联合教学的实践过程,探析地方院校建筑设计课程联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思路.

    地方院校建筑设计课程联合教学模式

    关于建筑设计“课程组合教学”的探讨——以普通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为例

    曾洪豪谢晶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普通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状态,导致课程间出现“1+1<2”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具体实践,以实例探讨“课程组合教学”的指导思想、成果展示与任务更新.通过将建筑设计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结合教学,以期达到在普通高校建筑学专业“1+1>2”的教学效果.

    建筑设计课程组合普通高校

    内蒙古地区高校教学楼体形系数研究

    王建欣苏晓明韩娜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适宜的体形系数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降低内蒙古地区高校教学楼的冬季采暖能耗,本文对教学楼的体形系数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教学楼体形系数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并测量这些影响因素的实际尺寸;其次,利用SPSS软件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典型数据并建模,然后,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教学楼体形系数的影响;最后,通过单因素改变法对结论进行验证.

    高校教学楼体形系数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