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疫情后关于乡村振兴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若干问题思考

    陈进良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对乡村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疫情之后,中国乡村的发展暴露了些许短板,但也看到了些许机遇与潜力,随着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全面开展,长期缺少空间规划支撑的乡村地区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以此为背景,论述了疫情之后中国乡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围绕生活品质、产业发展、人地矛盾、生态治理等四大方面,结合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出相关规划策略思考与探索,希望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参考与支持.

    疫情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

    基于“场所复兴”理念的历史文化街区设计方法研究——以常德市河街项目为例

    李琴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场所复兴,异地重建的常德河街项目设计为例,研究历史脉络和场所特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该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能性.

    文化街区常德河街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文化维度下道路驿站建设策略分析与启示——以日本新潟市故乡村道路驿站为例

    林城希陈沁雯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日本道路驿站规划设计理念出发,以日本新潟市故乡村道路驿站为案例,从文化维度分析新潟市故乡村道路驿站的区位选择和规划设计策略,并探讨案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以期对中国功能复合型道路服务区建设提供启示.

    文化维度道路驿站日本新潟乡村复兴

    淮海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朱文龙张欣雨孙乾翔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评价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7个子系统20个指标,对201 7年淮海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到淮海经济区内除徐州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为低度协调外,其余城市均为中度失调的结果,并对淮海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

    淮海经济区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协调发展

    基于模块化理论的蒙古包设计研究

    王宽袁瑀苗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模块化蒙古包研究为核心,分析其发展机遇优势,结合希拉穆仁草原模块化蒙古包实践的设计策略方法,配以特朗伯墙体装置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策略,为今后的模块化蒙古包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设计模式参考.

    模块化蒙古包装配式设计策略

    “多义性空间”的设计与探究——长沙市工人文化宫原址新建项目中标方案解析

    向显军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巨变,建筑曾经的纯物质且较为单一的空间概念也在随之变化.本文以长沙市工人文化宫为例,在建筑空间塑造上做了发散性地探讨,在同一空间中向人们传递多义空间信息,使空间的表情更加丰富,让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自然更加和谐.

    工人文化宫对话开放共享绿色

    再生理念下闲置历史校园保护与利用策略体系研究

    张心伦常江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外延的拓展,闲置历史校园的保护与利用逐渐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议题.通过对我国历史校园保护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认为从遗产保护视角提出并深入研究闲置校园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有利于进一步细分教育遗产类型、平衡该类遗产的静态保护与活态更新.综合分析我国闲置历史校园当前面临的困境,即:价值认定与保护体系不完善,保护行动的踌躇与遗产的物质性损毁,历史信息的丢失与文化价值的流失,原有教学功能的丧失和新功能植入的困境.引入建筑遗产再生理论,从评估与保护体系构建、物质环境再生、文化脉络延展和功能业态选择四个方面提出闲置历史校园的再生策略体系.

    文化遗产保护闲置校园再生理论策略体系

    解读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中的“神”与“形”——以江华瑶族自治县芙蓉学校为例

    罗国柱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需要优秀的精神文化理念作为指导,同时也需要构筑优美宜人的建筑形态.本文通过对江华瑶族自治县美蓉学校规划设计进行介绍分析,解读建筑规划设计中的“神”与“形”,并提出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色,只有在认真解读各校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才能营造出各具特色的校园形态,最终为我国的教育建设增添多样的色彩.

    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神”与“形”江华瑶族自治县芙蓉学校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楼自主学习空间研究——以厦门大学南强教学楼改扩建为例

    曾晴陈梦烂邓瑞钧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方式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空间已不再能满足学生的使用需要.本文从整体到局部思考高校教学楼自主学习空间的构建手法,并以厦门大学南强教学楼改扩建为例进行阐述.

    互联网高校教学楼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空间空间营造

    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空间设计研究——基于张家港汇金商务中心项目讨论

    席时雨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应用面越来越广.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建筑空间也应运而生.怎样在此类商业空间中设置良好的空间体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是当下建筑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张家港汇金商务中心项目进行讨论.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流线设计中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