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旬刊

1673-9701

zgxdys001@vip.163.com;zgxdys002@vip.163.com

010-59693181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403室

中国现代医生/Journal China Modern Doctor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各类诊所供职的医生,以传递医学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类风湿关节炎的JAK/STAT信号通路文献计量分析研究

    苏小军朱文菊包强王欢...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近十年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文献进行多软件可视化分析,总结该领域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为研究者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促进该领域创新性发展.方法 收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2013至2023年JAK/STAT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检索到的354篇文章的发文量、国家、作者、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该领域发文量持续增加,根据作者研究方向、高频词的呈现及对前言和热点的关注,提示该领域聚焦于基因表达、免疫机制、炎症机制、途径抑制剂、药物治疗等.未来研究将围绕通路抑制剂、抗风湿药物的安全性、机制、对照试验等展开.结论 JAK/STAT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影响的研究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关注度高,研究价值大.各团队对该领域的研究存在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提示应加强合作与交流、聚焦国际前沿、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为临床提供依据.

    类风湿关节炎JAK/STAT信号通路CiteSpaceVOSviewer可视化研究趋势

    关于幽门螺杆菌与糖尿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韩经略安方梅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为Hp感染后胃肠外疾病的发病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已经报道的Hp遗传易感性强相关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公开可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的数据,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 analysis,IVW)、MR-Egger 法、加权中位数法进行分析,评估Hp感染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IVW结果显示Hp感染遗传易感性与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OR=1.018,95%CI:0.984~1.054,P=0.304).此外,Hp 相关空泡毒素(VacA)抗体(OR=1.007,95%CI:0.986~1.028,P=0.537)、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抗体(OR=0.988,95%CI:0.967~1.010,P=0.298)和免疫球蛋白 IgG(OR=0.973,95%CI:0.939~1.008,P=0.129)均与糖尿病风险无因果关系.异质性和多效性检验表明各暴露间不存在异质性且无水平多效性,MR的结果较为可靠.结论 Hp感染与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化幽门螺杆菌糖尿病因果推断

    心脏骤停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研究

    叶莉莉钟磊姬晓伟谢波...
    9-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07例CA患者的病例资料、RDW及生化指标,根据脑功能分类量表(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CPC)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RDW的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RDW对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效能,并确定最佳阈值,按RDW的最佳阈值分为高RDW组(≥13.45%)和低RDW组(<13.45%),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107例CA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神经功能预后不良73例,预后良好34例,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68.22%.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的RDW、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年龄、丙氨酸转氨酶、血钠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RDW、CPR时间是预测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DW预测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当RDW最佳阈值为13.45%时,敏感度为73%,特异性为71%.高RDW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发生率为84.13%,明显高于低RDW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升高是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心脏骤停神经功能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肺复苏

    蝮蛇咬伤对中性粒细胞NETs和炎症损伤影响的临床研究

    余涛袁丞达杨敏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蝮蛇咬伤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标志物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以及细胞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变化和与炎症标志物及组织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包括36例蝮蛇咬伤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细胞游离 DNA(cell free DNA,cf-DNA)、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并利用Python软件编写代码绘制热力图、箱线图,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与NETs标志物、炎症标志物和组织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蝮蛇咬伤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NETs标志物NE、cf-DNA升高,CRP、SAA、NLR、AST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蝮蛇咬伤后中性粒细胞数值与NE酶、cf-DNA血清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炎标志物CRP和SAA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而CRP与SAA、CKMB与LDH强正相关,CK与NE、SAA与NE之间呈正相关,淋巴细胞数与NLR呈负相关.结论 蝮蛇咬伤可能引起NETs水平上升,促进炎症加重和组织损伤.

    蝮蛇咬伤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血清淀粉样蛋白A

    基于外周血circRNAs构建抑郁症严重程度的预测模型

    严焕然许冬琴陈晶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外周血环形RNA(circular RNAs,circRNAs)表达构建抑郁症严重程度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抑郁症80例患者,分为轻中度组49例、重度组31例,并以4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组,经基因芯片筛查,选择差异较大的5种circRNAs,进一步分析circRNAs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影响抑郁症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子,根据分析结果构建基于外周血circRNAs表达的抑郁症严重程度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与健康组、轻中度组比较,重度组circRNA_100679、circRNA_103636相对表达量降低,circRNA_102802、circRNA_103964、circRNA_002143 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circRNA_100679、circRNA_103636 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94、-0.512,P<0.05),CircRNA_102802、circRNA_103964、circRNA_002143 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03、0.425、0.412,P<0.05).CircRNA_100679、circRNA_102802、circRNA_103636、circRNA_103964、circRNA_002143、家族精神疾病史、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均为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危险因子(P<0.05).基于外周血circRNAs等危险因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11~0.945),模型区分度较好,内部验证一致性较高.结论 构建基于circRNAs表达的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价值良好,可为临床抑郁症严重程度的诊断提供参考.

    环形RNA抑郁症严重程度预测模型

    TET2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活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杨碧兰张姿仙欧阳希刘智华...
    23-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甲基双加氧酶(ten-eleven translocation,TET2)表达量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TET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对高表达TET2的细胞敲低其基因表达(shRNA1),对低表达TET2的细胞过表达其基因(OE-TET2).通过CCK-8检测TET2表达量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TET2表达量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观察TET2表达量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H1299细胞的TET2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最高,A549的最低(P<0.05).OE-TET2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正常A549,shRNA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正常H1299细胞(P<0.05).OE-TET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A549,shRNA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正常H1299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TET2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A549,shRNA1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显著高于正常H1299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T2可降低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能力,提高其凋亡率,减弱其迁移和侵袭能力.

    甲基双加氧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凋亡迁移

    MXRA5和MYC作为肥胖和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志物和免疫浸润特征

    席敬琪李宏宇刘雨航成文浩...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鉴定肥胖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关键基因与免疫浸润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筛选GSE55235、GSE44000和GSE151839 3个数据集,通过R软件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通过基因本体功能(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探索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算法结合(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筛选特征基因,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验证关键基因的诊断价值,并使用CIBERSORT算法评估免疫浸润,通过NetworkAnalyst数据库预测靶miRNA和Cytoscape软件构建mRNA-miRNA调控网络,分析关键基因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结果 GO基因富集分析获得99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中的细胞活化被大量富集.KEGG通路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B,NF-κB)、B细胞受体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显著富集.基于机器学习鉴定出两个关键诊断基因(MXRA5和MYC).免疫浸润分析显示MXRA5与静息和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活化的NK细胞、静息和活化的肥大细胞、M0巨噬细胞有关.此外,MYC与静息和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浆细胞、活化的NK细胞、静息和活化的肥大细胞、M2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关.CD4+细胞、NK细胞和肥大细胞与这2个枢轴基因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2个免疫相关的关键基因,可能为肥胖相关性OA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骨关节炎肥胖免疫浸润MXRA5MYC

    雌二醇、血脂与绝经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

    张敏张丹沈潇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血脂与绝经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90例绝经后IS患者(ICS组)和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E2、血脂、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 Barthel 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 Fug-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S100 钙结合蛋白 B(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B,S100B)、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及Tau蛋白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E2、血脂与NIHSS评分、MBI评分、FMA评分、S100B、MBP、Tau蛋白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检测指标预测绝经后IS患者1年死亡的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经后IS患者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ICS组研究对象血清E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MBI评分、Tau蛋白F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NIHSS评分、S100B及M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绝经后IS患者E2、HDL与NIHSS评分、S100B、MBP呈负相关(P<0.05),与MBI评分、FMA评分、Tau蛋白呈正相关(P<0.05).TC、TG、LDL与NIHSS评分、S100B、MBP呈正相关(P<0.05),与MBI评分、FMA评分、Tau蛋白呈负相关(P<0.05).E2预测绝经后脑卒中1年死亡截断值为31.2pg/ml,敏感度为71.9%,特异性为87.8%.TC预测绝经后脑卒中1年死亡截断值为7.3mmol/L,敏感度为61.0%,特异性为83.7%.TG预测绝经后脑卒中1年死亡截断值为2.4mmol/L,敏感度为61.2%,特异性为89.8%.LDL预测绝经后脑卒中1年死亡截断值为4.7mmol/L,敏感度为63.3%,特异性为83.7%.HDL预测绝经后脑卒中1年死亡截断值为0.5mmol/L,敏感度为72.2%,特异性为 85.5%.E2≤31.2pg/ml、TC>7.3mmol/L、TG>2.4mmol/L、LDL>4.7mmol/L、HDL≤0.5mmol/L 为绝经后 IS 患者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绝经后IS患者血清E2和 HDL-C降低,TC、TG和LDL-C升高,与神经功能损伤及1年死亡事件密切相关,在预测绝经后IS1年死亡中具有重要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雌二醇血脂绝经临床价值

    末端可弯输尿管软镜鞘治疗肾结石疗效分析

    杨和明陈华黄鑫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末端可弯输尿管吸引鞘与传统输尿管软镜鞘联合一次性软镜治疗直径2~4cm的大负荷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瑞金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从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成功置鞘并实施了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手术的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125例患者使用了末端可弯输尿管吸引鞘,对照组113例患者使用了普通输尿管软镜鞘.比较两组患者在一期手术清石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炎症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38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期清石率分别为90.40%和7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和1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碎石清石手术时间分别为(101.17±25.64)min和(86.23±20.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输尿管软镜鞘相比,末端可弯输尿管软镜吸引鞘联合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直径2~4cm的肾结石尽管需要花费更多的碎石清石时间,但有更高的一期清石率及更好的安全性.

    输尿管软镜末端可弯吸引鞘肾结石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炎症和脑神经因子的影响

    祝玲俐王梦欣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干预对青少年抑郁临床症状及血清炎症因子和脑神经因子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笔者医院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5月30日期间诊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单一使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TMS刺激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1.5和3.0个月后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ef,WHOQOL BREF)、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对患者进行抑郁程度、情绪、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检测患者治疗后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 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细胞IL-1β、IL-6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1.5、3.0个月后,两组EIS评分和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5-HT、BDNF、GF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6、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rTMS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患者抑郁症状程度减轻,情绪智力及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rTMS治疗能够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下调患者机体促炎因子(IL-1β、IL-6)和上调抗炎因子(TGF-β1)、脑神经因子(BDNF、GFAP、5-HT)表达,故采用rTMS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进行治疗干预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重复经颅磁刺激青少年抑郁症炎症因子脑神经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