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旬刊

1673-9701

zgxdys001@vip.163.com;zgxdys002@vip.163.com

010-59693181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403室

中国现代医生/Journal China Modern Doctor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各类诊所供职的医生,以传递医学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FAM83H-AS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娜袁军张安志胡楚玲...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FAM83H-AS1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多种肿瘤表达资料,采用R语言分析FAM83H-AS1 在多种癌症中的表达情况.单独分析FAM83H-AS1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在线数据库验证表达情况.利用TCGA数据库下载并分析生存资料,明确FAM83H-AS1 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利用GEPIA及Kaplan-Meier Plotter进行双重验证.同时利用TCGA临床信息分析FAM83H-AS1 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运用R语言分析FAM83H-AS1 与肿瘤微环境、免疫检测点相关基因及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的相关性,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果 FAM83H-AS1 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异常,其中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且高表达FAM83H-AS1 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显著降低.此外,不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患者 FAM83H-AS1 的表达水平不同.FAM83H-AS1 与乳腺癌样本中的基质细胞评分及免疫细胞评分均呈负相关,与一些免疫检测点相关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TMB 雷达图结果提示FAM83H-AS1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TMB存在正相关性,GSEA结果提示FAM83H-AS1 的表达与错配修复功能呈正相关性.结论 FAM83H-AS1 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临床病理分期、肿瘤微环境及TMB均有相关性.同时 FAM83H-AS1 与免疫检测点相关的一些基因及错配修复基因存在相关性,以上可能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预测预后及基因靶向药物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FAM83H-AS1乳腺癌免疫检测点肿瘤微环境肿瘤突变负荷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早期成人PNS患者AKI的临床价值

    蒋灵军刘晓杰张志刚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99mTc-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早期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成人PNS患者 42 例作为病例组,以病理结果有无肾间质损伤为标准,分析 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定量指标和生化指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尿酸(uric acid,UA)、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血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对肾小管间质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①病例组患者的总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左肾GFR、右肾GFR分别与血SCr、BUN、β2-MG水平呈负相关.②总GFR诊断早期成人PNS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诊断效能优于血SCr、BUN、β2-MG,总GFR结合达峰时间(Tp)、半排时间(T1/2)、20min残留率(R20/p)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早期成人PNS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肾动态显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损伤

    FGF21通过SOCS3/JAK/STAT通路调控肝细胞脂质代谢研究

    沈方方祝峰徐珂滕懿群...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敲减细胞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21,FGF21)的表达,观察其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FGF21 调控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FGF21 干扰慢病毒转染HepG2 细胞,降低FGF21 的表达,以空载体转染 HepG2 细胞作为对照,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棕榈酸油酸刺激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细胞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测定分光光度值,计算脂质含量;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细胞中SOCS3、JAK2、STAT3 蛋白的变化.结果 油红O染色及吸光度值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肝细胞内脂滴含量显著减少;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干扰组肝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Janus激酶 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 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 在肝细胞模型中,敲减FGF21 表达,可通过激活SOCS3/JAK/STAT 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肝细胞脂质沉积.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敲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HepG2细胞SOCS3/JAK/STAT通路

    浙江省某医院602例肾活检结果的病理分析

    蒋文泽钱恩惠鲁科达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浙江省中医院肾脏疾病病理谱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行肾活检的 602 例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 ①602 例患者中,男 319 例,女 283 例,男女比例为 1.13∶1.年龄9~78 岁,平均(44.44±15.22)岁.各病理类型的男女比例与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原发性肾小球病(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PGD)471 例,继发性肾小球病(secondary glomerular disease,SGD)117 例,肾小管间质肾炎 5 例,遗传性肾病 9 例.③PGD中最常见的为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肾病(242 例),其次为膜性肾病(110例).④SGD中最常见的为糖尿病肾病(42 例),其次为狼疮性肾炎(22 例).结论 PGD是最常见的肾活检病理类型,其中以IgA肾病和膜性肾病最常见.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SGD,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肾脏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

    针刀联合补肾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腰部残余痛临床观察

    张辽傅科上胡俊翔林华杰...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联合补肾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腰部残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骨伤科的PKP术后残留腰部疼痛患者 77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骨化三醇软胶囊和碳酸钙D3 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刀联合补肾壮骨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在早期(治疗后 3d、1 个月)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 个月,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联合补肾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腰部残余痛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缩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针刀治疗补肾壮骨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腰部残余痛

    孕早期血清脂肪因子CTRP6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辛雅萍张琦祝艺菡阮梦梦...
    26-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孕早期妇女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6(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6,CTRP6)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 2021 年 3 月至2022 年 3 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产检的孕 10~13 周孕妇,收集孕妇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末次月经时间,检测孕早期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CTRP6 水平,计算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线 BMI、产前 BMI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亦称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所有孕妇均于孕 24~28 周行 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为GDM组和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孕早期血清CTRP6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GDM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孕妇 213 例,完整随访 203 例,其中 52 例孕妇被诊断为GDM,GDM发病率 25.62%.GDM组孕妇的孕早期血清CTRP6、年龄、孕前BMI、基线BMI、产前BMI、TC、LDL、FPG、HbA1c、FINS、HOMA-IR均较NGT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CTRP6 与年龄、孕前BMI、基线BMI、产前BMI、TG、LDL、FPG、HbA1c、FINS、HOMA-IR 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校正年龄、BMI、糖脂代谢指标及HOMA-IR后,孕早期CTRP6 为GDM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孕早期血清CTRP6 升高与GDM相关,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妊娠糖尿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肥胖

    妊娠期A型肉毒毒素暴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蔡宇庭周晓媚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暴露孕妇的妊娠结局,为临床医生指导妊娠期女性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 2017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用药咨询门诊就诊的妊娠期或妊娠前 3 个月内BTX-A暴露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共收集 17 例妊娠期或妊娠前 3 个月内BTX-A暴露孕妇案例.8 例已知妊娠结局,其中 1 例胎儿存在出生缺陷,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12.5%;其余 9 例均要求早期人工流产.结论 妊娠期暴露于BTX-A很可能是安全的,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妊娠期A型肉毒毒素妊娠结局

    子宫动脉血流联合脑胎盘率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价值研究

    聂丽菊姚青兰涂澜涛陈华艳...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动脉血流与脑胎盘率(cerebral placental rate,CPR)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建卡并住院分娩的临床诊断为晚发型FGR的 114 例孕妇纳入研究组,122 名胎儿宫内发育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超声测定两组孕妇的子宫动脉(uterine artery,UtA)、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血流参数,计算两组孕妇的CPR,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流差异与妊娠结局,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UtA及CPR单独及联合应用在FGR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孕妇UtA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高于对照组,胎儿UA的血流参数较对照组偏高,MCA的血流参数较对照组低,CPR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 1min Apgar评分较对照组低(P<0.001);研究组的急诊剖宫产手术率、早产及因各种并发症导致的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在预测FGR方面,UtA-R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82(95%CI:0.77~0.88),CPR的预测效率AUC为 0.75(95%CI:0.69~0.81).UtA-RI和CPR参数组合在预测FGR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AUC为 0.92(95%CI:0.89~0.95).结论 CPR联合UtA-RI监测对临床早期发现FGR、指导干预、改善不良围生儿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子宫动脉血流脑胎盘率胎儿宫内生长受限预测诊断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vaspin与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闫美玉于姝姝刘慧竹唐可...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adiposetissue-derived serineproteinase inhibitor,vaspin)与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被诊断为AF的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组、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PeAF)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的血清vaspin、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terminal propeptide of prollagen typeⅠ,PⅠCP)、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Ⅲ型前胶原N端肽(N-terminal type Ⅲ collagen peptide,PⅢNP)、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y factor-1,TIMP-1).分析患者的血清vaspin与上述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①PeAF 组患者的血清 vaspin(9.51±1.47)ng/ml、PⅠCP(704.83±120.45)ng/ml、MMP-1(5.92±0.73)ng/ml、PⅢNP(63.34±12.24)ng/ml、TIMP-1(7.56±0.90)ng/m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PAF组及对照组(P<0.05);②vaspin与PⅠCP、MMP-1、PⅢNP、TIMP-1 在PAF组、PeAF组中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AF患者血清vaspin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志物呈正相关,提示vaspin与AF患者心房纤维化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别AF纤维化程度的潜在标志物.

    心房颤动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志物相关性

    76例器官捐献供体临床维护效果分析

    钟仕利陈春燕杜欣牟继双...
    41-4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重症医学科角度对供体维护手段进行分析,得出供体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差异,总结捐献供体临床维护的治疗经验及效果,为器官捐献供体维护治疗提供更多临床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 2014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 76 例器官捐献供体,收集供体维护治疗方式,包括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肠内及肠外联合营养、血浆置换,同时利用配对t检验对供体治疗前后脏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 76 例供体的肺、肝脏、肾脏治疗前后进行评估以判定符合捐献的人数,其中肾脏、肝脏治疗前后符合捐献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器官移植供体采取及时有效的脏器维护支持治疗,有利于供体脏器功能恢复,提高供体脏器利用率.

    器官捐献供体维护治疗符合捐献条件脏器评估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