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物评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物评价研究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编辑部
药物评价研究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编辑部

双月刊

1674-6376

天津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药物评价研究/Journal Drug Evaluation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科技情报检索刊物。主要刊登及时著录国内医药期刊及技术资料中有关中草药文章的题目,编制分类索引和主题索引,形成国内中草药技术文献检索系统,为读者查找技术文献提供方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梓醇调节Hedgehog通路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大鼠的卵巢保护作用

    丁怡于潇江银王玉超...
    2041-2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梓醇调节Hedgehog通路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大鼠的卵巢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梓醇低、高剂量(30、60mg·kg-1)组,梓醇(60mg·kg-1)+GANT-61(40mg·kg-1,Hedgehog通路抑制剂)组,除对照组外,每天ig1次50mg·kg-1的雷公藤多苷混悬液,连续14d,制备POI模型,模型成功后每天ip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取卵巢组织计算大鼠卵巢指数;ELISA测定血清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试剂盒检测卵巢组织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CAT)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结构并进行卵泡计数;TUNEL检测卵巢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卵巢组织cleavedCaspase-3、Bax、Bcl-2、Shh、Gli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明显损伤,卵巢指数、血清E2水平、卵巢组织中SOD和CAT水平、生长卵泡数量、Bcl-2、Shh、Gli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FSH和LH水平、卵巢组织中ROS和MDA水平、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梓醇30、60mgkg-1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损伤明显减轻,卵巢指数、血清E2水平、卵巢组织中SOD和CAT水平、生长卵泡数量、Bcl-2、Shh、Gli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FSH和LH水平、卵巢组织中ROS和MDA水平、闭锁卵泡数量、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GANT-61可减轻梓醇对POI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梓醇可降低POI大鼠卵巢组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调控血清激素水平,进而改善卵巢功能,可能是通过激活Hedgehog通路实现的.

    梓醇Hedgehog通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

    光甘草定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

    杨丽娜侯亚琼
    2049-2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光甘草定(GLA)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并分析其是否与调节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有关.方法 MTT法检测0、10、20、40、80、160、320 μmol·L-1 GLA对人食管癌细胞KYSE150存活率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确定80、40、20μmol·L-1为后续实验GLA浓度,并设置对照组、GLA(80 μmol·L-1)+Colivelin(0.5 μmol·L-1,JAK2/STAT3 通路激活剂)组、GLA(80 μmol·L-1)+baricitini(10 μmol·L-1,JAK2抑制剂)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ren blotting法检测JAK2/STAT3通路及增殖、迁移蛋白表达.建立食管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GLA(50m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治疗3周后处死小鼠,分析肿瘤质量、体积,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组织中JAK2、STAT3阳性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LA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活力、细胞克隆数、侵袭数、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与GLA 80 μmol·L-1组比较,GLA+Colivelin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活力、细胞克隆数、侵袭数、迁移率显著升高(P<0.05);GLA+baricitini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活力、细胞克隆数、侵袭数、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GLA组细胞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JAK2、p-STAT3、c-MYC、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GLA80 μmol L-1 组比较,GLA+Colivelin 组 Bax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JAK2、p-STAT3、c-MYC、Ki67、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GLA+baricitini组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JAK2、p-STAT3、c-MYC、Ki67、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裸鼠比较,GLA组肿瘤质量和体积显著降低(P<0.05),JAK2、STAT3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GLA可能抑制JAK2/STAT3通路,进而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凋亡.

    光甘草定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食管癌凋亡迁移

    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天麻素多囊脂质体及脑靶向评价

    罗永明车鑫王红伟康致超...
    2058-2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天麻素(GAS)多囊脂质体(GAS-MVLs),考察GAS-MVLs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脑靶向性.方法 以成形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GAS-MVLs成形工艺;以包封率为指标,以药脂比(GAS:卵磷脂)、醇脂比(胆固醇:卵磷脂)、卵磷脂与三油酸甘油酯的质量比、聚山梨酯80的质量浓度为变量,正交试验优化GAS-MVLs处方;对GAS-MVLs进行包封率、粒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形态进行表征,进行体外累积释放率及初步稳定性试验.采用 HPLC法测定小鼠给予GAS、GAS-MVLs(30mg·kg-1)后5、15、30、60、90、120、150、180、240、300min血浆及脑组织中GAS的浓度,以相对摄取率(Re)、靶向效率(Te)及脑内峰浓度比(Ce)评价GAS-MVLs脑靶向性.结果 优化处方为药脂比为1∶2,醇脂比为1∶1,卵磷脂与三油酸甘油酯为1∶1.5,聚山梨酯80质量浓度为6%.精密称取处方量的卵磷脂、胆固醇、三油酸甘油酯溶于氯仿-乙醚(2∶1)混合溶剂为脂相,精密称取GAS溶于水作为内水相,内水相与脂相体积比为2∶3,将内水相加入到脂相中,在冰水浴下超声3 min,形成初乳;以6%聚山梨酯80为外水相,与初乳从不同入口注入微流控装置中,通过Y型芯片,设置总体积流量(18.78 mL·h-1)和体积流量比(外水相∶初乳=23∶1),经氮气去除有机溶剂,得GAS-MVLs.GAS-MVLs平均粒径为(2.09±0.14)μm,PDI为0.258±0.013,平均包封率为(34.47±0.39)%,分布均匀,形态圆整,结构致密.GAS在溶出介质中迅速溶解,6h的释放量接近90%;GAS-MVLs在前6 h释放速度较快,随后接近平衡,72 h最大累积释放率在65%左右.稳定性试验中GAS-MVLs的平均粒径缓慢增大,包封率缓慢下降.药动学试验Re为5.70、Te为0.37、Ce为2.04.结论 采用微流控技术成功制备GAS-MVLs,可显著提高GAS的脑内富集程度.

    微流控技术多囊脂质体天麻素脑靶向药动学

    不同孵育系统下人体外细胞因子释放差异的评价方法研究

    刘静王全军聂荷香许慧彬...
    2067-2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3种不同的抗体包被方法,评估人外周血细胞在OKT3刺激前后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的含量,为免疫治疗药物上市前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人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液氮罐中冻存备用,在固相干法、固相湿法(包被24、48 h)及液相法条件下,不同OKT3刺激浓度(1、2μg·孔-1)、刺激时间(24、48 h)下,以多功能流式点阵仪(Luminex)检测分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固相干法中OKT3刺激PBMC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显著,OKT3包被48h、刺激48 h各细胞因子(IL-2、IL-6、IL-10、IFN-γ、TNF-α)分别为阴性对照的6、2、22、214、51倍(1μg·孔-1),5、2、26、194、48倍(2μg·孔-1);OKT3包被48h、刺激24h各细胞因子(IL-2、IL-6、IL-10、IFN-γ、TNF-α)分别为阴性对照的 3、2、2、171、19 倍(1 μg·孔-1),4、2、3、174、21倍(2μg·孔-1);OKT3包被24h、刺激48h试验组中,各细胞因子(IL-2、IL-6、IL-10、IFN-γ、TNF-α)分别为阴性对照的 6、2、28、356、50 倍(1μg·孔-1),6、2、35、349、64 倍(2μig·孔-1);OKT3 包被 24h、刺激 24h 各细胞因子(IL-2、IL-6、IL-10、IFN-γ、TNF-α)分别为阴性对照的 3、2、1、127、16 倍(1 μg.孔-1),3、1、2、115、13倍(2μg·孔-1),表明随着OKT3包被时间延长、与PBMC作用时间延长组别效果更明显;固相湿法与液相法中IL-10呈现明显的含量降低,且二者在释放程度上相当,无组别关系.结论 固相干法孵育系统较固相湿法及液相法有明显的优势,并且OKT3作为阳性对照刺激PBMC诱导人体外细胞因子释放效果显著,可以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遵循GLP的毒理学试验中使用该方法评估药物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孵育系统外周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3单克隆抗体多功能流式点阵仪细胞因子风暴

    安全药理学研究中不同QT校正公式在清醒Beagle犬中的比较

    王庚莉曹竹杰黄芯玉王三龙...
    2075-2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的校正公式来确定适合清醒Beagle犬QT间期校正的公式,以用于非临床安全药理学研究.方法 用12只己进行遥测植入的Beagle犬(雌、雄各半)连续采集至少24h的心电图数据,测量并分析该期间内动物的RR和QT间期,采用 8种校正公式(QTcF、QTcB、QTcHDG、QTcV、QTcFRM、QTcNAK、QTcI、QTca)计算QTc,然后对不同校正公式计算的QTc与RR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寻找R值最接近零和P值最大的校正公式,并进行性别间的差异比较.结果 使用8种校正公式计算的QTc比较显示,QTca个体校正公式校正的R值为-0.025,P值为0.679;QTcI校正的R值为-0.040,P值为0.501;QTcF校正的R值为0.044,P值为0.461.与其他公式相比QTca校正公式的R值最接近于零并且P值最高,表明QTca计算的QTc受RR的影响程度最小,且表明QTc与RR2个变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在雄性Beagle犬中,通过QTcI个体校正公式校正的R值为0.070,P值为0.401;其次是QTca,R值为0.072,P值为0.391;再者为QTcF,R值为0.118,P值为0.159.在雌性Beagle犬中,通过QTcF通用校正公式校正的R值为-0.026,P值为0.755;其次是QTca,R值为-0.135,P值为0.108.雄性和雌性Beagle犬之间通过与其他公式的R值和P值的比较,表明QTca和QTcF校正公式计算的QTc都受RR影响程度较小且表明QTc与RR2个变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本机构试验条件下,使用个体校正公式QTca更适合校正清醒无束缚条件下Beagle犬的QT间期,可作为安全药理学研究中的优选方式.

    安全药理学评价QT校正公式QTc-RR个体校正公式QTcaBeagle犬

    溴己新LC-MS/MS法测定及大鼠吸入给药后分布动力学研究

    杨俊凤刘全国赵琳李冬芝...
    2082-2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及肺部组织中溴己新浓度测定的LC-MS/MS方法,并对大鼠给予盐酸溴己新雾化吸入溶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药物在血浆及肺部组织分布进行比较.方法 样品处理采用简便的蛋白沉淀法,内标为苯海拉明,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有机相为甲醇,水相为0.5%甲酸-5%甲醇水溶液,采用梯度程序进行洗脱,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的正离子模式下以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对血浆和肺组织中溴己新的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完整验证和部分验证.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雾化吸入给予盐酸溴己新雾化吸入溶液受试及参比制剂,定时采集血浆、肺、气管支气管并测定溴己新的浓度.结果 血浆及肺组织中溴己新浓度测定的分析方法验证各项均符合指导原则规定.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大鼠血浆、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布速度、分布程度基本一致,在主要靶部位气管支气管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结论 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快速、灵敏、简便,两种制剂在大鼠血浆及肺部组织分布具有一致性,可为该新剂型的国产化提供数据支持.

    LC-MS/MS溴己新吸入给药分布动力学

    基于ERK/mTOR通路探讨蔓性千斤拔素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徐志鹏唐云丽杨世林高红伟...
    2090-2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蔓性千斤拔素A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及蔓性千斤拔素A低、中、高浓度(20、25、30μmol·L-1)组或对照组、蔓性千斤拔素A30μmol·L-1、SCH772984 10μmo1·L-1+蔓性千斤拔素A30 μmol·L-1和SCH772984 10 μmol·L-1浓度组,对照组细胞培养液为含1%胎牛血清的RMPI 1640培养基,其余各组分别加入蔓性千斤拔素A或SCH772984(预处理细胞1h)使达到相应浓度,连续培养12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的情况:细胞自噬染色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自噬的情况;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LC3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细胞内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p-mTOR)、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Beclin1)、螯合体1(P6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浓度(20、25、30μmol·L-1)蔓性千斤拔素A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力(P<0.05、0.001),SCH772948(10μmol·L-1)能够显著逆转蔓性千斤拔素A诱导的A549细胞死亡(P<0.01);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显示20、25、30 μmol·L-1蔓性千斤拔素A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集落的形成(P<0.001);细胞自噬染色检测试剂盒结果显示20、25、30 μmol·L-1蔓性千斤拔素A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自噬,SCH772948 10 μmol L-1能够显著逆转蔓性千斤拔素A介导的A549细胞自噬抑制;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蔓性千斤拔素A 30 μmol·L-1能够显著减弱LC3B的荧光,SCH772948 10 μmol·L-1能够显著逆转蔓性千斤拔素A导致的LC3B荧光减弱;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表明,20、25、30 μmol·L-1蔓性千斤拔素A能够使A549细胞内p-ERK、p-mTOR、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SCH772948 10 μmol·L-1能够显著逆转蔓性千斤拔素A导致的A549细胞内p-ERK、p-mTOR、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及Beclin 1蛋白降低(P<0.001).结论 蔓性千斤拔素A可通过ERK/mTOR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自噬并导致细胞死亡.

    蔓性千斤拔素A蔓性千斤拔ERK/mTOR信号通路非小细胞肺癌自噬

    益胃汤加味对乙醇致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杨进张珅姚昌恒李娜...
    2099-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益胃汤加味对乙醇诱导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益胃汤加味低、中、高剂量(0.8、1.2、1.7 g·kg-1)组,每组8只,各组均按剂量预给药30 d后,全部动物严格禁食24 h(不禁水).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每只均ig给予无水乙醇1.0mL,1h后牺牲动物取材.暴露完整胃,展开胃黏膜面拍照,对损伤进行评分;取部分胃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另取部分胃组织测定髄过氧化物酶(MPO)、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前列腺素E2(PGE2)、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取血清检测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此外,体外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通过MTT与划痕实验,评价益胃汤加味对增殖及迁移的作用.结果 益胃汤加味可显著减轻胃黏膜损伤和降低胃黏膜病理评分(P<0.001);显著降低胃MPO活力并提高SOD活力(P<0.05、0.001);显著提高胃 PGE2、PGⅠ、PGⅡ 水平(P<0.05、0.001);显著降低血清 TNF-α、IL-1β、IL-6 水平(P<0.01、0.001);增加血清VEGF水平(P<0.05),促进GES-1和HUVEC细胞增殖与迁移(P<0.01、0.001).结论 益胃汤加味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分泌,缓解机体氧化应激,保护胃黏膜以及促进细胞增殖迁移等多种途径发挥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益胃汤加味胃溃疡抗炎氧化应激胃黏膜保护增殖迁移

    基于FAERS数据库的阿那白滞素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刘林慧汪玲李巧玲刘茂昌...
    2107-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阿那白滞素(Anakinra)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第4季度的不良事件数据,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Anakinra可疑风险信号进行挖掘.结果 共获得相关不良事件报告7428份,性别以女性(64.9%)为主,上报国家以美国(63.57%)为主.共检测到174个风险信号,涉及21个系统和器官分类,主要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4362例,40.11%),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3 722例,34.22%),发生频次较高的首选术语(PT)包括超说明书使用、注射部位各种反应等,新发现可疑不良反应包括肝胆系统相关不良反应、水痘等.剔除消费者和未知职业人员报告后分析结论同上.结论 Anakinra相关PT信号涉及系统器官较为广泛,应加强对Anakinra的临床规范化使用管理及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克服注射部位反应、加强用药依从性,在临床应用时应考虑药物对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在对待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时应谨慎使用Anakinra,同时应警惕肝胆系统相关不良反应.

    Anakinra药品不良事件FAERS信号挖掘

    环泊酚用于烧伤切痂植皮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

    陈熹冯甜甜张金辉芮鹏...
    2116-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环泊酚在烧伤切痂植皮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6月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烧伤切痂植皮手术成年患者216例,男139例,女77例,年龄18~59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9.6~29.2kg·m-2,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1例)和对照组(105例),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环泊酚0.4mg·kg-1,对照组采用丙泊酚2.0mg·kg-1,其余麻醉诱导药物保持一致.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T0)、环泊酚/丙泊酚注射完毕时(T1)、插管完成即刻(T2)、插管后10 min(T3)、切痂时(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T0和T1的呼吸频率(RR),镇静成功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以及注射痛、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患者基线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1、T2时MAP、HR更高、BIS更低(P<0.05);观察组T1的RR更高(P<0.05);观察组镇静成功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注射痛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环泊酚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相较于丙泊酚,环泊酚在烧伤切痂植皮手术全身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注射痛等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烧伤患者切痂植皮手术环泊酚丙泊酚麻醉诱导镇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