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半月刊

2096-0417

whr01@whu.edu.cn

027-68772482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工学部68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Journal Women's Health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发掘女性健康研究的新问题,引领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捕捉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推广医务管理的新方法,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新型专家学者。目标成为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权威、高水平的交流发布平台。本刊以妇幼保健医学为主,兼及其他医学领域。征稿范围包括妇、产、儿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护理及其他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测评;医疗卫生单位教学、政策制度的调查报告及评价;兼收其他临床医学各科及中医药类论文(男性专科及偏方除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凝血四项及FDP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应用价值

    孙维强魏计华韩冰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及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2023 年 6 月本院 86 例临产期孕妇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取同一时间段在本院接受检查的 86 例健康非孕妇临床资料,设为对照 1组,同一时间段本院 86 例非临产期孕妇临床资料为对照 2 组(孕早期 20 例,孕中期 32 例,孕晚期 34 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浆FDP及凝血功能四项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 1 组、对照 2 组的检测结果;对比产后出血组(18 例)和产后未出血(68 例)的产前FDP凝血功能四项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TT、PT、APTT均短于对照 1 组,FIB及FDP水平均高于对照 1 组(P<0。05);观察组PT、APTT水平均短于对照 2 组各妊娠阶段孕妇,FIB及FDP水平均高于对照 2 组各妊娠阶段孕妇,TT短于对照 2 组孕早期孕妇(P<0。05);对照组 2 组组内,孕晚期APTT水平短于孕早期孕妇,且FIB及FDP水平高于孕早期孕妇(P<0。05);临产期孕妇中产后出血组PT、APTT均长于产后未出血组,FDP水平高于产后未出血组(P<0。05);两组TT及 FIB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动态化监测血浆FDP及凝血功能四项结果,可及时了解孕妇的凝血功能以及纤溶功能变化,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凝血功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临产孕妇产后出血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白介素10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

    冯雪妮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白介素 10(IL-10)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CIN与宫颈癌患者各 70 例,分别记作CIN组与宫颈癌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 例记作健康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三组血清SCC-Ag、IL-10 水平,选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CC-Ag、IL-10 诊断CIN或宫颈癌的效能。对比CIN不同分级患者血清SCC-Ag、IL-10 水平并分析血清SCC-Ag、IL-10 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Ag、IL-10 水平均高于CIN组及健康对照组,且CIN组血清SCC-Ag、IL-10 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CC-Ag、IL-10 水平联合诊断CIN或宫颈癌的效能较单一指标更佳(曲线下面积:0。962,95%CI:0。942~0。982)。CINⅢ级患者血清SCC-Ag、IL-10 水平均高于CINⅠ级及CINⅡ级,且CINⅡ级患者血清SCC-Ag、IL-10 水平均高于CINⅠ级(均P<0。05)。不同病灶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SCC-Ag、IL-10 水平对比差异明显(均P<0。05)。结论:血清SCC-Ag、IL-10 水平在CIN与宫颈癌患者中均呈异常高表达,且与病情严重呈密切相关。

    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白介素10

    PBL结合CBL模式在皮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何洁媛林颖黄翠薇潘丽丽...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在皮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本院皮肤风湿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 40 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0 人,对照组接受传统查房教学,观察组采用PBL结合CBL模式教学,对比两组理论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查房能力。结果:1)带教前,两组理论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带教后,观察组理论成绩(93。2±2。5)分和操作考试成绩(91。0±1。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患沟通(8。3±1。1)分、人文关怀(8。2±1。0)分、护理评估(7。9±1。3)分、护理诊断(7。7±1。0)分、护理措施(7。6±1。2)分、卫教咨询(7。9±1。2)分、整体表现(8。1±0。7)分等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认为本次带教能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沟通交流能力、增强观察能力等,对带教的反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对带教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皮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结合CBL模式可提高护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增强查房能力。

    皮肤科临床护理带教PBLCBL

    迷你临床演练联合OTD带教对实习护生导尿术操作技能提升的影响

    韩玉静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联合OTD带教对实习护生导尿术操作技能提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护理部 2019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轮转到脊柱外科的 60 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教改前(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30 名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教改后(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30 名设为观察组,实施迷你临床演练联合OTD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导尿术操作成绩、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评分、核心能力、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尿术素质要求、操作前准备、操作步骤、整理记录、综合评价各项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两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各项维度评分(护理问诊、查体、计划、技能、健康教育、组织效能、人文关怀)较实习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各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两组护理核心能力各项维度评分较实习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知识综合、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估和干预能力三项护理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形式、学习获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迷你临床演练联合OTD带教应用于实习护生教学中有利于提升护生导尿术操作技能,提高临床能力及核心素养,且护生满意度较高。

    迷你临床演练OTD带教实习护生导尿术操作技能

    2880例成年女性乳腺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潘艳丽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2880 例成年女性乳腺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成年女性乳腺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21 年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本院接受乳腺癌筛查的 2880 例成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年份乳腺彩超、乳腺钼靶X线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按照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分作乳腺癌组(n=92)及非乳腺癌组(n=2788),对比两组各项基线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成年女性乳腺癌的影响因素。结果:2023 年成年女性乳腺彩超阳性率、乳腺钼靶X线阳性率以及病理阳性率均高于 2021 年及2022 年,且 2022 年成年女性乳腺彩超阳性率、乳腺钼靶X线阳性率以及病理阳性率均高于 2021 年(均P<0。05)。乳腺癌组月经不规律、月经初潮年龄<13 岁、末次怀孕年龄≥35 岁、流产史、乳腺癌家族史及乳腺外伤史人数占比均高于非乳腺癌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月经不规律、月经初潮年龄<13 岁、末次怀孕年龄≥35 岁、流产史、乳腺癌家族史、乳腺外伤史是成年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成年女性乳腺癌检出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月经规律状况、月经初潮年龄、末次怀孕年龄、流产史、乳腺癌家族史及乳腺外伤史等。

    乳腺癌筛查影响因素成年女性彩超乳腺钼靶X线

    近年《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学术分析报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编辑部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