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半月刊

2096-0417

whr01@whu.edu.cn

027-68772482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工学部68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Journal Women's Health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发掘女性健康研究的新问题,引领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捕捉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推广医务管理的新方法,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新型专家学者。目标成为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权威、高水平的交流发布平台。本刊以妇幼保健医学为主,兼及其他医学领域。征稿范围包括妇、产、儿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护理及其他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测评;医疗卫生单位教学、政策制度的调查报告及评价;兼收其他临床医学各科及中医药类论文(男性专科及偏方除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CEA、CA125、CA153联合HER2检验结果对于乳腺癌的临床判断作用研究

    杨西红程凤菊王涵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EA、CA153以及CA125与HER2检验结果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东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分为A组,再选取同一时间段内40例健康体检者纳为B组展开研究,对两组进行CA125、CEA、CA153和HER2检验对比。结果:1)A组患者的血清CA153、CA125、CEA和HER2等指标检验水平和B组相比较,明显更高,组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2)A组患者单独检出的各项血清指标阳性率和B组相比较,明显更高,同时联合检出阳性率和单独检出相比,明显更高,组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3)血清CA153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其次为CA125和HER2、CEA;联合检验和单独检验相比较,诊断价值更为显著。结论:临床可以通过联合血清CA153、CA125、CEA和HER2指标检验来对乳腺癌进行有效诊断,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检出率,还能够为疾病的诊治方案和严重程度提供一定参考。

    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

    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对复发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爱萍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复发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复发卵巢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紫杉醇治疗,研究组应用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CEA、VA125、VEGF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CEA、VA125、VEGF水平均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INF-γ、IL-2水平均有所升高,IL-10、IL-6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INF-γ、IL-2水平均更高,IL-10、IL-6水平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性粒细胞偏低、脱发、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合计发生率更低,生存时间更长(P<0。05)。结论:复发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可获得更为优良的临床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生存时间更长,肿瘤标志物水平、VEGF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明显降低。

    紫杉醇异环磷酰胺复发卵巢癌

    超声筛查胎儿甲状腺前后径、横径及甲状腺功能评分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预测模型

    宋亚男刘建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筛查胎儿甲状腺前后径、横径及甲状腺功能评分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预测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本院产前检查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100例,均在产前应用二维超声筛重点筛查胎儿甲状腺形态学,分析孕22~29周、30~33周、≥34周时胎儿的甲状腺前后径、横径;并对胎儿进行甲状腺功能评分,分析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分析其检出价值。同时绘制ROC分析甲状腺前后径、横径及甲状腺功能评分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10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在胎儿娩出后经检查,出现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12例(12。00%),其中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10例(10。00%),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2。00%)。超声多参数联合评分检出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11例,超声检出甲状腺功能异常8例,超声多参数联合评分诊断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灵敏度为91。67%、阳性预测值100。00%,均高于单一超声检查的58。33%、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孕22~29周、30~33周、≥34周时的甲状腺前后径、横径及超声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绘制ROC曲线后,甲状腺前后径、横径结合甲状腺功能评分诊断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灵敏度95。00%、特异度100。00%均高于单一标准(P<0。05)。结论:超声筛查胎儿甲状腺前后径、横径及甲状腺功能评分能有效评估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提高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预测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甲状腺功能异常超声新生儿甲状腺前后径横径甲状腺功能评分

    谷维素联合芬吗通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杨见英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采取谷维素联合芬吗通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效果及对血清激素、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平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芬吗通片治疗1个月,观察组采取谷维素联合芬吗通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比较疗效的结果方面,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具体是92。50%vs 72。50%(P<0。05);在两组经为期1个月治疗,经测定的FSH、LH、CD8+结果相对于治疗之前均下降,而治疗后观察组的指标比对照组低(P<0。05);而在指标E2、CD3+、CD1+的测定结果上,两组相比于治疗前呈现升高,观察组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无组间的结果差异(P>0。05)。结论:采取谷维素联合芬吗通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非常好的效果,能调节相关血清激素的指标,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更年期综合征谷维素芬吗通血清激素免疫功能

    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对女性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王庆礼刘厚林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对女性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予以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喹硫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治疗第4周及第8周,观察组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同时期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女性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可提高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和睡眠质量,同时可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佳。

    帕罗西汀喹硫平女性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HAMA量表睡眠质量

    血清 TSH、TPOAb、TGAb、AMH 水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孙茜唐婕钟惠珠周剑英...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P-COS不孕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TSH、TPOAb、TGAb、AMH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SH、TPOAb、TGAb、AMH水平诊断PCOS不孕的效能。此外,将PCOS不孕患者按照是否成功妊娠分作妊娠组(n=41)与未妊娠组(n=79),对比两组血清TSH、TPOAb、TGAb、AMH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OS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TSH、TPOAb、TGAb、AM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H、TPOAb、TGAb、AMH水平联合诊断PCOS不孕的效能优于四项指标单独诊断。未妊娠组血清TSH、TPOAb、TGAb、AMH水平均高于妊娠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TSH、TPOAb、TGAb、AMH水平均是PCOS不孕患者未成功妊娠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TSH、TPOAb、TGAb、AMH水平在PCOS不孕患者中均存在异常高表达,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且与患者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促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苗勒氏管激素

    新产程标准管理下第二产程不同体位对高龄初产妇分娩控制感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唐守英邢志芳袁燕丽王亚男...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新产程标准管理下第二产程不同体位对高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疼痛程度及第二产程质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体位不同分为自由体位组和手膝俯卧位组,均在第二产程中给予会阴按摩辅以外阴热敷,自由体位组40例给予第二产程分阶段自由体位,手膝俯卧位组40例给予第二产程手膝俯卧位分娩,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结局、第二产程质控指标,产妇分娩控制感及疼痛程度。结果:手膝俯卧位组的自然分娩率90。00%(36/40)高于自由体位组的72。50%(29/40),会阴的完整率30。00%(12/40)高于自由体位组的10。00%(4/40)(P<0。05)。手膝俯卧位组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自由体位组(P<0。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手膝俯卧位组的第二产程羊水粪染发生率2。50%(1/40)与自由体位组7。50%(3/40)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手膝俯卧位组的分娩控制感量表(Labour agentry scale,LAS)、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水平均低于自由体位组(P<0。05)。结论:第二产程手膝俯卧位的分娩通过给予腰骶部按摩,可以改善高龄初产妇的自控感及疼痛程度,调节第二产程质控指标,调控分娩结局,提高临床疗效。

    第二产程体位高龄初产妇分娩控制感母婴结局

    氨甲环酸联合凝血因子补充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丁玉红洪雷朱晓丽张正勤...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 FⅦa)对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RPP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RPPH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r FⅦa补充法,观察组给予r FⅦa补充法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围产期出血量动态监测情况、临床指标、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并发症风险。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HCT、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PTT、T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风险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r FⅦa补充法联合氨甲环酸应用于RPPH患者中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改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康复时间。

    难治性产后出血氨甲环酸凝血因子补充法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并发症

    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兴艳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围绝经期AU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行诊断性刮宫及常规治疗,在上述基础治疗基础上,常规组予以孕激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予以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血红蛋白、性激素水平及复发情况,并比较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4。29%vs77。14%)(P<0。05)。较之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更低,月经周期更短,血红蛋白水平更高,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常规组低,月经周期较常规组短,血红蛋白水平较常规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LH、E2及FSH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均更低,且观察组各指标较常规组低(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子宫内膜厚度,缩短月经周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可调节性激素水平,降低复发率,未增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

    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效果

    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与妊娠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焦真真胡艳军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就诊的11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采集基线资料,检测PLT、MPV、PDW、凝血指标水平。比较两组不同妊娠结局GDM患者的临床特征、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GDM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不良妊娠结局与PLT、MPV、PDW、凝血指标之间相关性;基于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构建GDM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模型,做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10例GDM患者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3。64%(37/110),未发生率66。36%(73/110)。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组2hPG、HbA1c、MPV、PDW、FIB高于未发生组,PLT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PLT、MPV、PDW、FIB为GDM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pearman分析显示不良妊娠结局与 PLT(r=-0。437)呈负相关,与 MPV(r=0。415)、PDW(r=0。374)、FIB(r=0。358)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PLT、MPV、PDW、FIB联合预测模型预测GDM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AUC(95%CD为0。846(0。785~0。902),高于单一指标的预测效能。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可见PLT、MPV、PDW与凝血指标FIB异常表现,且与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同时联合指标预测其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效能较高。

    妊娠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PLTMPVPDW凝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