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祖元刚

双月刊

1673-5102

zhiwuyanjiu@vip.163.com

0451-82190611

150040

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研究/Journal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植物研究》1959年创刊,是由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6年变更为双月刊。本刊是以植物分类、基因工程、植被生态、数量遗传学等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刊载内容为新分类群、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学、植物化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群落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始性论文,以及相应学科较重要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论文。现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BAD)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并加入了《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网》,以及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植物研究》所发表的新分类群,已被英国皇家植物园出版的《邱园索引》(Index kewensis)收录,在植物学界享有很高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青杨PubZIP1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与抗旱表达特性分析

    刘晓杨佳张馨马苗苗...
    23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大青杨中克隆得到PubZIP1基因,通过基因测序结果可知,PubZIP1基因全长1 083 bp,编码360个氨基酸.分析得出PubZIP1蛋白含有BZIP和DOG1两个结构域,其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62.50%)、无规卷曲(29.72%)、延伸链(5.56%)、β-折叠(2.22%).通过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PubZIP1基因位于细胞核.通过qRT-PCR分析表明,在模拟干旱的不同7% PEG6000胁迫时间下,分析结果表明胁迫后PubZIP1基因在大青杨根中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而在大青杨茎和叶片中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叶片中明显被诱导表达.预测该基因可能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并行使功能.

    大青杨PubZIP1基因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

    5个毛果杨PtrZFP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李亚博吕佳欣谭冰高彩球...
    24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ZFP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指环结构域的转录因子.从毛果杨中鉴定出5条ZFP基因(命名为PtrZFP1-5),对其特性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初步了解这些基因是否能对胁迫做出应答.对PtrZFP1-5基因进行生物学分析,进一步利用qRT-PCR技术分析NaC1、PEG6000和ABA胁迫处理后毛果杨根、茎和叶中5条基因的表达情况.PtrZFP1-5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残基数为258~338 aa,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7.7~37.3 kDa,理论等电点为4.87~8.61,5个基因不均等的分布在毛果杨基因组的3条染色体上.qRT-PCR结果显示,0.2mol·L-1 NaC1、15% (w/v) PEG6000和100 μmol·L-1 ABA胁迫处理后,5个PtrZFP基因在毛果杨根、茎和叶中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PtrZFP1基因在3种胁迫后毛果杨中均被明显的上调表达;PtrZFP2基因在盐、渗透和ABA胁迫处理后,叶中的表达都明显被抑制;PtrZFP3基因受到干旱胁迫时在根中的响应最为明显;而叶和茎中,表达量在大部分胁迫的大部分时间点无明显改变.PtrZFP4基因也能在根和茎中对干旱胁迫做出明显应答.PtrZFP5基因在经受盐和ABA胁迫后,在叶中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trZFP1-5这5个基因至少能在一种器官中对一种胁迫处理做出应答,但参与的胁迫应答类型和机制可能不同.

    锌指蛋白转录因子毛果杨非生物胁迫

    杨树HDA902基因在低温胁迫应答反应中的功能

    关韬刘超李开隆夏德安...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RT-PCR的方法从毛果杨中克隆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DA902.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遗传转化到烟草中,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低温耐受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DA902在烟草中的表达显著提高了转基因株系对低温的耐受性.叶片NBT和DAB染色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后转基因烟草比野生型烟草产生较少的活性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转基因烟草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烟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HDA902参与低温胁迫应答反应,其过量表达提高了植株耐低温的能力.

    烟草HDA902低温胁迫耐受性

    拟南芥AtUNE12基因的耐盐功能初探

    李子义贺子航卢惠君王玉成...
    257-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拟南芥抗逆相关bHLH转录因子家族中AtUNE12基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耐盐功能初探.首先构建AtUNE12基因的植物过表达载体(pROKⅡ-AtUNE12),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转化拟南芥,利用qRT-PCR技术检测获得T3代AtUNE12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在盐胁迫下,分析过表达AtUNE12与野生型拟南芥长势、根长及鲜重;比较过表达AtUNE12与野生型植株的电解质渗透率、失水率、MDA含量、POD与SOD活性及H2O2含量,鉴定AtUNE12基因是否具有耐盐能力.结果 表明:过表达AtUNE12基因降低了拟南芥植株的失水率、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保护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增强了POD与SOD活性,降低了拟南芥植株内的H2O2含量,进而增强拟南芥植株的ROS清除能力,从而提高拟南芥的耐盐能力.

    bHLH转录因子AtUNE12拟南芥耐盐抗逆分析

    FaesAP2B基因在甜荞长雌蕊长雄蕊突变体lpls的表达分析

    张娇王旋张良波刘志雄...
    26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弄清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长雌蕊长雄蕊突变体lpls花和籽粒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从甜荞中克隆出1个长1 788 bp的AP2同源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FaesAP2B(GenBank登录号为MK290847.1).序列结构分析表明:FaesAP2B基因包含1个长l 38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1个由45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AP2/ERF家族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含有2个高度保守的AP2结构域,第1个AP2结构域前还存在1个由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核定位信号区.用qPCR检测FaesAP2B基因在甜荞lpls突变体根、茎、幼叶、花被片、雄蕊、雌蕊以及发育4d的果实共7种器官中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显示:FaesAP2B在甜荞突变体lpls营养组织和生殖结构中均有表达,但其在花器官和果实等生殖结构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营养组织,且在雄蕊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在其他6种组织中的表达量(LSD,P<0.01),同时,FaesAP2B在花被片、雌蕊和发育4d的果实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在根、茎和叶等营养器官中的表达量(LSD,P<0.01),但该基因在其根、茎、叶间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推测该基因可能主要参与调控甜荞lpls突变体花和果实的发育.

    甜荞花发育FaesAP2BAP2

    细叶百合LpPEX7基因克隆及盐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

    何好朱国庆陈诗雅徐畅...
    274-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细叶百合的鳞茎中克隆出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合成蛋白基因(LpPEX7),该基因ORF全长957 bp,编码318个氨基酸.LpPEX7蛋白序列包含6个WD40保守结构域,通过同源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LpPEX7与其他植物的PEX7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LpPEX7基因在细叶百合种子,叶片和鳞茎中的表达量比较高,在根和花中表达量比较低,在H2O2,NaCl,NaHCO3不同逆境处理条件下,LpPEX7基因的表达量都发生了改变.在盐碱和氧化胁迫处理下,LpPEX7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种子的萌发要早于野生型种子的萌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LpPEX7基因与盐碱、氧化逆境有一定的应答关系,为细叶百合的耐盐碱性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候选基因.

    细叶百合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合成蛋白基因表达拟南芥

    杜仲雄花芽2个发育时期转录组分析

    朱利利杜庆鑫何凤庆军...
    284-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仲(Eucommia ulmoides)雄花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营养价值.为了揭示杜仲雄蕊原基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杜仲雄花芽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杜仲良种“华仲11号”(“Huazhong No.11”)为材料,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苞叶原基分化期和雄蕊原基分化期的花芽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对2个发育时期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与雄花芽形态发育相关的差异基因.结果 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0.48 Gb过滤数据,各样品的clean reads与杜仲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比对效率为90.56%~93.01%.在2个发育时期筛选出58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雄蕊原基发育期上调基因315个,下调基因267个.差异基因GO和KEGG功能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在与生长发育、光周期途径、激素合成和信号传导、碳代谢等相关的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结果 显示光周期途径是杜仲成花诱导的重要途径,同时雄花芽在形态分化过程中受碳水化合物、植物激素和其他代谢物质调控.此外,MADS-box家族成员FLC、SOC1、AGL3和AGL8参与杜仲雄蕊器官发育.本研究为杜仲花发育基因调控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雄花用杜仲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杜仲雄花芽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

    羽衣甘蓝类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L1-2的基因克隆及蛋白表达分析

    李阳施亚坤高士科李晓屿...
    293-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自交不亲和系(S13-bS13-b)为试材,利用RT-PCR和RACE的方法从柱头中分离类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BoPDIL1-2基因.将BoPDIL1-2编码区的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4b上,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与纯化;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BoPDIL 1-2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BoPDIL1-2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柱头的表达情况.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羽衣甘蓝BoPDIL1-2与油菜BnPDIL1-2、拟南芥AtPDIL1-2的一致性分别是97.3%和85.5%.SDS-PAGE结果显示,在分子量58 kD处有BoPDIL1-2蛋白特异性地诱导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BoPDIL1-2在羽衣甘蓝柱头中特异表达,而且在柱头发育早期表达量较低,在开花期柱头表达量较高.

    羽衣甘蓝类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表达分析

    悬钩子属DNA条形码通用序列的初步筛选

    巫伟峰沈玺龙陈哲杨鼎元...
    30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悬钩子属(Rubus)植物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筛选获得适用于悬钩子属植物的通用条形码序列.该研究基于GenBank数据对ITS、ITS2、matK、rbcL、trnH-psbA、trnL-trnF 6个DNA条形码序列进行了遗传变异、barcoding gap、建树等评估分析.结果 显示,trnH-psbA、matK、rbcL、rtnL-trnF的种内变异与种间变异差异较大,变异分辨率分别为97.32%、83.33%、79.07%、64.95%,存在较大的barcoding gap;NJ一致树分析显示,matK的单系性比例最高(67%),其次为trnH-psbA (64%),rtnL-trnF (43%),rbcL(30%).结果 表明,悬钩子属植物的matK与trnH-psbA序列种内变异与种间变异差异较大,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物种,具有较大的鉴定潜力.建议将matK和trnH-psbA作为悬钩子属植物鉴定的核心条形码序列,rtnL-trnF、rbcL作为辅助条形码序列.

    悬钩子属DNA条形码筛选物种鉴定matKtrnH-psbA

    松籽油的干式酶法提取工艺优化与理化性质分析

    祖述冲
    308-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于式酶法松籽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干式酶法提取松籽油最佳制备工艺为:0.2%淀粉酶、料液比为6∶1、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8h,所得最大出油率为90.2%,残油率为6.2%.经检测最佳制备条件提取的松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90.09%,其中油酸含量为26.84%,介酸含量为2.41%、亚油酸含量为46.25%、皮诺敛酸为14.59%;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为6.5%、硬脂酸为3.41%.松籽油酸价为2.61 mg·g-1、过氧化值为1.56 mmol·kg-1、丙二醛含量为0.41 mg·kg-1.所有检测结果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LS/T 3242-2014》松籽油中质量标准的要求.

    松籽油干式酶法单因素实验皮诺敛酸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