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药研究
中外医药研究

旬刊

中外医药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ine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效果的临床对比研究

    李秋桂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龄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分组护理后,卧床和住院时间、住院消费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心律失常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龄患者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

    蔡甜甜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每组各5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分组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便秘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后可有效避免患者便秘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便秘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张彩霞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将其按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72。09%),而并发症发生率(4。65%)则低于对照组(18。60%)(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股骨颈骨折优质护理应用价值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陈媛媛郜风清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探究该种护理方式是否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80位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这个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筛选时,要保证参加实验的患者自住院以来的临床资料要完整,并且患者自身同意参加本次实验。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了两组,每组患者的人数相同。对照组仍然采用的是之前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两个小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情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我院对两个小组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致残率方面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些数据都具有研究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来说,护理效果更佳,不仅可减少患者致残率的发生,还可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地避免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值得推广和借鉴。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患者致残率

    导向教学(PBL)联合虚拟情境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周少云
    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导向教学联合虚拟情境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儿科实习护生30人,根据带教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实验组采取导向教学(PBL)联合虚拟情境护理带教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对比两组护生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2500、4。9638,P=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导向教学联合虚拟情境带教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生的带教效果,让实习护生能够快速掌握护理知识与技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导向教学虚拟情境儿科护理带教应用效果

    社区跟进式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的改善研究

    史界萍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予以社区跟进式护理对其生活能力所具有的改善效果和对护理效果所具有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4例,研究组33例。待所有患者出院后,予以常规组患者一般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在一般康复护理基础上配合社区跟进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变化情况及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实施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各项生活能力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所有患者生活能力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实施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经治疗后出院休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予以社区跟进式护理,具有较为优异的护理效果,可通过护理使患者生活能力得到一定提升,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可通过护理有效增进医患关系,值得在各级医疗系统中推广应用。

    老年脑卒中社区跟进式护理护理效果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

    小讲课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邹进宋旭日黄谦刘刚...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教学中应用学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病理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我院护理2016届5年制2个班105人、2017届3年制2个班102人为调查对象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开展小讲课模式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就学生对小讲课的态度、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等进行调查。结果82。1%的学生认为小讲课的模式对自己学习病理生理学兴趣有提高,96。6%的学生认为通过小讲课能提高自己语言表达沟通能力,95。7%学生认为通过小讲课内化巩固了病理学知识和技能。结论: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促进作用,对病理学教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小讲课高职护理病理学教学改革

    关节腔注射联合微波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谢媛媛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关节腔注射联合微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72例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关节腔注射治疗,给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腔注射联合微波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患者时,采用关节腔注射联合微波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种联合治疗的方式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节腔注射微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护理

    肺结核患者护理中选择性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焦璐陈小霞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护理中选择性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345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选择性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评分(t=6。08)、焦虑评分(t=7。22)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11。25,P<0。05)。结论:选择性心理护理用于肺结核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肺结核选择性心理护理抑郁

    精细化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意识在小儿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周娥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意识在小儿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儿科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0例静脉输液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方法将入组患儿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患儿依从性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联合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穿刺成功率和患儿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患者静脉输液中采取精细化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减低不良发生的几率,同时减缓患儿的疼痛程度,使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与配合度得到显著提升,还能够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创建,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精细化护理个性化护理小儿患者静脉输液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