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姚杰

双月刊

1001-7283

zwzz304@mail.caas.net.cn

010-8210879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作物杂志/Journal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于1985年创刊,刊名由方毅题字。该刊自创刊以来直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流畅的叙述传播着作物科学知识,及时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物。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读者对象为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主要病毒病调查

    李宗泽陆占军史云云杜伟...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铃薯是宁夏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而马铃薯病毒病会对其产量和品质产生显著影响,种薯脱毒成为防治马铃薯病毒病的最主要途径.为了解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病毒情况及其发生趋势,2019-2023年在宁夏马铃薯主要脱毒种薯生产县(区、农垦)共采集1105份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原种和一级种等各类型种薯,应用DAS-ELISA技术检测,筛查危害马铃薯最严重的6种病毒(PLRV、PVY、PVA、PVS、PVM和PVX)携带情况.结果表明,6种马铃薯病毒在宁夏生产的马铃薯种薯中均有携带,不同地区携带的种类有所不同,其中PLRV检出率最高,达到了 4.16%,PVY、PVA、PVS和PVM检出率分别为3.98%、3.80%、3.62%和2.17%,PVX检出率最低,仅为1.63%.种薯中携带一种病毒(11.12%)和多种病毒(2.97%)情况同时存在,但是种薯整体病毒侵染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马铃薯种薯病毒病DAS-ELISA防控

    欢迎订阅2025年《作物杂志》

    236页

    防御假单胞菌KBD-3在作物病害防治及富硒中的应用研究

    崔宏刘青赵秀珍宗浩...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防效优良的微生物应用于作物病害防治中,同时开发一条安全的补硒途径进行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对前期筛选到的防御假单胞菌KBD-3进行了抗病及纳米硒化研究.结果表明,KBD-3菌液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较好的钝化效果,抑制率高达95.77%,同时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70.89%.另外,KBD-3可将亚硒酸钠还原为纳米硒,经纳米硒溶液处理的绿豆芽中硒含量大幅提高.这表明,KBD-3不仅为作物病害防治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还能较好地用于作物的富硒培育.

    防御假单胞菌病害防治富硒烟草花叶病毒青枯病绿豆芽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玉米种子精选方法研究

    韩小伟周江明高英波田雪慧...
    24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探讨适宜的种子精选方法及参数,以郑单958为材料,通过种子形态自动化识别软件(Seed Identification)获取单粒玉米种子物理参数,并进行单粒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玉米种子活力指标与其形态物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筛选最优精选指标,同时采用单一指标分类法、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种子发芽率,确定最佳精选方法.结果表明,幼苗芽长、根长、鲜重与种子物理参数R、A、S、B3呈显著相关.分别按170≤R≤190、10≤A≤20、16≤S≤24、71≤B3≤79进行单一指标精选,其发芽率由未筛选前的66.0%分别提升至72.1%、73.7%、75.0%、73.6%,获选率分别为56.8%、63.6%、52.3%和50.8%;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方法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80.9%,种子发芽获选率88.4%,模型稳定率97.3%;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方法下种子发芽率提高至82.9%,种子发芽获选率89.5%,模型稳定率97.7%.综上,物理指标R、A、S和B3值可作为玉米种子精选参数;相比单一指标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种子发芽率、获选率和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可确定为最佳精选方法.

    玉米种子精选方法物理参数机器视觉技术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

    苦荞新品种"成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向达兵叶雪玲范昱刘长英...
    249-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苦2号"是通过对四川凉山州的推广品种"川荞3号"用0.2%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然后在后代群体中选择突变体单株,通过多代株(行)系选择、品系鉴定、品种比较、区域试验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86~96 d,为中熟品种,具有苗齐、幼苗健壮、株型紧凑等特点.叶片戟形,中等大小,绿色.株高107~133 cm,主茎分枝数5~8个,主茎17~21节,茎秆绿色,花色淡绿、无香味,花序柄短,结实率高,结籽集中.籽粒褐色,三角形,长度较短,千粒重17~20 g."成苦2号"具有抗逆性强、落粒性低、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2021-2022年新品种区域试验有5个试点、10个参试种、1个对照品种(九江苦荞),2年平均产量2764.8 kg/hm2,较对照增产14.6%.该品种适宜在四川省凉山州苦荞种植区及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苦荞新品种成苦2号选育栽培技术

    欢迎订阅2025年《农业科技通讯》杂志

    253页

    冬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关键技术

    刘阿康栗丽常旭虹王德梅...
    25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年(2024年)冬小麦秋播形势总体有利,一是底墒普遍比较充足,有利于适墒播种.二是种子质量好,数量充足,能满足秋播用种需求.不利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频发、重发,气象条件不确定性大.秋播关键技术以"四适"(适墒、适期、适量、适深)为主线,冬前管理围绕"四关键"(关键时期、关键地区、关键环节、关键技术),突出抓好"三环节"(整好地、播好种、出好苗),落实落细"双镇压"(播前镇压、播后镇压),努力实现"一提高"(提高冬前一类苗比例),奠定2025年小麦丰产基础.

    冬小麦秋播冬前管理关键技术

    《作物杂志》2024年总目录

    257-266页

    《作物杂志》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