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哲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哲学动态
哲学动态

余涌

月刊

1002-8862

zhexuedongtai@yahoo.com.cn

010-85195528 85195517 85195538

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哲学动态/Journal Philosophical Trend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动态性、资料性的学术刊物。它提供国内外哲学界信息;反映哲学各学科的新动向、新问题、新成果;交流研究工作经验;刊登哲学短论和资料;开展述评,活跃讨论;促进哲学的研究、教学和宣传工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形态的空间现象学及其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生产之维

    曹瑜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社会生活的空间化研究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及辩证法思想所呈现的生活世界现象学意涵,一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和新资本主义生产了一个抽象空间,它在国家与国际层面体现为商业世界、货币权力和政治国家的空间抽象性;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也具有理论参考价值.空间生产的差异性特质所意指的人类对自然从支配关系到取用关系的转变,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革命本质,也揭示了自然与政治、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的内在统一关系.中国特色的整体性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基本构型和实践方略,厘清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历史方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既是政治生态学意义上的"美好共同世界"的时代化呈现,也是空间辩证法意义上的"围绕地球母亲展开的差异性空间组织"的时代化表达,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意义上的"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社会形态空间现象学空间生态文明政治生态学人类命运共同体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的循环论证和人本主义"公案"辨析

    卜祥记闫艳芳
    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因循环论证和人本主义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尤其是笔记本Ⅰ遭遇了诸多非议和责难,严重遮蔽了其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理论价值.循环论证问题的症结在于未能正确地确证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起点,同时混淆了马克思讨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关系的纵向历史序列和横向现实序列两个不同视角,致使超越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功绩被误解为自相矛盾的"循环论证".对笔记本Ⅰ作出人本主义定性的症结则在于,仅仅停留在对"类""类存在物"等费尔巴哈话语的外围观察,以致未能认识到异化劳动理论在思想内涵上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体现出新的政治立场和理论任务、新的逻辑起点和论证逻辑、新的逻辑结论和思想取向.

    循环论证人本主义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唯物史观

    应然与实然的冲突——马克思批判普鲁士新闻检查制度的规范性维度及其思想史意义

    徐梦秋张一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对普鲁士新闻检查制度的批判,蕴含着他对应然与实然这一矛盾关系的思考,呈现出其批判的规范性维度.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文章及思想所展现的规范性维度,突出地表现于他站在新兴资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立场上,用自由主义的新闻出版应然观去批判普鲁士官方的新闻检查制度和普鲁士新闻出版界的实然状况,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而斗争.马克思在批判普鲁士新闻检查制度时所遭受的挫折,以及他同时期进行的维护贫困农民利益的斗争,一方面促使他反思、疏离了青年黑格尔派,另一方面引发了他对"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为他后来实现世界观的转变、研究经济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实证性)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应然实然规范性书报检查令新闻出版自由

    从《教学通义》的内在困境看康有为的经学转向

    皮迷迷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有为从以《教学通义》为代表的古文经学立场转向以"两考"为标志的今文经学立场,前人多将之归因于廖平的影响和康有为上书清帝失败等外部因素.然而,以《教学通义》中的内在困境为线索,可以看到,此种转变自有其内在动因,即康有为对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经学体系的诉求.由于廖平的"二变"处理了经学中周公、孔子的矛盾,帮助康有为克服了他在《教学通义》中的理论困境,实现了经学体系的一统.因此,康有为果断接受了廖平"二变"中以古学为刘歆所伪的结论,实现了他的经学转向.

    康有为廖平《教学通义》经学转向

    容肇祖哲学史研究的创新转化及其启示——以其对泰州学派的研究为中心

    胡士颍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容肇祖治学涉及哲学、历史、思想史、文学史、文献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很多成果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创造性和典范性.他在数十年的治学生涯中,通过年谱、评传、思想史、学术论文等形式,呈现出泰州学派丰富的人物、思想、学脉及其历史,表现出治学笃实、超越前人、映照古今的学术特色.他研究泰州学派的历程、内容、特点及其成就,体现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自主学术研究的积极探索,在努力挖掘中华文化深厚资源和文化重建等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

    泰州学派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良知何以是假定——论冯友兰眼中的阳明学

    代玉民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阳明学的诠释,当前学界普遍接受良知呈现说,而拒斥良知假定说.其实,良知呈现说与假定说都承认阳明学的良知是呈现,区别在于前者将良知呈现视为绝对真理,后者则强调良知呈现的合理性仅限于阳明学内部.冯友兰从逻辑分析的角度来看,阳明学的良知及其关于"天然之中"的不可拟议增损的知识均为假定.进而,冯友兰将阳明学置于新理学框架下进行批判:在本体论上,将良知转化为"宇宙底心",并予以否定;在方法论上,对王阳明的格竹方法与体悟方法进行了批判性诠释,揭示出这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这样,从良知假定说到新理学,冯友兰对阳明学的批判性诠释也从良知观深入到本体论与方法论层面,为中国现代哲学领域提供了一个与阳明学对话的另类角度,丰富了现代儒学的面向.

    良知假定说良知呈现说逻辑分析阳明学新理学

    康德自由与自然因果性的相容论论证

    胡好
    5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康德哲学中,自由与自然因果性的相容论面临两难:如果自然因果性成立,自由怎么办;如果自由得以可能,自然因果性又怎么办.前一方面的重点是积极自由的可能性论证.既然知性世界和感官世界截然二分,那么无时间的理知原因是否可能产生时间中的自然结果?这即是异质性难题.对于解决该难题,相较于以往的取消论和转化论,例示说更具优势,它是指,我们能够设想命令这一例子来体现积极自由,由此证成它的可能性.至于后一方面,很少有人注意到,一旦自由得到拯救,它会反过来威胁自然因果性的连续性和必然性.其中,连续性问题可以通过回溯出与理性因果性一致的自然原因来解决,必然性问题则可以通过自由任意选择不同的自然因果序列来解决.由此,康德相容论面临的两难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决定论异质性连续性必然性

    有机社会与自由的回旋空间——卡罗维与甘斯论圣西门派

    黄钰洲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30年代,由于对社会问题的共同关注,黑格尔主义与圣西门主义发生了接触.圣西门主义将市民社会看作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现代世界处于只具有破坏性而无建设性的"批判时代",并渴望返回到普遍协作的有机时代,在其中,人与人之间具有亲密无间的和谐,全身心地致力于一个共同目的的实现.黑格尔的学生弗里德里希·卡罗维则以一种双向的社会有机性批判圣西门派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圣西门派的这一世界构想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自由回旋空间的窒息,并从家庭的伦理维度捍卫了继承权的必然性.而爱德华·甘斯则从贫困的不可避免中捍卫了市民社会的偶然性,尽管甘斯同意圣西门派对现代市民社会阶级分化的分析,但是他仍然拒绝圣西门派不关心现实的抽象思想,坚持自由的回旋空间.

    圣西门派黑格尔主义协作回旋空间

    植入式脑机接口论域下的"同一性危机"与伦理争议

    杨雨王国豫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入式脑机接口对神经系统干预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难以认同自我或对自我感到陌生的疏离体验,引发了围绕植入式脑机接口的伦理争议.争议的焦点涉及三个层面:首先,患者的难以自我认同或疏离体验是否一定由植入式脑机接口所引发?其次,同一性的改变是否一定引发"同一性危机"?换言之,这种同一性的改变是不是医学的目的或患者所欲求的?最后,一旦发生了自我不能认同的"同一性危机",相关的医疗决策冲突、责任归因难题应如何解决?系统梳理相关争议及其缘由,并对"同一性危机"本身进行诊断分析,有助于厘清植入式脑机接口同一性伦理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和走向.未来应该加强对"同一性危机"的稳健、系统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确立同一性变化的规范性标准,细化精神病理学的神经伦理学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医疗和心理关怀,通过引导患者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植入式干预对患者可能造成的伤害.

    植入干预植入式脑机接口同一性伦理争议

    推荐算法能剥夺人的自由意志吗

    成海鹰张安云
    9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荐算法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是当代应用伦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涉及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从决定论来看,推荐算法剥夺了人的自由意志,使意志自由受到了否定,信息茧房、回音室以及过滤气泡等效应是其主要表征;从非决定论来看,人的自由意志永远流动,无法被决定.其实,推荐算法与自由意志只具有强相关性,而非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考察推荐算法与自由意志关系的实质是明晰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究竟带来了何种影响,这在以技术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当今时代已变得日益紧迫.为避免或减少推荐算法的消极影响,可以从价值层面、行动层面和目标愿景层面寻求解决之道,即坚持以人为目的、坚守契约精神,推进算法解释和建立算法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以及重回生活世界等,使得开放包容的网络世界真正成为人类受益于技术的精神家园.

    推荐算法自由意志决定论非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