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杨辉祥

月刊

1002-2201

029-85234213

710062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紧密结合中学教材进行交流、研究,内容力求新意,中学教师阅后可立即用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设计

    牟安琪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的社会热点问题为情境,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二氧化碳的产生和转化等化学变化.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按照正确的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完成基于真实情境的计算任务.小组讨论选择评价碳中和方案,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化学核心素养,深刻认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对社会、生活、生产、甚至科研的重大意义.

    碳中和碳达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关于泡腾片的初中化学核心知识探究

    张蕾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泡腾片作为一种新型片剂,适用于儿童、老人以及吞服药丸困难的患者,其主要成分包括有机酸、碳酸氢钠等,溶于水后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溶解,放出大量气泡.在探究泡腾片酸味来源、寻求各成分比例、破解制作秘方的过程中,涵盖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类(酸、碱、盐、非金属氧化物)等基础知识,溶液酸碱性检验、气体收集与测量、方程式书写与计算等基础技能,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有助于初中生建构完整知识体系,从化学角度解决实际问题,可发展他们的学科素养与能力.

    泡腾片酸碱盐初中化学核心知识核心素养二氧化碳

    探究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机理

    王飞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中涉及NO2与H2O的反应.但在实验操作中发现,NO2与H2O反应并无NO气体生成,在质疑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进行验证,最终获取反应原理,证明NO2与H2O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先生成产物HNO3和HNO2,随后HNO2自身发生歧化反应分解为NO和HNO3.

    NO2与H2O反应证据推理歧化反应氧化还原工业制硝酸

    利用浓差、温差电池深度探究原电池构成条件

    邓祥祥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高中教材对原电池的电流形成原理只做了初步解释,对目前电池研发领域的浓差电池和温差电池几乎未曾涉猎,这对学生深入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不利,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思维误区,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本实验主题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深度学习.

    浓差电池温差电池深度学习创新思维

    融合数字化实验与创新实验的实践研究——以"探究吸氧腐蚀原理"为例

    梁培培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教材中吸氧腐蚀实验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良优化,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氧腐蚀的本质.借助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吸氧腐蚀过程中O2的含量、压强以及溶液pH的变化,将微观粒子的变化可视化,助力学生深刻认识吸氧腐蚀,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吸氧腐蚀数字化实验核心素养

    热像仪在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实验中的应用

    王燕杰李彬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间作用力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通过实际感受直观体会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教材缺乏相关实验.利用热像仪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感知的图像以及数据信号,将微观变化可视化,同时将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熔沸点进行关联,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热像仪分子间作用力实验创新

    谨防以播放视频代替演示实验趋势化

    李春丽涂洪亮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化学教学中逐渐出现一种倾向,即以播放视频代替演示实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知演示实验的地位,又该如何防止这种现象趋势化?结合教学实际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教师的重视.

    播放视频演示实验趋势化对策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对比实验的创新设计

    叶颖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进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对比实验,利用储气瓶、集气瓶、高温陶瓷加热板等器材设计一套密闭实验装置,解决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及燃烧匙的损耗问题,实验现象对比明显,可提高教学效果.

    燃烧对比创新设计

    围绕大概念进行实验教学创新探索——以实验室制取氧气干燥剂的优化选择为例

    张鹏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建构初中化学大概念教学为核心,依据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基础实验,建立"气体制备、除杂干燥、性质探究"的学科大概念.基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学情,以实验室制取氧气干燥剂的使用为例,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创新设计、实验论证、优化选择等步骤,建立从真实情境出发,以学科大概念为统摄,通过科学探究形成化学学科观念、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思维、树立科学态度,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从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

    大概念教学氧气干燥剂创新

    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实验的改进

    刘亮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教材中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实验存在一些不足:实验的成功率不高,易失败.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实验成功率高,实验安全性更强,同时实验中利用了废旧打火机的电子打火部件、矿泉水瓶、废弃的导线,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氢气空气爆炸实验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