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企业科技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企业科技与发展
企业科技与发展

幕朝师

半月刊

1674-0688

qykj333@126.com

0771-5302014

530022

广西南宁市星湖路24号

企业科技与发展/Journal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velopmentCHSSCD
查看更多>>信息刊物。旨在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适用技术、科技信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振兴城乡经济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路路基沉降中锚筋桩的应用及数值模拟分析

    韦超俊胡卫军杨忠邵羽...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应急抢险加固工程,提出了一种联合建模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以研究"锚筋桩+钢筋混凝土板"加固方案对地基沉降变形的影响.首先,运用Bentley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岩土层面模型,并提取锚筋桩位置的岩面高程数据;其次,利用Midas GTS NX高级岩土工程仿真平台,构建三维模型并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锚筋桩+钢筋混凝土板"的加固方案在控制地基沉降方面效果显著,其工作性能优于仅采用锚筋桩或钢筋混凝土板的单一加固方案;随着锚筋桩长度的增加,路基沉降的最大值位置从路基中心逐渐向加固区外侧转移.通过模拟和对比监测数据,验证了Bentley和Midas GTS NX联合建模的方法能够提高数值模拟效率并准确预测路基变形沉降规律,该方法在应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应急抢险加固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路基沉降锚筋桩联合建模数值模拟

    高填路基边坡工后变形及稳定性研究

    尚永毅蒋勇李明智邵羽...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填路基边坡施工完成后,路基常因其上部荷载作用而出现较大变形,对边坡的稳定性构成威胁.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项目沿线服务区高填路基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及UDEC(通用离散单元法程序)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其工后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监测周期内,随着时间的增加,1、2级坡之间台阶处的地表变形呈波动增大且增速渐缓趋势,填土层内的水平变形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红黏土层内的水平变形明显减小;边坡在自重及上部荷载共同作用下,沉降稳定后的变形主要集中于坡顶及坡脚;当填方坡比减小时,坡体变形模式逐渐由整体均匀大变形向局部分散小变形转变,坡顶沉降减小,水平位移增大.研究结果可为高填路基边坡工后变形灾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高填路基工后变形边坡稳定性现场监测数值模拟

    不同方案下的航道开挖对桥梁基础变形影响研究

    黄剑新蒋勇韩琳琳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大桥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上跨某运河,基础形式为沉井.由于桥梁基础距离航道较近,地质条件复杂,极软岩分布广泛,富水性较强,因此对桥梁运营安全产生了较大的隐患.文章基于场地勘探数据,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河岸边坡支护方案及桥梁基础设计方案下,航道开挖对桥梁基础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航道开挖完成后,桥梁基础的整体水平位移表现为向边坡开挖的一侧变形;相较于调整桥梁基础设计方案,采用不同的河岸边坡支护措施对控制桥梁基础变形的效果更显著.该研究可为优化工程设计、提升桥梁结构安全性提供参考.

    航道开挖桥梁基础变形有限元分析

    超大跨径拱桥原位岩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梁宇才李世文张玉龙李增源...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聚焦于超大跨径拱桥在不均匀地基条件下的承载力研究,依托广西某待建超大跨径拱桥项目,对该地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进行了原位平板载荷试验,揭示这两种基岩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明确了两者的岩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2 MPa和1.6 MPa.试验结果表明,受岩基的不均匀性和前期勘察精度限制的影响,现场原位平板载荷试验获得的岩体弹性模量可能偏低于前期勘察的推荐值,因此为了确保超大跨径拱桥的安全性,必须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进一步验证地基的实际承载力是否满足拱座基础的受力要求.研究为超大跨径拱桥在不均匀地基条件下的承载力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平板载荷试验变形性能承载力特征值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仪明金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范畴,有必要对其定义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系统分析,揭示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重塑供应链和价值链格局、重塑就业结局和收入分配格局等.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南宁市创新型人才政策研究

    韦林斌冉辉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南宁市创新型人才政策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通过剖析南宁市的人才资源现状、政策演变及实施效果,并与国内先进地区进行比较,发现南宁市虽然在人才总量和培养层次上具备优势,但是存在新兴产业人才、高端研发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短缺以及政策聚焦性和创新性有待加强的问题.研究强调,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提出聚焦新兴产业、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创新引才方式、改革评价机制等建议,以期推动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深度融合,为南宁市创新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新质生产力人才政策南宁市高新区政策现状对策建议

    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殷淑娥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也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点.文章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点,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机遇与困境进行分析,结合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探索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多种路径,旨在推动乡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发展.

    新质生产力数字乡村建设精准农业

    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

    刘颖莹贾辛欣郭梦萦何忠葵...
    37-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即基于内部与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全面评估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现状.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在研发活动、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研发实力不强、"产学研"合作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科技企业以及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旨在推动山东省建设成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主创新工业企业SWOT分析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

    长三角地区科技型企业绿色创新能力驱动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

    朱艳娜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创新作为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两大战略的核心,对推动长三角地区生产生活绿色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SD)多学科交叉属性,文章界定了绿色创新系统边界,识别了关键影响因子,并构建了科技型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2010-2020年统计数据对模型开展仿真模拟,探究各要素变化趋势和规律对模型整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科技型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应用3个维度构成,彼此之间相互关联,逐级递进;②绿色创新受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研发,R&D)资金投入、技术创新投入、知识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率等多维因素驱动,其中科研成果转化率作为关键因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③从正负两个方向分模式调控R&D投入力度、技术创新投入力度与科研成果转化率系数,会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积累速度,并且这种增量短期内随着系数的增加呈边际递增特征.根据模拟结果,文章从加强企业绿色创新政策支撑、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提高创新主体研发能力、完善长三角地区"产学研"合作机制4个方面提出提升长三角地区科技型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绿色创新科技型企业长三角地区SD模型仿真模拟

    绿色信贷、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基于省级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刘佳勋郝韵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PVAR)实证分析了绿色信贷、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绿色信贷与技术进步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广义矩估计(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GMM)结果显示,绿色信贷对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经济增长对绿色信贷和自身均具有正向激励作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进一步揭示了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动态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加强绿色信贷产品研发、完善法规政策、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绿色信贷经济增长技术进步PVA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