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

周刊

jxyjzazhi@163.com

0931-4128897

730030

兰州市张掖路246号兰州日报社院内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Journal Zhong Xue Sheng Dao Bao(Jiao Xue Yan Jue Ban)
查看更多>>《中学生导报》(国内统一刊号:CN62-0021 )是由中学生导报社主办,兰州日报社主管的全国统一发行的教辅类报纸,创办于1980年,前身是《教与学报》,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陶立志先生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先后为报社题写过报名。《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全面系统地宣传各地教育工作者在应对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课题,从而推动我国教育建设与国际接轨,给全国中小学教师提供广泛交流、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幼儿教育中数学活动的开展

    李艳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正处在思维发展的起跑线上,对幼儿来说,发展思维是终身受益的事。而数学活动则是幼儿思维的“体操”,是开发幼儿思维发展潜力的一项工程,它对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缺乏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那么如何在主题背景下,有效地开展数学活动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认为除了在内容选择、材料提供、组织形式上都要非常仔细地考虑到幼儿的这一特点,更要结合班内所开展的主题活动,才能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生活化娱乐化亲近数学

    谈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创设

    单艳艳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适合其兴趣、认知水平,可供他们自由选择的宽松的环境,而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迎合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材料、“主题”形式、作品的价值、幼儿组合等方面论述了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创设的方法。

    美术区域活动创设

    2009年以来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文献综述--基于《学前教育研究》视界下的文献分析

    胡兴元
    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学前教育发展史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在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但并未真正深入到广大幼儿工作者的心里,因此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把这一理念普及到全国幼儿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中变得尤为重要。

    文献概况内容分析态势

    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

    牛付秀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现在教育学领域关注的比较多的一个方面,要进行实践方面的研究必须要以了解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本文所做的调查,希望能为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点参考基础。

    农村幼儿园调查

    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素质

    狄秀梅
    5-5页

    浅析农村民办幼儿园师生比例过大对师生的影响

    牛付秀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大量的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由于这些幼儿园的所处地域不同、办园的经济条件不同等原因导致了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师生比例上出现了过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给师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民办幼儿园比例过大影响

    浅析农村民办幼儿园师生比例过小对师生的影响

    李欢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大量的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由于这些幼儿园的所处地域不同、办园的经济条件不同等原因导致了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师生比例上出现了过大或过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给师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民办幼儿园师生比例心理影响

    浅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贾海宏
    8-8页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无限魅力

    刘云霞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数学因其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成为学习的难点。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游戏、恰当的教具、巧设提问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情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学习的愿望,并把数学教学和幼儿园各科教学相互整合,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游戏兴趣情境整合

    如何教好小学品德与社会

    余艳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品德与社会重视目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