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机与控制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机与控制应用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与控制应用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张玉青

月刊

1673-6540

eec@seari.com.cn;emca@seari.com.cn

021-62543397

200063

上海市武宁路505号

电机与控制应用/Journal Electric Machines & Control Appli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电机行业的技术性刊物。刊登电机研究、设计、工艺制造技术及电机应用技术方面的论文,报道国内外动态与信息。主要栏目有研究与设计、控制与保护、工艺与材料、测试与试验、运行与维修、国外信息等。主要内容包括电机与设计、电机制造工艺、新产品介绍、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装备、绝缘技术、电机选用与维护、电机故障分析与检测、电机控制与保护、电机标准、电机质量、国外电机技术、经验交流以及行业动态、信息报道等。主要读者对象为电机专业研究、设计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MW紧凑型低噪声异步风力发电机电磁及冷却设计

    胡雄辉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 MW高效率低噪声笼型风力异步发电机为例,针对笼型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发展趋势:高效、低噪声、高功率密度的要求展开工作.介绍了笼型异步风力发电机的电磁和冷却方案的计算过程,通过电磁仿真技术对气隙谐波磁场在转子导条中产生的附加损耗进行了优化,通过流体仿真技术计算通风噪声.最后,根据型式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表明,电机设计方法可行,电机整体性能较优.

    异步风力发电机高效紧凑电磁仿真流体仿真

    基于电机本体的新能源客车电磁噪声分析

    赵吉星周立新刘伟李文军...
    64-6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新能源整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高频电磁噪声,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款新能源客车进行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测试,对新能源客车电机进行电磁仿真分析.对求解的电磁力密度进行时空的二维傅里叶变换,结合试验数据确定了电磁噪声主要来自于0阶72倍频;从电机本体出发,以电机转子的磁钢夹角、磁钢长宽等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优化电机电磁力密度与转矩脉动;同时对优化后的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电磁、结构与声学的多物理场联合仿真,进一步求解电机的电磁噪声,并进行整车的NVH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整车总体噪声减小了8.53 dB(A),电机72倍频噪声最大值减小了18.59 dB(A),减速机7阶噪声最大值减小了5.02 dB(A),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

    新能源客车电机电磁噪声转矩脉动多物理场NVH

    电动助力转向电机控制系统死区效应研究

    张成宝苏阳周中坚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中,逆变器的死区问题是影响转向电机输出性能的主要因素,表现为电流谐波含量增加,引发电机转矩脉动,增加电机附加损耗.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采用2套定子绕组相移30°结构,通过双d-q坐标变换控制使6次谐波电流含量降低,电磁转矩总谐波含量减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死区效应谐波

    基于转子辅助槽的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优化

    刘皖秋代颖叶飞孙涛...
    76-8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用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电磁噪声是新能源汽车噪声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整车的振动噪声特性.作用于电机定子结构的低阶径向电磁力是电机电磁噪声的主要原因,以1台额定功率35 kW的新能源车用PMSM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转子外缘开辅助槽的优化方案以降低电机的振动噪声,通过对辅助槽的多个参数进行多变量寻优确定最优的参数值.采用有限元法对采用辅助槽前后的电机进行振动噪声的仿真对比,最后通过样机的振动噪声试验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实测样机通过转子开辅助槽的优化方案使电机振动加速度幅值降低了2g,噪声降低了4 dB.

    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电磁力波辅助槽

    柴油发电机调速系统迭代学习控制

    邹屹东钱晶曾云王芳芳...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柴油发电机调速系统大多采用传统PID控制,提出采用以PID作为学习律的迭代学习控制(ILC)策略,利用其具有不依赖于被控系统的精确数学建模,跟踪收敛快的特性,设计了柴油发电机调速系统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柴油发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对3种基本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详细分析了ILC在柴油发电机调速控制过程中的跟踪特性,并将控制效果和传统PID控制进行了对比,从仿真结果发现,基于ILC建立的控制器不仅适用于柴油发电机调速系统,而且表现出更好的动态性能.为柴油发电机的控制提供了新途径.

    迭代学习控制柴油发电机调速器控制仿真

    永磁耦合调速电机实现火电厂给煤机低电压穿越

    王煜伟张强丁永三邢云...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网电压短暂跌落往往会触发火电厂给煤机的变频器保护动作,从而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提出了一种采用永磁耦合调速电机构建给煤机的电动系统,依靠电机性能解决低电压穿越问题的方法.分析了永磁耦合调速电机实现低电压穿越性能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双闭环控制系统.建立5.5 kW给煤机电动系统试验平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永磁耦合调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优良,在电网发生短暂电压跌落时,能够维持给煤机正常工作,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

    永磁耦合调速电机给煤机低电压穿越电机控制

    一种直流电源模块并联运行均流方法

    韩猛陈昭张玮麟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源模块间的并联运行均流控制是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针对电源模块并联运行均流控制中存在的均流精度不高、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压环结合双电流环进行均流控制的方法.对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形成外电压环,稳定输出电压.利用最大电流均流的方法对模块输出电流进行均流控制,形成外电流环.各模块主电路电流经过采样电路连接到处理器形成内电流环,保证输出电流和均流的精度.电压环和双电流环经过处理器的调制,产生脉宽调制(PWM)对各个直流电源模块进行控制.通过仿真分析和2台4000W样机测试,验证了电压环和双电流环控制的均流方法具有均流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电源模块并联运行均流控制双电流环

    基于前馈自抗扰控制方法的蓄电池储能控制策略

    刘志坚李晓磊梁宁刘杰...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储微电网系统中蓄电池储能存在抗干扰能力较弱、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较大、充放电有效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前馈线性自抗扰控制(FF-LADRC)方法的蓄电池储能控制策略.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并在传统蓄电池双闭环储能控制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在电压环和电流环中分别引入LADRC,并且在电压环中加入前馈控制,从而完善了双闭环控制策略,以实现对蓄电池储能系统中充放电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基于FF-LADRC方法的蓄电池储能控制策略能够抑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并且有效提高蓄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性能和降低储能系统超调量.

    线性自抗扰控制前馈控制蓄电池储能双向DC-DC变换器光储微电网

    基于感应滤波方法提高变电站的电能质量

    石赛美黄肇张贻文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变电站的220 kV供电网的电能质量,提出一种四绕组感应滤波变压器(FW-IFT)组合无源滤波装置的IF方法来屏蔽电网负荷侧的特定次谐波,使其无法窜入供电网.阐述了新型IF方案,详细分析了FW-IFT的IF机理.然后,基于辐射型电路建立基波与谐波下FW-IFT的电压方程,并分析了滤波性能.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和样机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电能质量感应滤波滤波绕组无源滤波器

    双馈风机调频特性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

    赵伟张雪娟吴水军孙士云...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及双馈风机(DFIG)调频特性,建立适用于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的DFIG等值阻抗模型.在含DFIG的扩展双机系统中,将其等值为含DFIG的扩展单机无穷大系统,基于等面积定则推导出极限切除角关于风电比例和调频控制中下垂系数的表达式,进而理论分析系统极限切除角随DFIG的风电比例和下垂系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功角特性曲线揭示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充分考虑DFIG低电压穿越特性和调频控制特性,在PSD-BPA中对DFIG进行详细建模,搭建了含详细风电模型的扩展两机系统和云南电网仿真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仿真验证.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DFIG参与调频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双馈风机调频特性等值阻抗等面积定则风电比例功角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