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哲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李景源

月刊

1000-0216

010-65137954

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哲学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理论刊物。它发表哲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展开讨论,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探讨,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还发表对哲学研究的方向、状况的评论,以及严肃负责的书评、札记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前期康德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探析——以《证明上帝存在唯一可能的证据》为中心

    马新宇
    10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较之康德后期论述的"上帝存有之本体论证明的不可能性",学界对其前期关于"本体论证明的可能性"的讨论关注相对较少.笛卡尔派和沃尔夫派从概念出发证明上帝存在,前期康德对此予以批判,并重构出一种莱布尼茨式的、基于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的证明.这既可以解释,康德后期为何要给出一种强化版的本体论证明,因为前期证明没有足够考虑充足理由律;也可以回答,康德为何要修改存在论题,因为其否定性表述修改后能使批判的目的和指向更明确,也能弱化前期表述中可能带有的莱布尼茨色彩,其肯定性表述修改后可以肯定作为客体的对象本身,这对批判强化版本体论证明至关重要.

    存在谓词实存本体论证明

    认识论的符号哲学重塑:一项皮尔士方案

    周靖
    11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如何突破自身的界限以抵达事物本身?皮尔士自其青年时期便开始尝试对这一认识论问题提供新的回答.青年皮尔士拒斥康德区分本体与现象,进而诉诸先验分析论来跨越两者间界限的进路,他认为事物是直接被思维的.对"关于感性刺激的抽象中如何形成直接关于事物的思维"这一问题的回答促使青年皮尔士提出了不同于康德十二范畴的"新范畴表",也同时藉之初次表述了他的三元符号哲学:将肖像、标指、记号理解为沟通从实体到存在的三类符号,它们相应标明了实体连续的表象模式.尽管青年皮尔士对符号哲学的第一次表述中存在诸多问题,但这次表述奠定了其符号哲学的"三元性"特征.通过讨论皮尔士在这些问题上的改进,可以把握皮尔士符号哲学的认识论价值,即以诉诸符号的思维为传统认识论问题提供新的回答.

    皮尔士符号符号哲学符号认识论实用主义

    Abstracts

    128,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