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陈可冀

月刊

1003-5370

cjim@cjim.cn

010-62877592;62886827

100091

北京西苑操场1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反复妊娠丢失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反复妊娠丢失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项目组罗颂平
    645-659页

    健脾补肾法治疗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随机对照研究

    付译漫叶秀英邹姮蒲丽萍...
    660-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法同步参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全过程治疗卵巢低反应(PO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POR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因人制定合适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健脾补肾法分三个环节同步分期参与,并辅以食疗:(1)IVF-ET失败后拟再次进入COH流程之前,非经期"补肾健脾、护卵养泡";(2)进入COH流程后"脾肾双补,助卵长养";(3)移植后"健脾助膜,固肾安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础促卵泡生成素(bFSH)、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计数(AFC)、获卵数、受精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中医证候积分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bFSH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下降(P<0。01),AMH水平升高(P<0。01),AFC、获卵数、受精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增多(P<0。01);对照组AFC、受精卵数增多(尸<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FSH、中医证候积分下降(P<0。01),可移植胚胎数升高(P<0。01);临床妊娠率升高,生化妊娠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补肾法同步参与IVF-ET全过程可改善POR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提高获卵数、受精卵数和可移植胚胎数,改善临床症状。

    卵巢低反应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健脾补肾法病-证-期-时随机对照试验中西医结合

    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阳虚痰凝证随机对照研究

    郭洁荣热孜亚·萨吾尔孙霃平刘胜...
    66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阳虚痰凝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将80例阳虚痰凝证GL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通方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愈后乳房外形评价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时治愈率为40%(16/40),优于对照组[12。5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3,P<0。01)。治疗组在治疗1年时治愈率为90%(36/40),与对照组[75%(30/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17,P>0。05)。治疗组平均总病程为(7。78±3。83)个月,优于对照组[(11。78±2。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5,P<0。01)。治疗前后两组乳房外形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4,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2。5%(1/40),与对照组[7。5%(3/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05)。治疗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5%(2/40),优于对照组[2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P<0。05)。结论 温通方联合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GLM阳虚痰凝证可明显缩短临床治疗病程,降低复发率。

    温通方局部病灶切除术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阳虚痰凝证随机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669页

    白术转腰汤治疗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证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温海宝李路广高春雨杨克新...
    670-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白术转腰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方法,从130例患者中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DLSS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予以白术转腰汤+甲钴胺片模拟剂+塞来昔布胶囊模拟剂,对照组予以白术转腰汤模拟剂+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周。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的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中医主、次症及证候评分及治疗前后的腰椎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6例,完成治疗及随访患者91例。治疗组45例中临床控制3例,显效5例,有效3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5%(38/45);对照组46例中临床控制2例,显效2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5%(37/4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2,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明显下降(P<0。05);中医主、次症及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随访后对照组VAS、ODI评分升高(P<0。05);中医主、次症及证候积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间歇性跛行程度、下肢麻木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侧旋、右侧旋活动度均增大(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ODI评分下降(P<0。05);随访后VAS、ODI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除下肢疼痛、下肢麻木外,随访后除下肢麻木外,中医主、次症及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腰椎后伸活动度增大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2/45)及10。8%(5/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2,P>0。05)。结论 白术转腰汤治疗DLSS(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证)患者,能有效缓解腰腿疼痛及中医证候、改善腰椎功能,且疗效稳定持久,安全性好。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No。ChICTR2100046515)。

    白术转腰汤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脾肾阳虚痰瘀互结随机对照试验中药复方中西医结合

    针刀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髂胫束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欧林余真铃刘洪张任攀...
    67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刀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2022年3-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髂胫束综合征患者,符合纳入标准7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采用针刀(基于经筋理论选取重要经筋病灶点"成骨次""成腓间""阳陵次"上进行针刀治疗松解,每周治疗1次,连续2周)联合肌肉能量技术(肌肉能量技术作用于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每日治疗1次,连续2周)。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早餐后服用0。2 g,连续14天)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两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臀中肌等长收缩肌力、髂胫束的声触诊弹性测量值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两组NRS、LEF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1周,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33/36)较对照组86。11%(31/36)显著增高(x2=16。37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NRS、LEFS评分、股骨外侧髁髂胫束的声触诊弹性测量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试验组LEF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髂胫束综合征,能降低髂胫束的硬度,对疼痛的减轻和下肢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即时效应。

    髂胫束综合征经筋理论肌肉能量技术针刀中西医结合随机对照试验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683页

    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人群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评估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郭梦如杜星辰李晖姜婷...
    684-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真实世界研究中达标治疗人群的临床特点,筛选影响达标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中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达标治疗的评估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2月于国内10家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 310例,均为接受传统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治疗的患者。从中筛选出进入队列规范随访24周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87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治疗结局达标,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估(DAS)-红细胞沉降率(ESR)评分<2。6的患者群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构建达标结局风险预测诺模图;自助抽样法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图(calibration)、决策曲线分析(DCA),对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 (1)单因素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体重指数、患者休息痛自评、血红蛋白、遇寒加重、肢体麻木、少气乏力6个变量为RA达标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2)R语言构建风险预测的诺模图,并通过内部抽样验证,计算出C-index=0。712;通过多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0。729,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性。(3)calibration校准图形中标准曲线与校准预测曲线贴合,表明模型的校准度良好;霍斯默莱梅肖拟合度检验DCA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有助于医生在基线期及早识别影响RA患者达标治疗结局的风险因素,从而能够及时采取更加积极地治疗策略进行干预,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风险预测模型模型验证真实世界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危险因素分析及与中医证型关系

    赵会王淼赵鸿芳朱艳...
    692-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科的216例RA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及焦虑、抑郁评分。按照有无合并焦虑抑郁将RA患者分为单纯RA组和RA合并焦虑抑郁组。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中医证型、各项指标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疾病活动度(DAS28)>5。1、贫血、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及白细胞介素-6(IL-6)异常升高是RA发生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2)相关性分析发现:两组RA患者SAS、SDS评分与贫血指标均存在负相关(P<0。05),与DAS28、免疫、炎症指标均存在正相关(P<0。05);(3)不同中医证型焦虑、抑郁分布规律如下:RA合并焦虑抑郁以湿热痹阻证最为常见,但肝肾亏虚证焦虑、抑郁程度最重,肝肾亏虚证患者SAS、SDS评分高于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P<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RA患者焦虑、抑郁分布存在差异,轻度焦虑抑郁好发于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中、重度焦虑抑郁好发于肝肾亏虚证。高龄、高疾病活动度、贫血、免疫炎症亢进可能是RA并发焦虑抑郁的高危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焦虑抑郁中医证型危险因素

    清热凉血汤含药血清对HaCaT细胞PKM2介导的糖酵解和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作用

    张维明董晓宛陈柏林白彦萍...
    700-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热凉血汤(QRLXD)含药血清基于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及其下游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介导糖酵解的信号通路,对活化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制备QRLXD含药血清与空白血清,构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HaCaT细胞银屑病模型,使用compound 3k(C3K)特异性抑制HaCaT细胞PKM2通路。原代培养HaCaT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5、10、20、50、100 µg/mL)QRLXD的含药血清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由此选择合适剂量用于后续实验。将HaCa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组、模型(M)组、C3K组、QRLXD低剂量(QRLXD-L)组、QRLXD中剂量(QRLXD-M)组、QRLXD高剂量(QRLXD-H)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KM2、HIF-1α、GLUT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PKM2、HIF-1α、GLUT1 mRNA表达,发光法检测细胞的细胞内丙酮酸激酶(PK)活性、葡萄糖含量、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水平及分泌乳酸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NF-α分泌水平。结果 根据CCK-8结果,选择1、5、10μg/mL QRLXD含药血清设置为低、中、高剂量组,并干预24h进行后续实验。与C组比较,M组细胞活力比值增加、凋亡率减少(P<0。01);PKM2、HIF-1α、GLUT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P<0。01);糖酵解相关指标葡萄糖含量、PK活性、乳酸及AT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炎症因子IL-17和TNF-α也明显增加(P<0。01)。与M组比较,C3K组及QRLXD-L、M、H组均能抑制细胞增殖且使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下调细胞中PKM2、HIF-1α、GLUT1蛋白及mRNA表达(P<0。05,P<0。01),细胞内PK活性、葡萄糖含量、ATP水平及培养液中乳酸水平均降低(P<0。05,P<0。01),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IL-17、TNF-α显著减少(P<0。05,P<0。01),且含药血清的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与C3K组比较,各含药血清组抑制PKM2通道的作用不及C3K,但是其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更强。结论 QRLXD含药血清改善活化的HaCaT细胞糖酵解及过度增殖水平,其机制与调控PKM2及其下游HIF-1 α、GLUT1信号通路,进而抑制丙酮酸有关。

    清热凉血汤银屑病糖酵解M2型丙酮酸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HaCaT细胞中药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