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陈可冀

月刊

1003-5370

cjim@cjim.cn

010-62877592;62886827

100091

北京西苑操场1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靶向免疫治疗时代难点问题及中医药切入点

    吴万垠
    901-905页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早期肺癌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药用量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刘洁刘慧慧吴财能马武华...
    906-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早期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时血流动力学和术中麻醉药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拟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TEAS组患者术前30 min于双侧内关和曲池穴行TEAS,频率为2/100 Hz,持续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相应穴位贴上电极片,但不予电刺激。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和术中用药原则相同。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和气管插管后5 min(T3)血压和心率。观察术中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记录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术后复苏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即刻的血压和心率降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103±6)mmHg,TEAS组平均动脉压:(94±7)mmHg,P=0。001;对照组心率:(91±8)次/分,TEAS组心率:(80±10)次/分,P=0。001],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减少[对照组:(1。18±0。48)mg,TEAS组:(0。89±0。32)mg,P=0。004],术后复苏时间缩短[对照组:(53。2±6。8)min,TEAS组:(46。2±6。0)min,P=0。001]。结论 TEAS有助于维持早期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时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麻醉药的用量,缩短复苏时间。(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No。ChiCTR2200057529)

    经皮穴位电刺激早期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血流动力学中西医结合内关曲池随机对照试验

    基于改良德尔菲法构建《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干预指南》临床问题

    彭蓉晏孙凌云刘稼玺庞英...
    912-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干预指南》临床问题,为指南编写提供依据。方法 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基础上拟定临床问题清单,基于改良德尔菲法,发放三轮调查问卷。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问卷结果,以积极系数、均值、满分频率、变异系数、格朗巴赫α系数为质量控制评价标准。结果 第一轮问卷共115名专家、医护人员、患者参与,积极系数98。29%,格朗巴赫α系数为0。925。15名专家参与第二、三轮问卷及讨论会,积极系数均为100。00%,格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6、0。925。最终纳入12项临床问题(PICO结构问题)及20项指南重要内容(非PICO结构问题)。临床问题涵盖患者中医特征、中西医干预方式适用范围、中医干预方式(包括针灸、推拿按摩、情志护理、汤药、四诊的医患互动、康复运动等)、介入时机及时长(包括围手术期及术后)及人群(包括患者及其照护者)。结论 通过改良德尔菲法进行本指南临床问题筛选研究,为指南编写提供了依据,提示医护患共同参与、多领域专家共识会、非PICO结构化问题有效转化在相关中西医结合肿瘤心理康复指南首次编制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临床问题构建心理干预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结直肠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920页

    龙柴降血方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邹吉轩王德好王子卿丁晓庆...
    92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龙柴降血方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将100例MP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异功散治疗,试验组加用龙柴降血方治疗,治疗4个月。观察两组有效率、血细胞计数、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10)症状积分、疾病进展及血栓或出血事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40例、对照组41例完成研究并纳入统计分析。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有效率升高(86。5%vs。56。1%,P<0。05),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水平降低(P<0。05),MPN-10总积分、早饱感以及夜间盗汗症状积分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疾病进展及血栓或出血事件。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肝功能异常比例降低(5。0%vs。9。7%,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除轻度肝功能异常外的不良反应。结论 龙柴降血方可提高MPN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MPN患者血细胞计数,改善患者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骨髓增殖性肿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药龙柴降血方中西医结合

    清新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研究

    王素英朱龙邓亚平陈淑娇...
    928-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清新方在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中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30日-2023年2月28日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的1 141例新冠感染患者,其中接受清新方治疗的患者525例(清新方治疗组)、常规化治疗的患者616例(常规治疗组)。对患者进行中医状态辨识并予以相应药物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症状及病程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新冠感染患者以青年女性偏多(P<0。05),其中清新方治疗组中有吸烟史[75例(14。29%)]和糖尿病史[39例(7。43%)]的人数多于常规治疗组(P<0。05)。所有患者入院时以发热(70。20%)、咳嗽(65。99%)、乏力(53。55%)、怕冷(51。27%)和肌肉酸痛(49。96%)5个症状所占频率最多。与常规治疗比较,清新方治疗可显著改善新冠感染患者咳痰和流涕症状、缩短病程(P<0。01,P<0。05);即便新冠感染患者有吸烟史和糖尿病史,清新方对其防治仍有效果(P<0。05)。结论 清新方在福州市新冠感染的防治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疗效,适用于新冠感染全周期、个性化动态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清新方状态辨识全周期个性化中药中西医结合

    舒脑欣滴丸改善皮层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睡眠和认知功能随机对照研究

    冯明张轩王倩薛蓉...
    936-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舒脑欣滴丸对皮层下缺血性脑小血管患者主观睡眠状况、客观睡眠参数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2020年1月-2022年9月从162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中筛选123例皮层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61例)和舒脑欣治疗组(6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调脂及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舒脑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脑欣滴丸,疗程为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Epworth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试(DST)、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数字符号转换测试(SDMT)、连线测试(TMT)、Stroop色词测试(Stroop Test)的评分,并应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PSM)监测患者睡眠微结构相关参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舒脑欣治疗组PSQI、ESS、HAMA、HAMD评分降低程度大,PSM监测的客观总睡眠时间延长、入睡潜伏期缩短及睡眠效率提高程度大,AVLT-即刻学习、SDMT、TMT、Stroop色词测试表现改善程度较大(P<0。05)。结论 舒脑欣滴丸可改善皮层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嗜睡程度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延长客观总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并改善词语即刻学习能力、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加工速度。

    舒脑欣滴丸皮层下缺血性脑小血管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睡眠认知功能中西医结合随机对照试验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943页

    巴芪柔肝方促进Th22细胞活化及IL-22分泌抗肝纤维化机制

    厉姣龙郭丽坤周振华
    94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巴芪柔肝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8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onA)和巴芪柔肝方组(RGF)。模型组和RGF组制备刀豆蛋白A(ConA)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RGF组随后灌服巴芪柔肝方(8。5 g/kg)至实验结束。体外分离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s),诱导后分别与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共培养。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透明质酸(HA)、白介素-22(IL-2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3(IL-23)水平均升高(P<0。01,P<0。05),白蛋白(ALB)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RGF 组 ALT、TGF-β、HA 降低(P<0。01),IL-22、1L-6、TNF-α、IL-23 均升高(P<0。01)。病理结果显示巴芪柔肝方对ConA诱导的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巴芪柔肝方含药血清组(0。5、1、10 µg/mL)DCs分泌的IL-6、TNF-α、IL-23 mRNA水平升高(P<0。01)。在共培养体系中,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巴芪柔肝方含药血清组IL-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LX2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α1(Col1α1)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1)。对衰老相关炎症基因的RT-PCR分析显示,巴芪柔肝方含药血清组可以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p53和p21 mRNA的表达水平(P<0。01),同时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巴芪柔肝方通过促进DCs分泌IL-6/TNF-α/IL-23,激活Th22细胞,增加其IL-22的分泌,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促进活化的HSCs衰老。

    巴芪柔肝方树突状细胞Th22细胞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中药复方

    安寐丹调控ROS/PARP-1/AIF通路改善睡眠剥夺模型神经元损伤

    李非洲谢光璟徐波夏婧...
    952-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寐丹对睡眠剥夺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寐丹组和褪黑素组,每组15只。安寐丹组给药18。18 g/(kg·d),褪黑素组给药100 mg/(kg·d),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Ethovision视频分析系统评估大鼠行为学改变,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Tun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生化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PX)含量,免疫荧光检测海马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aspase 3、Caspase 9及活性氧(ROS)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央区探索时间和中央区穿行次数均下降(P<0。001,P<0。01),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疏松紊乱,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P<0。001),血清SOD活力和GSH-PX降低,MDA含量升高(P<0。001),海马 BAX、Caspase 3、Caspase 9、PARP-1 和 AIF 蛋白以及 ROS 含量上调,Bcl-2 下调(P<0。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寐丹组和褪黑素组中央区探索时间和中央区穿行次数均升高(P<0。01,P<0。05),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P<0。01),血清SOD和GSH-PX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01,P<0。01,P<0。05),海马 BAX、Caspase 3、Caspase 9、PARP-1 和 AIF蛋白以及ROS 含量下调,Bcl-2上调(P<0。001,P<0。01)。结论 安寐丹可改善睡眠剥夺模型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ROS/PARP-1/AIF信号通路有关。

    安寐丹睡眠剥夺氧化应激细胞凋亡ROS/PARP-1/AIF信号通路中药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