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王伯祥

双月刊

1005-0264

zxygbzz@163.com

027-88854726,027-88929354

430061

武汉市武昌区花园山4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Liver Diseases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湖北中医学院主办的、国内外肝病领域内唯一的一份中西医结合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以国内外知名的肝病专家为学术顾问,严格遵循“基础与临床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中西医结合”的办刊宗旨,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如实报道国内外中西医防治肝病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动向、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深受广大肝病临床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用药规律

    杨雯敏钟欣彭蓝芬胡锐...
    1107-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和复杂网络分析系统,探讨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SinoMed、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筛选建库至2023年10月中药复方治疗酒精性肝硬化(AC)的全部临床文献,对药物频次、归经及药物关联规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3篇,涉及中药186味,核心药物5味.中药治疗AC以四气以微寒、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归经以归脾经、肝经为多,常用药对配伍规律9条,核心处方为茯苓、白术、丹参、黄芪、柴胡.结论:这些规律表明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把握肝郁脾虚水停、正虚邪实的核心病机,以扶脾调肝为核心治疗理念,综合运用益气扶正、健脾利湿、条达肝气等治法.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核心处方可能通过抑制酒精对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抗炎通路的激活,从而达到抗肝脏炎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保护血管等、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数据挖掘酒精性肝硬化中医药用药规律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茵陈蒿汤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陈秋叶白宇宁吕文良
    1113-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茵陈蒿汤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的可能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茵陈蒿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Uniprot数据库获取物基因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PharmGKB平台检索和筛选AFL相关疾病基因靶点,使用R语言筛选出共同靶点并可视化绘图;与中药成分靶点取交集,获得茵陈蒿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再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通过DAVID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对上述获取的药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茵陈蒿汤活性成分42个,潜在作用靶点126个;获取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靶点基因6564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99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等核心成分;度值较高的靶点蛋白包括TP53、IL-6、MYC、ESR1、CASP3、HIF1A、PPARG、EGFR、CCND1、FOS等;GO富集功能分析显示涉及生物过程1317条,分子功能131条,细胞组分17条,关键靶标主要在膜筏、膜微域、肌质网、肌浆等位置,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型转录因子结合、转录核心调节因子结合等多种生物过程.KEGG结果显示共有112条信号通路,包括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化学致癌-活性氧、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个有效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豆甾醇)与前6个相关核心蛋白TP53、IL-6、MYC、ESR1、CASP3、PPARG结合稳定.结论:茵陈蒿汤中槲皮素、β-谷甾醇、异鼠李素等核心成分,可能作用于TP53、IL-6、MYC、ESR1、PPARG等关键靶点,通过参与MAPK、TNF、催乳素等多种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酒精性脂肪肝茵陈蒿汤网络药理学靶点信号通路分子对接

    KLF6、NAP1L1表达与肝癌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王述莲徐朝郑继伟王晓枫...
    1120-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6(KLF6)蛋白与核小体组装蛋白1-like-1(NAP1L1)在肝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肝癌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2例肝癌和癌旁组织以及78例正常肝组织中KLF6、NAP1 L1的表达情况.结果:202例肝癌组织中,KLF6和NAP1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09%(83例)和96.53%(195例).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KLF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19%(164例)和100%(78例),NAP1L1完全不表达.KLF6表达在AFP<400μg/L、无HBV感染、肿瘤直径<5 cm、高分化程度及TMN分期Ⅰ期患者中阳性率偏高(P<0.05).NAP1 L1在AFP≥400μg/L、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HBV感染及TNM分期Ⅲ期患者中阳性率偏高(P>0.05).KLF6表达与AFP、肿瘤直径、肝硬化、HBV感染、分化程度、TNM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NAP1L1表达与AFP、肿瘤直径、肝硬化、HBV感染、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KLF6阴性和NAP1L1阳性患者中复发占比偏高(P<0.05).AFP≥400μg/L、肿瘤直径≥5 cm、肝硬化、HBV感染、分化程度(低分化)、TNM分期(Ⅲ~Ⅲ期)、NAP1 L1表达(阳性)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KLF6表达(阳性)是肿瘤复发保护因素(P<0.05).202例肝癌患者进行随访生存分析,半年生存率为87.62%,1年生存率为69.31%,1.5年生存率为59.41%.KLF6阳性患者生存时间长于阴性患者,NAP1L1阴性患者生存时间长于阳性患者.ROC曲线结果显示,NAP1L1诊断肝癌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最佳界值为0.619,敏感度为63.8%,特异性为85.1%,Cut-off为8.052;KLF6诊断肝癌AUC为0.835,敏感度为64.2%,特异性为93.1%.两者联合诊断肝癌的AUC为0.890,最佳界值为0.721,敏感度为59.3%,特异性为98.6%,Cut-off为7.418.结论:转录因子KLF6、NAP1 L1可能在肝癌病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异常表达多合并低AFP水平、HBV感染、低分化程度等特征,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肝癌Kruppel样因子6核小体组装蛋白1-like-1

    GRP-78、RRBP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联

    邓宏哲陈昆张鹏朱清海...
    1127-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核糖体结合蛋白1(RRBP1)在原发性肝癌(P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本院确诊并进行手术切除的PLC患者80例,术中获得癌旁组织和PLC组织.Western blot检测GRP-78、RRBP1蛋白的表达.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依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GRP-78、RRBP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LC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GRP-78、RRBP1表达水平对PLC术后早期复发的评估价值.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PLC组织中GRP-78、RRBP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中酗酒史、肿瘤数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PTL、AFP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PLC组织中GRP-78、RRBP1水平显著升高(P<0.05).酗酒史、肿瘤数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PTL、AFP、GRP-78、RRBP1水平异常是影响AHF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GRP-78、RRBP1联合预测PL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3、91.18%、89.36%,均高于上述指标的单独预测效能(P<0.05).结论:GRP-78、RRBP1在PLC组织中高表达,与该病患者术后早期复发关系密切,且GRP-78、RRBP1联合检测对PL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更高.

    GRP-78RRBP1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

    人工智能辅助半自动分割软件在肝脏血管瘤CT测量中的应用

    肖兰陈友三卢翼肖诗银...
    1132-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一种人工智能(AI)辅助的半自动分割软件在肝脏血管瘤CT测量上的应用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2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联影医疗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开发的肝脏血管瘤分析软件,由两名医生独立、单盲对52个肝脏血管瘤的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图像进行手动分割和AI辅助的半自动分割,对其最长径及体积进行了手动和半自动的重复测量,并运用Bland-Altman方法评估两种模式下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差异.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来评估两种模式下测量的一致性.结果:肝血管瘤病灶最长径测量中,观察者内手动、半自动测量偏移均值95%一致性区间分别为-0.70~0.55、-0.52~0.48,观察者间手动、半自动测量偏移均值95%一致性区间分别为-0.15~1.24、-0.76~0.64.肝血管瘤病灶体积测量中,观察者内纯手动、半自动测量偏移均值95%一致性区间分别为-5.95~6.79、-3.84~3.23,观察者间手动、半自动测量偏移均值95%一致性区间分别为-8.04~5.56、-6.52~5.88.观察者内手动、半自动最长径测量变异度的ICC分别为0.901、0.976,观察者间手动、半自动最长径测量变异度的ICC分别为0.865、0.892.观察者内手动、半自动体积测量变异度的ICC分别为0.907、0.982,观察者间手动、半自动体积测量变异度的ICC分别为0.825、0.913.相对于手动分割病灶,使用AI辅助的肝血管瘤自动分割软件进行半自动病灶分割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26.00±4.82)s vs(7.23±2.89)s,t=-24.289,P<0.01].结论:AI辅助的半自动分割软件在肝脏血管瘤的分割中展现出良好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并显著提高了分割效率,减少了临床工作所需时间,有潜力成为临床随访和疗效评估的定量分析工具.

    肝脏血管瘤人工智能半自动分割软件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脾同调"治疗常见消化肝胆疾病思考

    陈秋叶白宇宁吕文良
    1136-1139页

    肝脾关系肝脾同调理论及方证消化肝胆疾病

    黄疸历史源流浅析

    陈慧雷迪慧冉思邈
    1139-1141页

    黄疸认识发展

    邢宇锋教授基于"调养先后天"论治非肥胖型肝癖临证撷要

    陈静徐留斌时聪聪徐洪玲...
    1142-1143页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培补脾肾先后天之本

    童光东教授分三期采用"和、降、通络法"治疗胆胀经验

    康钦扬李健生吴志艺张唤唤...
    1144-1146,1152页

    胆胀分期和解枢机通腑降气利胆化瘀通络止痛童光东

    心理应激致实验动物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李雨芹刘丹
    1147-1152页

    心理应激肝损伤情志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