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杨艳

月刊

2096-0867

sjtup01@nursing-tcwm.com

021-61675199 17349794263

200030

上海市番禺路951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护理》期刊主要报道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的最新理论与经验,为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向世界宣扬中国护理学术特色和文化。主要刊载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中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最新研究、学术成果或相关内容。设有护理专题、论著、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与方法、专科护理、全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调查研究、案例分享、综述、讲座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低负荷小强度抗阻运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郭雪萍王文杰王士荣李敏...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低负荷小强度抗阻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十堰市郧阳区中医医院接诊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根据护理的模式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低负荷小强度抗阻运动干预,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4周和12周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同期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长于同期对照组,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均大于同期对照组,峰值氧脉搏均快于同期对照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优于入院时(P均<0。05);而对比2组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低负荷小强度抗阻运动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行为转变模式抗阻运动心肺功能生活质量

    排尿中断训练对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训练依从性及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

    王静贾秀云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排尿中断训练对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训练依从性及尿失禁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在术后均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加用Kegel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排尿中断训练,均训练8周。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 术后2周、4周和8周,观察组的尿失禁发生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2组组内或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训练完成后,观察组的训练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高于训练前(P均<0。05)。结论 在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排尿中断训练,能改善其前列腺症状,提升其训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并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率。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电切术排尿中断训练训练依从性尿失禁

    康复护理联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张爱琴刘羽翠姚佃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期接受康复护理联合上下肢康复训练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常州市武进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上下肢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血流速度]、肢体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状况。结果 护理6个月后,2组的ACA、MCA、BA及VA血流速度,上肢、下肢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以及步长和歩速均优于同组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P均<0。05),且护理3个月后,2组均优于护理前(P均<0。05);护理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联合康复护理的上下肢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脑血流速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步行和平衡能力。

    脑梗死康复期康复护理上下肢康复训练脑血流速度

    个体化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王海兄刘明王婷婷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接受个体化肺康复护理后,其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等发生的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接收的106例慢阻肺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个体化肺康复护理,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包括肺功能指标等)。结果 与对照组在出院时的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更优(P均<0。05),且2组均优于入院时(P均<0。05)。与对照组在护理3d、护理7 d及出院时的呼吸困难量表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更低(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呼吸频率慢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的上述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呼吸频率均优于入院时(P均<0。05)。结论 个体化肺康复护理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减轻其呼吸困难程度。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个体化肺康复护理肺功能呼吸功能

    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在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刘培聪师静沈晴杨卫东...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在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就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3周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重均重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较于干预前,2组的上述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肠内营养不耐受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 将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升免疫功能,促进创面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反应发生率。

    重度烧伤护士主导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康复护理营养状况

    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在种植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兰晓炜林燕谢娟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在种植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诊治的114例种植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57例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患者施以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比较2组就诊时、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 2组在干预1个月及3个月后的各量表评分均较就诊时改善(P<0。05);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用于种植牙患者,能够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健康知识掌握率,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种植牙认知行为干预健康教育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

    延续护理在慢性伤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何燕敏杨晓伊嵇会明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延续护理在慢性伤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门诊部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80例,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延续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伤口及创面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较对照组的85。00%更高(P<0。05)。出院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的伤口面积缩小率和创面相对愈合速率均较同期对照组更大(P均<0。05),且2组在出院2个月及3个月后均高于出院1个月后(P均<0。05)。出院1个月及3个月后,2组的中文版Cardiff伤口影响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延续护理对慢性伤口患者的临床疗效提升、创面快速愈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慢性伤口延续护理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生活质量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

    徐华兰蔡爱敏刘淼波祁晓...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住院7 d和15 d后,观察组较同期对照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均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更低(P均<0。05),且2组均较入院时更佳(P均<0。05);2组在住院15 d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住院7 d后(P均<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给予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临床指标和预后。

    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机械通气肺部感染

    基于洼田饮水试验的渐进式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仓基艳王晓艳周甜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洼田饮水试验的渐进式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以在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5例患者施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施以基于洼田饮水试验的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M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误吸发生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2组的SSA评分均低于入院时,FMA和SWAL-QOL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洼田饮水试验的渐进式康复护理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肢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脑梗死洼田饮水试验渐进式康复护理吞咽功能运动功能

    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结合人文关怀理念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陈碧仙程榕叶晓飞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用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结合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霞浦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互动健康教育联合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比较2组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健康调查简表中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且2组的上述评分均优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结论 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结合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加快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恢复。

    精神分裂症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精神症状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