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文通知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3142页

    miR-182-5p促进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裴亚军王艳红
    3143-3150,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 miR-182-5p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而以更好的阐明 miR-182-5p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 miR-182-5p 及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使用 miR-182-5p mimics 及inhibitor转染大鼠心肌细胞 H9c2,构建缺氧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半胱氨酰蛋白酶 3/7(Caspase-3/7)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7的活性。使用pAAV9-CMV腺相关病毒构建 miR-182-5p的过表达病毒,通过尾静脉注射至心肌梗死模型小鼠体内,检测AAV9-miR-182-5p对心肌梗死诱导的心肌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miR-182-5p表达水平减少,且细胞凋亡水平增加。在H9c2心肌缺氧模型中,miR-182-5p可以加重缺氧对心肌细胞活力的抑制,并减少抗凋亡分子 B细胞淋巴瘤 2(Bcl-2)、增加促凋亡分子 Bcl-2 相关 X蛋白(Bax)的表达,同时对 Caspase-3/7 的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 AAV9-miR-182-5p的注射可以显著加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中心肌细胞的凋亡水平。结论:miR-182-5p可以加重心肌梗死下的心肌损伤,其途径是通过促进凋亡来实现的。

    心肌梗死miR-182-5p心肌缺氧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紫杉叶素调控PI3K/AKT/mTOR通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胰岛功能的机制研究

    赵超齐保险李哲马云...
    3151-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紫杉叶素(TAX)调控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10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 SD大鼠高脂高糖饮食饲养 4 周,建立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 Model组、TAX低剂量组(5 mg/kg)、TAX中剂量组(10 mg/kg)、TAX高剂量组(20 mg/kg)、PI3K激活剂组(0。02 mg/kg PI3K激活剂 740Y-P+20 mg/kg TAX)、mTOR激活剂组(10 mg/kg mTOR激活剂 MHY1485+20 mg/kg TAX),每组 12只。另外取 12只正常大鼠作为 Control组,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每日 1 次,连续干预 5 周。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对各组大鼠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损伤情况,计算胰岛个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 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 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体质量、FBG、OGTT(0。5、1。0、2。0 h)血糖值、FINS、HOMA-IR、TC、TG、LDL-C、FFA、ROS、MDA、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增加,ISI、HOMA-β、HDL-C、GSH-Px、SOD、胰岛数量降低(P<0。05);与 Model组比较,TAX低剂量组、TAX中剂量组、TAX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FBG、OGTT(0。5、1。0、2。0 h)血糖值、FINS、HOMA-IR、TC、TG、LDL-C、FFA、ROS、MDA、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 水平降低,ISI、HOMA-β、HDL-C、GSH-Px、SOD、胰岛数量增加(P<0。05);PI3K、mTOR激活剂均减弱了高剂量 TAX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TAX通过抑制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 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改善胰岛功能。

    糖尿病氧化应激紫杉叶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胰岛功能实验研究

    中医药对心肺复苏后多脏器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许婷雷根平王小瑞黄笛...
    3158-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跳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措施之一,但仍面临抢救成功率低及复苏成功后心肌损伤等多种问题。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除常规西药外,中医药制剂参与心肺复苏救治可以起到保护心肌细胞、升高平均动脉压、降低炎症损伤等效果,可以提高心跳骤停的复苏成功率,给心跳骤停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现有的中医药研究多建立在动物模型上,临床研究较少,为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心跳骤停的疗效及机制,遂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心肺复苏中医药多脏器保护脑保护肾保护综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俞佳利项彦琳薛金贵
    3161-3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三因制宜理论综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第 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为高血压个体化、合理化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高血压患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控制血压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及其他系统疾病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基因与环境作用,降压药物疗效存在个体差异性,而 ACE I/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三因制宜综述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稳斑贴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兰真真张艺凡李明焦雪妍...
    3164-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稳斑贴对难治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 月—2021 年 3 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心绞痛病人 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增强型体外反搏和稳斑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疼痛程度、硝酸甘油使用量、生活质量、焦虑状态、内皮微颗粒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硝酸甘油使用量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12)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内皮微颗粒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稳斑贴能够有效缓解难治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心肌灌注和冠脉血流储备,进而缓解心绞痛症状有关。

    难治性心绞痛增强型体外反搏稳斑贴

    lncRNA GASL1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陈菊明顾申红纪新博张云波...
    3167-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 lncRNA GASL1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的预测。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5 月—2020 年 3 月收治的 128 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 100名作为对照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 6个月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93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 lncRNA GASL1相对表达量;收集病人一般资料,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射血分数(LVEF),比较组间差异。Pearson法分析lncRNA GASL1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 lncRNA GASL1相对表达量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病人血清 lncRNA GASL1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 lncRNA GASL1 相对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GASL1与 LVEDD、LVESD呈负相关,与 LVEF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GASL1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49,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AUC为 0。83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lncRNA GASL1相对表达量下调,且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关系密切,有望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慢性心力衰竭lncRNAGASL1预后心功能

    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郭玉凡付征
    3172-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2022年 11月于安阳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溶血磷脂酸(LPA)、血小板活化糖蛋白αⅡbβ3抗体(PAC-1)和 CD63 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胸闷、胸痛、胸胁胀满、心悸积分降低,且研究组胸闷、胸痛、胸胁胀满、心悸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NO升高,ET-1降低,且研究组 NO较对照组高,ET-1 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LVEF、SV升高,LVEDD降低,且研究组 LVEF、SV较对照组高,LVEDD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LPA、PAC-1、CD63降低,且研究组 LPA、PAC-1、CD63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加味小陷胸汤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

    血清APPL1和HDAC3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章则陈刘艳群雷育军
    3176-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脂联素受体结合蛋白(APPL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3(HDAC3)表达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20年 3月—2022年 3月我院收治的 108例 CHF病人作为研究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 CHF病人分为Ⅱ级组(33例)、Ⅲ级组(47例)、Ⅳ级组(2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85 名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未发生 MACE组(73例)和 MACE组(35 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 APPL1和 HDAC3水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CHF 病人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 APPL1 和HDAC3水平对 CHF病人心功能分级和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CHF 病人外周血 HDAC3 水平升高,APPL1水平降低(P<0。05)。与Ⅱ级组比较,Ⅲ级、Ⅳ级组 HDAC3 水平升高,APPL1 水平降低(P<0。05);与Ⅲ级组比较,Ⅳ级组APPL1、HDAC3水平升高,APPL1水平降低(P<0。05)。HDAC3、LVEDD是影响 CHF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与未发生MACE组比较,MACE组血清 HDAC3水平、LVEDD升高,APPL1水平、LVEF下降(P<0。05)。APPL1、LVEF是 CHF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二者联合预测 CHF病人心功能Ⅳ级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优于 APPL1 单独检测(P<0。05)。二者联合预测 CHF病人预后的AUC优于APPL1、HDAC3单独检测(P<0。05)。结论:CHF病人血清APPL1和HDAC3水平与心功能和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 CHF病人预后及心功能的潜在标志物。

    慢性心力衰竭脂联素受体结合蛋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心功能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模型构建

    刘合宇刘红梅李辉
    3181-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 2021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9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规范药物治疗,随访 6 个月,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是否发生远期 MACE分为 MACE组与非 MACE 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发生远期 MACE 的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发生远期 MACE的风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以 ROC曲线下面积(AUC)证实预测模型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发生远期 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 6个月,有 31例发生远期 MACE,MACE发生率为 34。83%,其中心源性休克 5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6例,心力衰竭加重 15例,顽固性心力衰竭 2例,急性心肌梗死 2例,心源性猝死 1例。MACE组左心房内径(LAD)≥48。84 mm占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肌酐≥10。20 mg/L占比、血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4。53 mg/L占比、B型尿钠肽(BNP)≥2 280。54 pg/mL占比高于非MACE组(P<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低于非 MACE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48。84 mm、血肌酐≥10。20 mg/L、CRP≥4。53 mg/L、BNP≥2 280。54 pg/mL均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发生远期 MACE的危险因素(P<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 C-index指数为 0。785[95%CI(0。671,0。832)],区分度良好。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发生远期MACE的敏感度为 70。97%,特异度为 86。21%,AUC为 0。873。结论:LAD、血肌酐、CRP、BNP较高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规范化药物治疗后发生远期 MACE的风险较高,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发生远期 MACE风险。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